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本網記者從農業部在京召開的引進國際先進農業技術計劃(“948”計劃)“十一五”啟動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每年將投資2億元,繼續執行“948”計劃。農業技術引進的原則是,以提高農林産品開發能力和水利裝備開發能力的技術為主,以提高農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的技術為主,以提高農業技術系統創新能力的相關技術為主,以提高農業安全防範和生態建設能力的相關技術為主,以促進結構調整和農業、林業及水利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技術為主。同時,注重加強與國外的合作研究和交流,掌握世界先進農業科技最新動態,及時引進農業科研成果。
據了解,農業部“948”項目規劃將以農産品為鏈條,在行業領域上覆蓋了種植業、畜牧、獸醫、漁業、農機、農墾等五大行業;在産品類別上涉及小麥、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五大糧油作物和豬、奶牛、肉牛、羊、雞等六大畜禽品種,同時兼顧果品、蔬菜、棉花、甘蔗、茶葉、芝麻、花生、向日葵、甘薯等40種農産品的加工技術,以及資源環境、分子育種、生物防治、農業信息化、保護性耕作等高新平臺技術。總體目標是,通過3—5年的連續滾動支持,將引進技術集成國內現有研發基礎和産業基地建設基礎進行創新與示範推廣,搭建起適合我國國情的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農産品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我國主要農産品生産和加工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併為未來10—20年我國農業和農業科技發展奠定基礎。具體目標是,到“十一五”末,建成兼具各種性狀的主要糧油作物遺傳育種平臺,形成種畜禽國家級和區域性的繁育供種體系框架,使我國主要經濟類農産品的生産水平和加工能力進入世界前列,高新技術領域研究跟上國際先進步伐並與發達國家建立緊密型合作關係。同時,將通過項目引導和帶動,到“十一五”末,建立起40—50種農産品加工技術研發平臺、國際合作交流平臺、全國産學研緊密結合的協作網絡,以及建立起40—50種農産品和15類高新技術研發人才梯隊。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引進開發處處長劉艷告訴記者,為提高財政項目的實施效果和資金效率,結合農業科研項目投資週期長、公益性突出的實際特點和農業科技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農業部在項目管理方式上將採取重大變革和創新,對重大項目全部採用“指定申報、滾動管理”的運行機制,並且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由其整合集成國內現有優勢的科研力量,形成農科教、産學研協作攻關的科研梯隊,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逐步解決農業各産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問題,實現技術升級和産業進步的總體目標。
會議期間,來自全國的63個重點滾動項目的首席專家正式簽署了2006年度項目協議。(梁寶忠)
危朝安:構建起保證我國農業科技引進與創新的長效機制
8月20—21日,農業部在京召開引進國際先進農業技術計劃“十一五”啟動會,總結和交流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暨“948”項目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農業引進技術工作的重點任務。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講話時説,“九五”和“十五”期間,中央財政總計對農業部投資近10億元,從40多個國家和地區引進農業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2000多項、品種資源2萬多份、育種材料50多萬份,通過消化吸收和創新推廣,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和農業生産能力的提高,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扭轉了我國農業技術相對落後和儲備不足的局面,促進了農業科技的跨越式發展,為全面達到或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危朝安指出,當前,我國正處於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緊密與國內自主創新相結合,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科技的整體水平,另一方面要繼續不斷探索新的農業科技引進與創新運行方式,構建起保證我國農業科技引進與創新的長效機制。
危朝安強調,“十一五”期間,在執行“948”計劃項目過程中,首先要時刻關注産業發展需求,及時將産業問題納入項目中併為産業發展提供決策諮詢。希望項目首席專家在立足本領域研發的基礎上,將産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納入到項目內容中予以研發解決,提供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為産業的持續發展不斷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農業部也將通過“948”項目及其他科技項目對各個産業研發和各位專家的工作給予穩定連續的支持。其次要以引進技術為核心,集成上中下游多項技術,形成産業技術鏈條。希望首席專家以引進技術為龍頭,集成上遊“973”、“863”、國家攻關等形成的關鍵技術,在産業內部形成研究、開發、示範推廣與管理各環節有機結合、各司其職、相互促進的技術鏈條。同時,通過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與國內技術的廣泛收集與分析,搭建各類農産品的技術平臺,促進與農産品市場發展相適應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形成,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科技發展道路。第三要加強與涉農企業的合作,為企業創新提供技術力量。農業部將以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為紐帶,支持企業和科研單位共同承擔項目,聯合建立中試基地。希望科學家與企業家在不斷合作過程中形成利益聯結機制,逐步促進企業與科研單位形成共生共榮的利益關係,最終實現技術研發為主的科研單位成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研發機構。同時通過支持企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建設等方式,在每個優勢産業和特色産業領域扶持3—5個龍頭企業,帶領本産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第四要為産業持續發展培養人才,帶出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科研隊伍。一方面,可以通過項目派出優秀的青年學者到國外同領域的研究機構學習和培訓,或者聘請國外優秀專家到國內舉辦培訓班,讓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員受益,另一方面,通過項目,讓廣大青年學者到我國不同區域了解國情,了解生産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了解農民切實的需求,加強他們在中國國情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逐步培養出一大批具有真才實學、勤奮敬業、帶動能力強、緊跟世界農業科技發展前沿的中青年農業專家,建立起産業發展的技術人才梯隊。(梁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