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張維慶在新農村建設與人口計生網絡發展會上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1日   來源:人口計生委網站

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張維慶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與人口計生網絡發展研討會上講話

尊敬的珮雲同志、各位部長,同志們、朋友們:

    首先,感謝大家犧牲寶貴的休息時間,來到中國鄉村建設的重要發源地定州,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與人口計生網絡發展研討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推進農村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是黨中央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的要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決策。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這裡,我就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以及人口計生網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優勢與作用,向大家做一個簡要介紹。

    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

    人口問題始終是影響我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經過全黨、全國人民30多年的艱苦努力,我國提前實現了人口再生産類型的歷史性轉變。總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以下,全國少生4億多人,創造了社會撫養壓力小、勞動力資源充裕、財富積累水平較高的“人口紅利期”,有效緩解了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壓力。

    從生育水平的變化來看,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70-1995年是降低生育水平階段;1995-2005年是穩定低生育水平階段;“十一五”時期,開始進入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階段。

    我國人口自身的發展在新階段呈現前所未有的複雜性。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佔有量少的國情,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壓力沉重的局面,人口與資源環境矛盾尖銳的狀況,將伴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過程。本世紀上半葉,將迎來總人口高峰、勞動年齡人口高峰和老年人口高峰。

    未來十幾年,人口慣性增長勢頭強勁,總人口每年仍將凈增800-1000萬;人口素質總體水平不高,難以適應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社會保障面臨空前壓力;出生人口性別比居高不下,給社會穩定帶來隱患;流動遷移人口持續增加,對公共資源配置構成巨大挑戰;城鄉、區域差距繼續拉大,貧困人口仍然較多,成為制約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人口安全風險不可低估。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還面臨著觀念和體制上的障礙。觀念上的障礙主要是:對新時期人口與發展的規律和特點認識不足;對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矛盾、摩擦甚至震蕩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帶來的衝擊認識不足;對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認識不足;普遍存在盲目樂觀情緒。

    體制上的障礙主要是:人口發展宏觀調控和公共管理機制不健全,有利於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不健全,與人口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流動機制不健全,使得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難以適應新時期、新任務的要求,難以適應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難以適應以人為本、群眾需求多元化的要求。深化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新階段統籌解決中國人口問題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制度創新,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建立健全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宏觀調控體制,進一步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公共管理服務體系,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佈,保障人口安全,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新階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努力穩定低生育水平,這是新階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二是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三是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和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四是建立以流入地管理為主、流入地與流出地相配合的長效機制,全面提高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水平;五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六是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制定並實施好“十一五”和2020年人口發展規劃。

    為了完成上述艱巨任務,必須堅持“四個不動搖”的原則,即: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不動搖;堅持穩定計劃生育工作機構、隊伍不動搖;堅持不斷創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不動搖。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在農村。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3%的總人口、66%的老年人口、70%的少兒人口、67%的學齡人口、60%的勞動年齡人口、59%的育齡婦女、84%的青年文盲人口在農村。目前,我國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生育水平還比較高,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嚴重;農村剩餘勞動力近2億,外出務工經商人口規模龐大並在未來20年內有持續增加趨勢,但由於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相應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與服務措施滯後,農村外出勞動力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失,使我國農村老齡化程度超過城市,2000萬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令人堪憂。做好農村的人口計生工作,統籌解決我國農村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佈和安全等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性任務和重要前提。

    二、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網絡的優勢

    由於人口計生工作的特殊性,30多年來,人口計生部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探索了一系列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群眾現實利益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走上了管理和服務並舉的道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遍及城鄉的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網絡。這個網絡在農村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與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並具備很多獨特的優勢:

    一是政治優勢。計劃生育工作關係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同時也涉及群眾的家庭利益和現實利益,是聯絡國家和群眾的橋梁與紐帶,也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重要載體。

    多年來,我們培養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善於做群眾工作的人口計生隊伍,建立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運轉高效、政令暢通的管理與服務網絡。我們能夠用不到30年的時間,攻破計劃生育這一“天下第一難事”,比其他發展中人口大國提前約半個世紀進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國家的行列,首開歷史先河,沒有這支隊伍和這個網絡的政治優勢作保障,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

    二是組織優勢。人口計生網絡集行政部門、服務機構、群眾團體、自治組織為一體,貫穿國家、省、地、縣、鄉、村各級,覆蓋面廣、能夠深入村組和家庭,是目前我國最為健全並依舊正常運轉的一個從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普惠性網絡。

    我們的各級行政管理部門可以通過這個網絡傳達政令,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我們的技術服務機構可以通過這個網絡直接服務到村組和億萬家庭;我們的計劃生育協會、人口福利基金會、人口文化促進會等群團組織和社區自治組織可以通過這個網絡把老百姓凝聚起來,組織起來,動員起來,維護自身權益,實行計劃生育,參與和諧社會的各項建設。

    由此可見,人口計生網絡已經初步具備了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體系所需的網絡組織構架,並初步建立了一套互聯互補互動的長效工作運行機制。

    三是群眾優勢。人口計生工作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人口計生網絡的基層工作人員來源於群眾、服務於群眾,和群眾保持著經常性的密切接觸和良好關係。

    “十五”期間,很多地方引入了競爭機制,鄉村計劃生育隊伍素質和結構得到大幅改善。數百萬村級計生專幹目前大多是35歲左右的女性,並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是一支極富生機和活力的隊伍。

