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業負擔過重、學習時間過長、運動嚴重不足是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的重要原因。”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了解,目前中學體育課(包括音樂、美術課)被改上其他課的比例不低,初三、高三被擠佔體育課的現象比較普遍。對此,楊貴仁認為,從現象來看,學生體質下降的“元兇”是各級各類學校不能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完成學校體育的任務,始作俑者則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大旗下,學校置國家有關課程規定於不顧,隨意佔用或不安排體育課、體育活動,直接導致了學生體質的不斷下降。
對此,楊貴仁指出,解決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關鍵是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他説,學校體育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學生身體健康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使學生學習體育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和技巧,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和衛生習慣;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觀念和良好的品質;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學校體育的改革中我們決不能以偏概全,一定要始終堅持這一方向,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滿足他們對體育運動知識、技能的渴望與需求,使他們生動、活潑、愉快、健康地投入到體育運動中來。在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體質健康水平。
體育課是落實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的主渠道,教育行政部門必須規範學校的辦學行為,堅決執行相關的體育課時規定。楊貴仁説,實踐證明,經過多年實施的中招體育考試有力地促進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體育鍛鍊的積極性和家長對學生參加體育鍛鍊的關心度。比較研究發現,在中學教育階段初三和高一學生的體質最好,因此,在現階段中招體育考試是加強學校體育,促進學生鍛鍊的有效招數。他認為,學校要嚴格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以使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落到實處,把體育鍛鍊的時間還給學生。
楊貴仁介紹,近年來,為了落實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時間,教育部及有關部委先後在中小學組織實施了大課間體育活動、全國中小學生課外文體工程、快樂體育園地,研製並推廣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這些活動的推出對於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鍛鍊,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行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楊貴仁説,今後我們還將大力開展學生青春健身活動,為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鍊搭建平臺。楊貴仁指出,要改變學生體質下降的現狀,必須加大對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場地、器材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設,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把學校體育經費納入年度教育經費預算內予以保障,並隨著教育經費的增長同步增長。同時,在配備適合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體育器材和學校場地向青少年開放上多下功夫。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採取保險形式,解決校園安全和運動傷害事故。
楊貴仁最後強調説,儘管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學校體育的政策、法規和條例,但執行力度還很不夠,這也為學生體質下降埋下了隱患。為此,教育部已將學校體育工作納入到教育督導之中。今後,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的檢查、督導,並使之成為一種常態,保證學校體育工作正常有序的發展。
學生體質健康關係到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楊貴仁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關心他們就是關心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