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糧食局長聶振邦在全國糧食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9月13日   來源:糧食局網站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大力推進糧食行業科技進步
——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聶振邦在全國糧食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國糧食科學技術大會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總結“十五”糧食科技工作,研究落實《“十一五”糧食科技發展指導意見》,全面部署“十一五”和當前糧食科技工作。這是在開始實施“十一五”規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局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國家糧食局成立以來第一次召開全國性糧食科技大會。參加會議的既有長期工作奮戰在科研戰線的老科技工作者,又有糧食科技戰線上的新兵;既有來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又有來自企業第一線的科研工作者;既有科技管理幹部,又有科研人員。在此,我代表國家糧食局向與會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為我國糧食科技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始終支持糧食科技工作的部門和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關於糧食行業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組織實施《“十一五”糧食科技發展指導意見》的工作,建偉同志將在會上工作報告中作出具體安排。下面,我著重就貫徹落實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學習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充分認識糧食科技工作的重要意義

    今年年初,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分析形勢,統一思想,總結經驗,明確任務,部署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動員全黨全社會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努力奮鬥。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胡錦濤總書記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深刻分析了世界新科技革命給我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強調要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溫家寶總理深刻闡述了未來15年我國科學和技術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對實施《規劃綱要》作了全面部署。會議作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確定了新時期指導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方針是“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強調自主創新是十六字方針的核心,也是貫穿《規劃綱要》一條主線,必須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會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這次大會確定了我國科技發展的大政方針,描繪了科技發展的宏偉藍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以這次大會精神為指導,努力做好糧食科技工作,全面提高糧食科技的整體實力和水平,開創糧食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十五”時期,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糧食科技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對推動糧食流通現代化,促進糧食産業發展,保護廣大種糧農民的利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糧食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糧食科技支撐發展的能力與産業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十一五”時期,我國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糧食安全面臨的壓力加大,糧食流通現代化任務加重,糧食企業和産業面臨的國內國際競爭加劇,這對糧食科技發展提出了重大需求。同時,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給糧食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新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我國糧食科技進步帶來了歷史機遇。我們要正確把握糧食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和糧食工作的全局角度,充分認識推動糧食科技進步的重要意義。

    (一)糧食科技進步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規劃綱要》提出,“我國的基本國情及面臨的嚴峻挑戰,決定了必須把科技進步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根本措施”。這是世界農業發展給我們的重要啟示,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條基本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為標誌的一系列糧食生産科技的突破和創新,大大提高了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物質保證。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五”以來,一批先進實用的糧食儲藏、流通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力提高了糧食流通和供給保障能力。今後,隨著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而農業資源、生態和環境嚴重制約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壓力增大。要突破農業資源約束,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增強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要充分利用糧食資源,進一步提高糧食儲存、物流和加工的現代化水平,增強糧食市場保障能力,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要健全現代糧食市場、物流、儲備體系,進一步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增強糧食宏觀調控能力,也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從長遠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於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庫、藏糧于科技”的有機結合,而“藏糧于地”和“藏糧于庫”都要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因此,必須堅持科技興糧,把推動糧食生産和流通領域的科技進步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一項戰略舉措。

    (二)糧食科技進步是實現糧食流通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糧食流通現代化的基本特徵是糧食流通的便捷、安全、節約、環保、高效。目前我國糧食流通現代化整體水平仍比較低,在糧食集約化處理和儲糧害蟲綜合治理技術,糧食現代物流技術,高附加值的糧食加工和深加工以及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糧食質量標準和檢測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在糧食流通領域的廣泛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比如散糧運輸是糧食現代物流的重要標誌,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損耗小的特點。目前我國散糧運輸比例只佔糧食流通量的10%,遠低於發達國家90%的水平。這除了糧食生産和流通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和體制因素外,物流技術落後和設施不配套也是重要原因。糧食流通現代化的基礎是糧食科技的現代化,和以先進技術為支撐的流通基礎設施、質量標準體系和管理體系。因此,必須加快推進糧食科技進步,實現糧食流通領域技術創新和突破,大力改造傳統的糧食流通設備和技術,建立現代化糧食流通的技術支撐體系。