    與此同時,計劃生育協會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壯大,目前在全國已有近百萬個分支機構、9000萬會員,成為中國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民間組織之一,具有較強的組織群眾、動員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在引導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四是信息優勢。人口計生網絡由於與廣大群眾聯絡緊密,能夠及時掌握群眾的各類信息包括服務需求的變化;另一方面,人口計生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目前各地已基本建立起育齡婦女管理與服務信息系統(WIS系統)。

    這個信息系統依託人口計生網絡定期進行信息採集和變更,能夠實現對每個家庭基本情況特別是家庭中育齡婦女婚、孕、育和避孕節育情況的動態個案管理。抗擊“非典”時期,我們就是在WIS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了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臺,監控了全國90%以上的流動人口。

    目前,我們已順利通過國家立項,正在進一步建設人口宏觀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以更好地整合有關人口與發展的信息資源,為宏觀決策和個案服務提供更有力的普惠性信息支持。

    五是拓展優勢。為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這一“天下第一難”的工作,人口計生系統的互助協同、綜合治理意識非常強,網絡的開放性非常明顯、功能拓展潛力也非常大。上世紀80年代起相繼開展的計劃生育“三結合”(計劃生育工作與發展經濟、幫助群眾勤勞致富、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試點,以及成功參與抗擊“非典”等行動,都證明這個網絡如果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支持和嫁接、利用,就能産生巨大的裂變效應,為我國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做出積極貢獻。

    三、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人口計生網絡作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新農村建設中充分利用和發揮人口計生網絡,將是一個花小錢、辦大事、見效快、影響廣、保穩定、促發展的效益最佳化投入。隨著我國農村綜合改革特別是農村鄉鎮機構改革的不斷深化,基層的行政管理機構將進一步精簡,政府的行政力在基層進一步弱化;

    另一方面,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的步伐,迫切需要建立並完善農村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網絡。在時間緊迫、資金有限的現實條件下,政府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集中力量對現有的人口計生網絡進行必要的調整、鞏固、發展和完善,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開放式的、普惠性的、能夠綜合服務於新農村建設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平臺,應該是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明智選擇,也是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實處的一個具體體現。

    人口文化建設對於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嚴重的問題在於教育幹部和農民,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用先進的文化武裝和教育農民,在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的同時,重視農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和自治能力建設,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其內生的改革意願和外部的改革推動有效結合起來,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外部環境的改善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先進的人口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順應潮流的時代精神相結合的産物,是弘揚真善美,抨擊假惡醜,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重視和發展人口文化事業。只有做大、做強人口文化這個“軟實力”,新農村建設才能更有生命力,才能真正促進農村的和諧發展、農業的全面發展和農民素質的不斷提高。

    人口計生網絡在各地新農村建設中已經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北京市利用人口計生網絡組織健全、密切聯絡群眾的優勢,加強與農民的相互溝通與協商,在摸準農民需求的基礎上,實施計劃生育小額短期貼息貸款工程,並協調相關部門調整産業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素質;河北等省大力發展農村人口文化事業,滿足群眾求富、求知、求樂、求美、求健康、求和諧的願望,積極開展“倡導新風尚、培育新農民、爭創新農家、建設新農村”活動;江蘇省構建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新體系,參照國際理念和標準,打造“世代服務”品牌,為群眾特別是農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計劃生育、生殖健康和家庭保健諮詢與技術服務;河南省開展計劃生育幸福家庭行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貴州省積極開展以“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為主要內容的“四在農家”活動,提升了人口計生工作水平。

    山西、遼寧、浙江、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雲南、甘肅等省,也都積極利用和發揮人口計生網絡信息收集反饋快捷、準確,服務優質並能進村入戶的特長,開展綜合性的公共服務,促進農村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育文明、生殖健康、生態良好”的發展新路,成效良好。這次會議邀請的各省、地、市(縣)以及現場參觀的河北定州市,都在利用人口計生網絡、促進新農村建設方面創造了很好的經驗。

    實踐證明,人口計生網絡在新農村建設中能夠承擔起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網絡的基本職能。首先,保證政令的暢通和下情的及時上傳,促進政府與群眾的相互溝通與了解,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其次,促進社會和諧與公正,將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直接傳遞到鄉村和家庭,確保社會大多數群眾共享改革與發展的成果;第三,為各個部門和非政府組織參與社會事務搭建公共平臺,促進政府科學決策,改進社會管理模式,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第四,為社會公共平民教育提供普惠性通道,能夠更有效、更有針對性地開發人力資源,提高人口綜合素質,變人口壓力為人力資本。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共同的偉大事業。人口計生部門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既是責任所驅,也是事業所需。真誠希望各位部長、各位專家和朋友,通過接下來兩天的考察與研討,為人口計生網絡進一步發展成為一個公共的、普惠性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網絡,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我建議國家人口計生委聯合有關部門,通過設計“新農村新家庭示範工程”項目,爭取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國際組織和企業多方籌資,先行試點,總結經驗,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農村、新家庭建設。讓我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項造福於民的偉大事業中,攜起手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做出更大、更有效的貢獻。

    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人口計生委主任張維慶等出席幸福工程主題藝術展
· 張維慶:以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我國人口問題
· 人口計生委主任張維慶提出人口發展戰略六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