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大連市結合實際制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綱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4日   來源:大連市人民政府

  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措施

  13.增加投入,加大財政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力度。

  ———調整財政收入分配格局,支持農村建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工夫,對農村實施傾斜投入。調整財政建設資金的投向結構,更多地向支持農村建設轉變。目前已有的各項支農、惠農專項資金投入不僅要穩定,而且每年要確保“三個高於”(財政支農資金增量高於上年,每年向中央爭取國債和預算內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比重高於上年,其中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的資金高於上年);要對已有的“北三市”大開發、支農專項、低收入鄉鎮發展、農村教育衛生等各項財政資金進行整合,集中捆綁用於新農村建設重點項目;要加大農村社會事業投入,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新增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規定,逐年提高財政扶持資金的增長幅度;市直各職能部門要更多地關注、支持農村,在制定發展規劃、安排建設項目、增加資金投入時要向農村傾斜。在此基礎上,市財政要增設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確保每年投入5億元以上,主要用於農村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養老、計劃生育、村屯油路、飲水安全、農田水利、減災備實、村莊綠化、村屯整治、信息網絡、農民培訓、垃圾污水處理、清潔能源利用、生態移民搬遷、鄉村人才引進等方面。

  ———共同負擔,加大投入。對市財政投入的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各區市縣要搞好配套。根據村屯整治和農村公共設施建設的特點,在以往專項撥款、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投入方式基礎上,還可採取政府統一採購以及運送鋼材、水泥、木材等物資到村的實物投入方式,由農民投工投勞,建設美好家園。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引導作用,吸引社會各類資金跟進投入,實現財政資金的擴增效應。要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參與新農村建設,特別要鼓勵有責任感的企業和先富起來的農民企業家,與自己家鄉或低收入村開展結對建設活動,提供資金、技術、物資等方面的支持。

  14.推進科技創新,提升新農村建設的科技含量。

  ———積極營造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和政策體系,增強新農村建設的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加強農村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培育經濟技術合作組織,進一步強化政府農技推廣部門的公益性職能,同時鼓勵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農業企業和科技仲介公司開展有償服務。實施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工程、科技培訓工程,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資源化和産業化。重點在農業生物技術、良種繁育、動植物疫病控制、食品安全保障、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農産品精深加工、標準化生産及循環農業的技術集成配套等領域實現創新和突破。要加強農村垃圾和污水處理、改廁等先進實用技術和管理措施的研究推廣工作,抓好新材料、新技術、節能型農民住宅等建設技術的應用。要提高農村基層科技人員待遇,激勵科技人員到農業生産第一線開展服務。全面落實村設農民技術員、防疫員、護林員的財政補助政策,完善科技指導直接到農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的農技推廣體系。

  ———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加大區市縣人才服務中心建設力度,開展經常性的人才交流、推薦等工作。強化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各區市縣人才市場要建立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引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和創業。科學編制特殊人才需求專業目錄,重點強化農村科技、教育、衛生和實用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全面實施以“項目、區域人才支持”、“百名大學生志願服務北三市”和“百家大學生見習基地建設”等為載體的農村人才計劃,切實改善農村人才隊伍結構和質量。加強鄉鎮醫務人員、教師和鄉鎮事業站(中心)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15.深化改革開放,增強新農村建設的動力。

  ———全面推進城鄉綜合改革。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體制障礙為重點,建立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快地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體制和機制。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農村融資機制,解決好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短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進一步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在集體林地所有權性質、用途不變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規範”的原則,鼓勵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有序流轉。加快農村小型水利基礎設施産權制度管理改革,對現有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明確所有權,搞活經營權,落實管理權;對新建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實行群眾自辦為主、國家補助為輔,建立“民建、民有、民管、民營”的新機制。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各類新型服務組織,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成員利益,促進農産品産、供、銷協調發展。改革農村集體土地徵用制度,全面推進“土地換社保”工作,切實解決好失地農民的養老、就業、醫療等長遠生計,確保失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要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的基礎上,積極引導農戶依法、自願、有償進行土地經營權的流轉,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健全“節約資源、徵用有償、佔補平衡、持續發展”的土地經營制度,實施公益性徵地與經營性徵地不同的地價政策,政府徵用土地出讓收益要主要用於農村。加快發展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農業保險事業,建立政策性和商業性相結合的農業保險制度,推動商業保險參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失地、失海農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充分發揮保險事業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作用。進一步減輕農民的各項負擔,凡涉及新農村建設的收費,在市級權限範圍內,免繳行政性收費,事業性收費減半。建立和完善城鄉平等的勞動力就業培訓、流動監測、供求信息和農民工權益保障及子女就學等服務支持體系,切實解決進城務工農民工資偏低和拖欠等問題。穩步推進政府管理體制和鄉鎮機構改革,逐步建立精幹高效的農村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加快事業單位整合與改革,實行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活動分類管理。公益性的要強化服務功能,經費主要由財政保障;經營性的要強化自我發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場。要妥善安置分流人員,積極探索多種分流方式,幫助分流人員重新就業,維護社會穩定。

  ———加快農村開放步伐。要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和更大規模上擴大農業對外開放。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廣泛吸引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與新農村建設。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在境外建立加工基地和銷售公司。加強農産品出口基地建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産,進一步提高農産品出口質量和規模,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16.加強領導,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共同行動。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貢獻。

  ———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體系。成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統一領導。各涉農區市縣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並配備力量,建立健全工作體系。

  ———建立屬地管理、部門分工負責、分級落實的工作機制。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統一領導,職能部門要明確職責分工,建立逐級抓落實的責任制。要對任務目標具體細化、層層分解、落到實處。要不斷研究新思路、探索新辦法,動員全社會重視農村、支持農業、關心農民,努力營造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努力形成共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整體合力。要有的放矢地引導和組織廣大農民,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他們自主創業的潛能,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政府扶持和自身努力的關係,發揚自立、勤勞、艱苦奮鬥的精神,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

  ——建立工作評價和激勵機制。要制定考核評價方案,加強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考核和激勵。要把新農村建設成效作為檢驗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執政能力的重要依據,納入考核工作體系。各級領導要深入新農村建設實際,及時研究解決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紮實有效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 2 3  
 
 
 相關鏈結
· 廣東召開全省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座談會
· 山東省煙臺市通過“3+1”模式聯手共建新農村
· 江蘇徐州國土局5項措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安徽省今年將啟動“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試點工作
· 農業部部長:龍頭企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 農業部與吉林省新農村省部共建示範村工作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