    (三)糧食科技進步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要求

    建設現代農業,發展糧食生産,提高種糧農民收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任務。實現這些目標,都要靠科技進步。從促進種糧農民增收看,糧食科技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過科技增加糧食産量,實現增産增收;二是通過科技提高糧食質量,實現優質優價增收;三是通過科技減少糧食産後損失,實現減損增收。這裡我想著重講一下減損增收。據有關方面調查,目前我國糧食産後損失包括收穫環節和晾曬、烘乾、儲藏、運輸、加工、消費環節的損失相當大。由於農民缺乏科學儲糧知識和技術,倉儲設施條件差,防護措施少,蟲霉鼠害嚴重,農戶儲糧環節的損失尤為嚴重,也從源頭上影響糧食質量安全。針對這種情況,國家糧食局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從2004年開始,在江西、湖南、黑龍江等11個主産省實施“減少三大糧食作物農戶儲糧損失技術集成與示範”試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很受農民歡迎。最近,溫家寶總理在我局呈報的有關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我們正在就改善我國農戶儲糧條件、加強糧食産後減損工作研究提出規劃和實施方案,積極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加快糧食産後減損技術的開發,大力推廣新型適用的農戶儲糧、農村乾燥處理技術和設備,加強對農民科學儲糧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都有重要意義,是廣大種糧農民的熱切期盼,也是糧食行業參與和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切入點,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努力創造條件,推動農戶安全儲糧和産後減損取得明顯成效,為新農村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四)糧食科技進步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效益的基本途徑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在糧食科技進步方面,企業負有重要的責任。在這一點上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各類糧食企業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承擔起這一新世紀的歷史重任。長期以來,我國糧食企業普遍存在經營方式和産品單一、技術含量低、經營成本高、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隨著對外開放擴大、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深入和糧食消費結構升級,糧食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糧食企業要在競爭中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是,要積極採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設備和經營方式,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産品,在生産經營的各個環節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産品和服務質量。在企業管理中,也要注重運用信息技術,實施科學管理、精細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近年來,我看到很多糧食企業包括不少民營糧食企業穩步發展壯大,産品市場佔有率快速擴大,效益很好,它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十分重視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科技進步成為這些企業發展的推動力。很多事例都説明,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能否做大做強,科技實力特別是創新能力是決定性的因素。各類糧食企業尤其是糧食加工、儲備、物流企業和産業化龍頭企業,都要高度重視和加強科技工作,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經營效益和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五)糧食科技進步是糧食産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轉變糧食産業的增長方式,是促進糧食産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糧食産業增長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成本高、消耗高、産業鏈較短、效益不高,不適應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比如,玉米通過深加工可開發多種用途的産品,大大增加附加值,美國的玉米深加工産品達到3000多種,我們目前只有700多種,增值效益沒有充分發揮。米糠、稻殼、麥麩、油腳等糧油加工副産品和廢棄物利用率也很低,造成大量資源浪費。主要原因還在於科技創新不適應産業發展的需要,加工利用技術、工藝和設備相對落後。先進科技是産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糧食産業要在激烈的國內國際競爭中,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關鍵在於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帶動糧食産業增長方式的轉變,走出一條糧食資源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糧食經濟發展新路子。必須在糧食儲藏、物流、加工等環節,積極開發和採用環保、安全、節約、高效的新技術,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智慧化技術等高技術引入糧食流通領域,適應市場需求,發展集約化、資源節約型現代糧油加工和精深加工,發展綠色、營養、安全、健康的糧油食品,發展糧食産業化經營,延長産業鏈,增加産品附加值,促進糧食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的調整,促進糧食行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黨中央、國務院對糧食工作和糧食科技工作高度重視。《規劃綱要》將許多糧食生産和流通的科技課題都列入了國家科技重點領域及優先主題。《國務院關於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06〕16號)把加強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提出要加快實施全國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規劃,形成快捷高效、節省成本的現代化糧食物流體系,同時加強糧食儲藏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加強對農民儲存糧食的技術指導,支持企業發展糧食精深加工。為落實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根據《規劃綱要》和“十一五”糧食流通工作的總體要求,國家糧食局制定了《“十一五”糧食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了糧食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基本原則、優先發展的領域和重點工作。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堅持創新引領、統籌協調、優化機制的原則,建立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的,安全、環保、節約和高效的糧食流通技術體系,實現到2020年使我國糧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糧食流通産業發展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糧食科技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的目標。這是“十一五”糧食流通工作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全國糧食行業和糧食科技工作者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二、正確認識糧食供求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形勢,堅定做好糧食科技工作的信心

