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農民科技培訓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只有加強農民培訓工作,切實提高廣大農民掌握和應用農業科技的能力,造就千千萬萬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把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形成持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力量源泉,才能讓農民共享和使用農業科技成果,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長效機制。
危朝安説,現階段要培養的新型農民,一要有文化,至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較好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水平,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了解國家對農村的一些方針政策,思維活躍,勇於創新,樂於助人;二要懂技術,至少精通所從事産業的生産操作技術,不僅知道怎麼做,還要知道為什麼這麼做,能夠積極學習、掌握和應用更多先進農業科學技術和成果,並在實踐的基礎上勇於創新;三要會經營,至少清楚所從事産業的經營管理之道,了解市場信息,懂得成本核算,有效地進行産業和産品結構調整,實現自身收入的最大化。
危朝安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民教育培訓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培養新型農民。對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産和經營的專業農民,要重點依託各類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大中專院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業技術推廣機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等,通過採取集中辦班講課、專家入戶指導、印發科技資料、開辦遠程教育、開通諮詢熱線等,根據農民需求和生産發展要求,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地組織農民開展農業科技培訓;要結合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改革和發展綠色證書教育,讓這一我國農民教育培訓的“老品牌”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更大的作用。對有轉産轉崗就業願望的農民,依託農業、教育、勞動等部門的培訓單位和各類民辦培訓機構,根據市場需要和用人單位的技能要求,有組織、有針對性地開展轉移就業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重點組織開展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真正把陽光工程這件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對村組幹部、農村經紀人、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骨幹、復轉軍人以及農村應屆初高中畢業生,主要依託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中專學校、農業高職學院等教育培訓機構,通過採取工學交替、集中培訓、分段學習、強化實踐、學分管理、跟蹤服務的方式,開展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培訓,重點組織實施好“百萬中專生計劃”和“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
為確保農民教育培訓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農業部要求,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落實目標任務,層層抓好落實;要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政府公共財政的投入,同時要鼓勵社會資本、銀行信貸、國外資金、個人投資等積極投入農民教育培訓,努力建立起以政府投入為主導,社會、企業、用人單位和農民個人共同分擔的農民教育培訓多元化投入機制;要加強體系建設,大力加強中央和省級農民教育培訓資源服務平臺、縣級農民科技培訓基地和村級農民科技培訓點建設,同時,要注重加強師資隊伍、教材等方面的建設,確保農民教育培訓質量不斷提高;要完善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市場調節機制,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培訓內容,選用培訓單位,組織開展培訓;要搞好監督檢查,重點建立和完善公示、臺帳、檢查驗收和信息反饋等項制度,依靠制度約束和規範農民教育培訓活動。(梁寶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