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秦大河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談自然災害頻發問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31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人民日報記者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

氣候異常有緣由 科學防禦屬上策

    人民日報訊 今年以來,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地方氣候異常多變、自然災害不斷,損失巨大。自然災害為何頻發?如何有效防禦?7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接受人民日報獨家專訪,就這些問題進行解讀 ——

  今年以來,氣候異常多變,災害頻發,但並不是歷史上自然災害最重的年份,也並非全球個別現象

  記者:來自北京市氣象臺的消息表明,截至30日,北京7月降雨天數達27天,創近5年之最,比近30年同期平均降雨天數多了近一倍。這成為今年各地天氣的一個普遍現象。您如何看待今年我國的氣候現象?

  秦大河:今年以來,我國氣候異常多變,災害頻發,與去年同期相比,除乾旱面積偏小外,暴雨、雷電、颱風、沙塵暴、低溫凍害、雪災、酸雨均偏重。截至目前,上述各種氣象災害及森林火災、泥石流等衍生災害造成138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近1000億元。由於持續乾旱少雨,5月下旬東北林區發生多起特大森林火災,持續時間長,也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特別是7月中旬以來,不到半月時間我國接連兩次遭受強颱風襲擊,其中“碧利斯”引發洪澇災害造成612人死亡、208人失蹤;“格美”又使得福建、江西、廣東、安徽、湖南出現暴雨洪澇、山洪和山地災害。

  記者:今年是我國歷史上自然災害最重的年份嗎?

  秦大河:雖然今年我國遭受的自然災害比常年同期偏重,但並不是歷史上最嚴重的年份。截至目前,颱風造成的災害損失雖然是自1997年以來最為嚴重的,但1996年的颱風損失和死亡人數都比今年嚴重得多。此外,暴雨洪澇影響的範圍與造成的損失,也遠比1998年要小。

  記者:從世界範圍看是不是只有我國今年的氣候變化異常?

  秦大河:不是這樣。我國氣候異常,只不過是全球氣候異常的一部分。

  今年自然災害較多、偏重,主要有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強度偏強和冬春季及初夏氣候系統異常等原因

  記者:氣候異常,自然可能成災。今年我國自然災害是不是較多、偏重?

  秦大河:是的。今年我國自然災害較多、較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強度偏強。例如暴雨、大暴雨出現的頻率增加。颱風強度增強、登陸颱風的破壞性增強、移動路徑異常,加之與其他天氣系統配合,容易導致南方一些地區強降雨,引發嚴重的洪澇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二是今年冬春季和初夏氣候系統的異常,冬春季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低,西太平洋暖池區海溫偏高,使得東亞季風活動加強,副熱帶高壓位置偏西偏強,增加了向我國大陸輸送的水汽,同時誘導颱風頻繁發生,並增加了登陸和西行的幾率。

  科學應對、積極防禦嚴重自然災害,應當堅持三個原則:發展第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依靠科技進步

  記者:自然災害是否有規律可循?

  秦大河: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我們就能夠不斷揭示自然變化的規律,解決人類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自然災害問題。如果不依靠科學力量,而寄希望於迷信和巫術或者偽科學,人類只能愈受其害。只有科學地認識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探索其發生規律,才能夠減輕各種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

  記者:面對自然災害,我們自然既不能束手無措被動退讓,也不能盲然出擊增加成本,那麼,如何才是科學應對呢?

  秦大河:我認為,應當堅持三個原則,增強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能力。其一,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雖然颱風、暴雨、地震、火山等的強度、頻次並不會因人的意志而改變,但災害造成的損失大小與經濟、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及社會制度相關的防災減災體系有著密切的關係。歷史經驗和國際經驗都充分表明,無論是進行歷史比較還是橫向比較,經濟越發展,綜合國力越強,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的綜合實力就越強,重特大自然災害的人員傷亡程度就越輕。就我國而言,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依靠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加大對自然災害發生發展規律、預報預測、防災減災措施等科技研發投入,加快交通、通信、電力基礎設施特別是與減災密切相關的海防、堤壩、監測預警系統工程建設,加強救災物資儲備,以有效防禦和減輕自然災害。

  第二個原則就是必須堅持走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事實證明,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建設活動加重了自然災害。特別是上個世紀中葉以來,由於化石能源燃燒造成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在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災害逐漸增多,生態環境急劇惡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淡水資源日益匱乏,大氣和水污染日益嚴重,生物多樣性銳減,海平面上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上,保護自然環境,加強生態建設,節約資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規律,調整工業特別是對自然環境具有較大影響的工程建設佈局;要未雨綢繆,加強規劃,科學設計,使人居環境和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遠離災害多發、易發區和自然環境脆弱區。

  記者:其中,科技水平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吧?畢竟,極端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等許多方面的難題還是世界性的,需要求解。

  秦大河:是的,第三個原則就是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提升研究、監測、預報、預警水平。用不斷發展的科學認識自然,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防災減災是減輕自然災害損失的根本途徑。近幾年,我國天氣氣候的監測、預測和影響評估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極端天氣預報與氣候預測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科學難題。當前,對重大自然災害的科學監測、預警、預報能力距離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仍有差距。而且,由於技術水平的制約,預警信息傳遞仍然是廣大農村、山區、海島防災減災的薄弱環節。

  記者:這方面需要從哪些地方來突破?

  秦大河:從氣象方面來講,就是要加強地球系統科學、全球變化科學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的研究,發展先進的天基、空基、海基和地基探測技術及地球系統預測預報模式系統,通過對地球系統各個圈層的實時監測,收集大氣、海洋、陸面、冰雪、植被等演變信息,強化信息共享,提高和改進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災害的監測預測預報能力;加快建設更加快速有效的應急體系,加強預警信息傳播,盡最大努力使災害預警實時到達所有受災害影響的群眾,為防禦自然災害,挽救生命爭取更多的時間!(記者 趙永新 劉毅)

 
 
 相關鏈結
· 民政部通報6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工作情況
· 民政部等開會分析評估6月自然災害 預測7月趨勢
· 氣象局局長:預防減輕自然災害維護經濟社會安全
· 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到北京市氣象臺指導工作
· 秦大河率團參加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