    糧食科技工作與糧食工作密切相關。借此機會,向大家簡要介紹當前糧食形勢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情況。

    (一)當前糧食供求形勢總體平穩

    目前我國糧食供求基本情況是,産量繼續提高,消費平穩增長,産需缺口逐漸縮小,庫存保持相對穩定,市場價格總體平穩。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價格以及氣候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糧食連續恢復性增産。2004年糧食增産775億斤,2005年增産291億斤,糧食總産達到9680億斤。今年國家繼續穩定、完善、強化各項支農政策,糧食生産保持良好勢頭。據國家統計局調查,今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預計達到15.75億畝,比去年增長0.7%。夏糧已獲豐收,比上年增産148億斤。如果下半年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今年糧食産量將比去年略有增加。糧食消費保持平穩增長,當年糧食産需仍有一定缺口。但品種結構存在不平衡,玉米産大於需,由於玉米加工業發展較快,對原料的需求在增加,小麥産略大於需,稻穀産需基本平衡,大豆産需缺口較大,需要通過進口彌補。由於糧食連年增産,産需缺口縮小,給市場糧價帶來一定下行壓力。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穩定糧食市場價格,國家採取了相應的調控措施。繼去年啟動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後,今年又啟動了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6月1日預案啟動後,小麥價格總體穩定在最低收購價水平,收購進度較快,截止8月20日,11個小麥主産區國有糧食企業已收購小麥750億斤,其中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省按最低收購價收購667億斤。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也已啟動,收購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從中長期看,我國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由於建設用地增加,耕地面積減少,依靠擴大播種面積增加糧食産量的餘地不大,加上水資源短缺,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薄弱,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受到嚴重制約。目前科技進步對我國糧食單産的貢獻率低於發達國家,科技對糧食生産的支撐作用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從糧食需求看,隨著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費需求總量將繼續增長。同時消費結構有所變化,居民口糧消費穩中趨降,飼料和工業用糧繼續增長。總體上看,今後我國保持糧食供需總量平衡的壓力增大,供需品種結構和區域矛盾趨於突出,有的糧食品種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加深,糧食宏觀調控的難度加大。中央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強調必須堅持基本立足國內保障糧食供給的方針,是十分正確的。為此,必須從加強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建設、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健全國家糧食儲備體系、建立現代糧食物流和市場體系、完善糧食宏觀調控機制和市場監管體制、提高糧食資源利用率等方面,建立和健全確保糧食安全的長效機制。這些都對糧食科技進步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近幾年,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按照中央確定的有利於糧食生産、有利於種糧農民增收、有利於糧食市場穩定、有利於國家糧食安全的原則和糧改總體方案的部署積極穩妥地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糧食購銷市場全面放開,初步形成了市場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建立了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機制,在糧食主産區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經營機制逐步轉換;國家糧食儲備體系進一步健全,宏觀調控能力得到加強;糧食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糧食産業化經營發展較快;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職能實現向依法管糧轉變,糧食流通秩序得到有效維護。總體上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符合我國國情的糧食流通體制基本框架已經初步確立。與此同時,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十五”期間使用國債資金集中建設了具有現代化功能的糧庫倉容1051億斤,糧食儲存、港口、碼頭和糧食接卸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倉儲能力和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糧食流通現代化和糧食科技進步,相互帶動、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糧食事業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當前,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也面臨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為確保改革的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目標,國務院今年5月再次下發了《關於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06〕16號),提出要堅持中央確定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總體目標和基本思路,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健全體制機制,加大改革力度。重點是加快推進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妥善解決企業歷史包袱,積極推進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和組織結構創新,繼續發揮主渠道作用。同時,要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食市場體系,加強和改善糧食宏觀調控,推進産銷區之間建立穩定的購銷協作關係,進一步轉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化,將為糧食科技進步提供良好的體制環境,進一步增強各類糧食企業的發展意識、競爭意識、效益意識、科技意識,促進企業逐步成為糧食科技創新的主體,更好地推動糧食科技進步。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全面實現“十一五”糧食科技發展目標

