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的移民扶貧開發區紅寺堡開發區成立8年來,GDP兩年翻一番,財政收入一年翻一番,創造了我國扶貧史上的奇跡。
1998年自治區黨委決定成立紅寺堡開發區工委,主要搬遷同心、海原、原州、彭陽、西吉、隆德、涇源7縣(區)生活在貧困帶上的貧困戶,依託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在36.65萬畝荒漠、半荒漠的旱地和草原上建設全國最大的扶貧移民開發區。
2005年,開發區農民人均收入由開始搬遷時的不足400元,上升到1880元。GDP增速為寧夏增速的4倍,財政收入增速為寧夏增速的8倍。實現了GDP兩年翻一番,財政收入一年翻一番。今年上半年,開發區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21億元,同比增長12.7%;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327萬元,同比增長370%,是2005年地方財政總收入的1.8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2%。
揚黃灌區開發建設8年來,已鋪設輸水管線1500多公里,開發土地39萬餘畝,完成人工造林100多萬畝,封山育林49萬畝,植被覆蓋率達到65%,實現了村莊園林化,從貧困山區搬遷來的17萬人迎來了新生活。
紅寺堡即景
村村都有供水房
紅寺堡開發區移民大多來自寧南山區和中部乾旱帶,遷入新灌區後,村村建有供水房,移民吃上了安全的自來水。
蘭鳳秀七年三換新房
大河鄉是1998年紅寺堡移民開發建設的重點鄉鎮之一,蘭鳳秀落戶這個鄉七年來,已經三次拆舊房換新房。
劉全生一年收入等於30年
紅寺堡鎮6村移民劉全生今年種植30畝甘草,年底開挖將有9萬元收入。劉老漢説:“這是在老家30年收入的總和,揚黃工程斷了咱的窮根。”
如今開發區桑樹、枸杞、棉花、籽瓜等特色種植初具規模,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産業格局。 (記者 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