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 維護經濟和社會安全
——紀念2006年世界氣象日
中國氣象局局長 秦大河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這個主題既旨在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防災減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又充分肯定了氣象對抗禦自然災害以及應對突發事件所起的關鍵作用。
抗禦自然災害始終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伴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也是一部與各種自然災害不斷抗爭的歷史。由大氣、水、冰雪、岩石和生物圈組成的氣候系統,既給人類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資源,同時各類自然災害也不斷地威脅著人類生命安全,破壞著人類所創造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財富。20世紀以來,伴隨著全球工業化進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自然環境不斷惡化,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水資源短缺、大面積乾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縮、土地荒漠化、糧食産量波動、流行病傳播,以及地震、海嘯等,對經濟和社會安全的威脅越來越嚴重,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呈明顯上升趨勢。
各類自然災害中絕大部分是氣象災害,對人類生存安全威脅最大的也是氣象災害。據統計,1992年至2001年的十年間,全球自然災害導致超過622,000人死亡,水文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為4460億美元,約佔同期所有自然災害總損失的65%以上。我國氣象災害種類繁多,每年受颱風、暴雨、冰雹、寒潮、大風、暴風雪、沙塵暴、雷暴、濃霧、乾旱、洪澇、高溫等氣象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山體滑坡、泥石流、山洪、病蟲害等氣象次生和衍生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達2000多億元,約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1%至3%。氣象災害若不及時預警預防,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更為嚴重的是大量人員的傷亡,處理不好甚至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由此必然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減輕氣象災害必須立足於預防。大量的歷史教訓和國際經驗表明,面對頻繁發生且日益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果發展不科學、規劃不合理、預警不及時、準備不充分、應對不堅決,即使經濟發展水平再高,也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生命和財産損失。人類社會至今仍然沒有足夠的能力改變自然,影響自然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規模,但是卻可以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的力量,掌握一些自然災害發生發展的規律,預測一些自然災害變化趨勢,這就為自然災害潛在發生和影響地區的人們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損失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加強國家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和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在災害發生時給予政府和社會公眾足夠的科學避災指導,是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的必然選擇。
提供準確及時的氣象預報警報服務,提高全社會防禦災害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全,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十一五”規劃綱要已經把預防和減輕氣象災害列入了重點發展任務。必須充分利用衛星、雷達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切實增強對大氣、海洋、水文、地質的觀測能力。要以提高天氣、氣候預報預測準確率為核心,不斷完善氣象預報預測業務系統,加強短時臨近天氣預報系統建設,做好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重大天氣預報警報和旱澇趨勢氣候預測。要重點強化氣象災害預報功能,切實加強氣象災害的監測、調查和影響評估的能力建設,增強對農林業病蟲害、地質災害、沙塵暴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和有毒有害氣體及核泄漏擴散、區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突發公共事件的氣象預警和應急保障能力。要加大氣象災害發生機理、預測和防禦等科學技術研究,為提高預防和減輕氣象災害能力提供科技支撐。
提高全社會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能力,必須健全公共氣象服務體系。堅持避害與趨利並舉,建立各級政府組織協調、各部門分工負責的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構建氣象災害預警應急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要把公共氣象服務系統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範疇,進一步強化氣象公共服務職能,加快現代化進程。通過改善手段、拓寬領域、豐富産品、提高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和各行各業對氣象信息的迫切需求。有關媒體、網絡和通信運行企業要積極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氣象信息的播發工作,以氣象警報、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手機短信息等多種形式及時發佈氣象災害預報警報信息,擴大氣象信息的公眾覆蓋面,建立暢通的氣象信息服務渠道。要重視解決廣大農村防災減災薄弱地區和弱勢群體的公眾氣象服務問題,使氣象服務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 ,使各級政府和災害影響地區的人們及時掌握預警預報信息和防災減災知識,保護廣大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維護經濟和社會安全,必須走科學發展的道路。20世紀以來,世界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而人類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因過度開採和使用自然資源,導致人與自然的和諧遭到了嚴重破壞,自然災害日益深重。為了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我們必須堅持走科學的發展道路,尊重自然和科學規律,改變目前對自然資源近乎掠奪的發展模式,要從過去單純追求經濟的增長轉變為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強大氣等自然資源的保護,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防災減災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有效實現防災減災目標,需要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動員、組織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廣大社會公眾進行協調一致的努力。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強化政府的職能和作用,進一步建立健全防災減災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體系,將公共安全防災應急體系和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農村和城市的規劃,以提高災害的應急和響應能力。全社會要廣泛普及防災減災科學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使氣象科技、信息和服務在可持續發展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進而為推進我國防災減災事業的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