    中央關於科技工作的大政方針已定,政策措施已明確。做好糧食科技工作,關鍵是認真貫徹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的精神,組織實施好《“十一五”糧食科技發展指導意見》,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這裡我強調幾點: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糧食科技發展規劃的實施

    糧食科技工作事關糧食工作的全局,指導糧食行業科技發展是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能。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推動糧食科技進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對糧食科技工作的領導,把這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有專門的負責同志抓科技、管科技,做到領導到位、組織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各地區要根據國家的總體規劃和要求,從本地區糧食生産和流通特點出發,結合區域經濟和糧食産業發展的需要,認真分析研究糧食科技面臨的重大需求,明確糧食科技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工作思路、工作重點,制定本地區糧食科技發展的規劃或指導意見,並認真組織實施。

    (二)明確工作定位,形成促進糧食科技進步的合力

    推動糧食科技進步,必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各相關方面的作用。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糧食科技工作的統籌和指導,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協調落實有關政策,為糧食科技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糧食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要充分利用本單位的人才和科研資源優勢,發揮骨幹引領作用和生力軍作用。企業要努力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技術創新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特別是大型骨幹糧食企業要發揮糧食科技進步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加大科技投入,積極建設研發中心,努力成為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中儲糧總公司在糧食儲藏科技方面,華糧集團在糧食物流科技方面,中糧集團公司、中谷集團公司在糧油加工科技方面,要力爭取得一批行業領先和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發揮大型國有糧食企業在帶動和促進全行業糧油科技工作的示範引導作用,逐步形成一批市場佔有率高和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要發揮糧食行業協會、糧油學會和仲介機構的作用,建設仲介機構有效參與的糧食科技服務體系。

    (三)注重自主創新,加快構建糧食科技創新體系

    自主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靈魂。推動糧食科技進步,要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糧食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務,把體制創新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主要杠桿,把優化創新環境作為加強自主創新的重要保障。要大力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糧食部門要積極協調落實國家對自主創新的有關支持和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企業在糧食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要高效利用科技資源和優勢,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加快創新科技成果的轉化。國家級社會公益科研機構要發揮科技創新龍頭作用,不斷提高糧食科技創新的原始創新能力。

    (四)堅持突出重點,帶動糧食科技整體水平的提升

    《“十一五”糧食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所提出的糧食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是糧食科技實現跨越式發展和全面提高糧食科技整體水平的關鍵。必須在統籌安排、整體推進的同時,把優先領域真正放在優先位置,突出抓好重點項目的實施,集中行業優勢力量,組織跨行業、跨部門的聯合攻關,力爭在重點技術、重點裝備、重點工藝、重點産品上實現重大突破。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積極爭取財政、科技等部門對糧食科技的資金投入,用於重點項目的落實。參與國家糧食重大科技項目的各有關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要求認真做好所承擔的任務,力爭取得優異成果。要積極引導和支持相關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和社會力量,圍繞優先領域和重點項目開展配套課題研究,為重點項目實施提供服務。同時,要注意發揮重點項目的帶動作用,促進糧食科技整體水平的提高。

    (五)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糧食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推動糧食科技進步,必須深化糧食科技體制改革,完善體現糧食行業發展目標和創新規律的管理體制,積極探索和建立競爭、流動、開放的科技運行機制,促進糧食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對於從事基礎研究的糧食科研機構,要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加快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對於面向市場的應用技術研究開發類科研機構,要支持它們進入企業或向企業化、市場化轉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消除各種體制機制性障礙,打破行業和市場壟斷,創造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糧食科技進步,關鍵在人才。要加強糧食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隊伍的學科結構和佈局結構。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企業,都要努力營造良好的糧食科技人才工作、成長環境,完善有利於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的體制和機制。特別要加快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批糧食科技帶頭人。

    同志們,大力推動糧食科技進步,是我們糧食行業的一項重大任務,也是糧食科技工作者肩負的重要使命。我們要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糧食工作全局,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以只爭朝夕、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精神,紮實工作,不懈努力,為全面實現中長期糧食科技發展目標,促進糧食行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全面小康社會,作出積極的貢獻。  

 
 
 相關鏈結
· 糧食局局長聶振邦到鄂考察早秈稻收購準備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