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意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1日   來源:安全監管總局網站

   

安監總應急〔2006〕196號

 關於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各中央企業: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國發〔2006〕24號)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做好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切實防範、有效應對重特大事故,控制和減少事故災難造成的損失,促進全國安全生産狀況的進一步好轉,現就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事故災難是突發公共事件的重要方面,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是安全生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做好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提高事故防範和應急處置能力,盡可能避免和減少事故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是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國安全生産形勢呈現了總體穩定、趨於好轉的態勢,但是事故傷亡總量大、重特大事故頻發、職業危害嚴重,安全生産形勢依然嚴峻。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社會生産活動和經濟規模的迅速擴大與安全生産基礎薄弱的矛盾突出,處於安全生産事故的"易發期",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我國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儘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體制、機制、法制和應急救援隊伍及應急能力建設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各級安全監管部門、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和其他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及各類生産經營單位,要切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大力度,把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抓緊、抓細、抓實、抓好。

    二、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堅持"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安全生産"十一五"規劃》和國家安全生産事故災難有關應急預案,推動"一案三制"(預案、體制、機制和法制)及應急管理體系、隊伍、裝備建設,切實提高預防和處置安全生産事故災難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促進全國安全生産形勢進一步好轉。

    工作目標:在"十一五"期間,落實和完善安全生産應急預案,到2007年底形成覆蓋各地區、各部門、各生産經營單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預案體系;建立健全統一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安全生産應急管理體制和國家、省(區、市)、市(地)三級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及區域、骨幹、專業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依靠科技進步,建設安全生産應急信息系統和應急救援支撐保障體系;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機制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企業自主到位,社會共同參與的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三、完善安全生産應急預案體系

    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及其他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根據國家安全生産事故有關應急預案,分門別類制修訂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和領域的各類安全生産應急預案。各生産經營單位要按照《生産經營單位安全生産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制訂應急預案,建立健全包括集團公司(總公司)、子公司或分公司、基層單位以及關鍵工作崗位在內的應急預案體系,並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加強安全生産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有關安全生産事故應急預案要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備案。生産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産事故應急預案,要報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並告知相關單位。中央管理企業的安全生産事故應急預案,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報所在地的省(區、市)和市(地)人民政府安全生産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中央管理企業總部的安全生産事故應急預案報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把安全生産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備案、審查、演練等作為安全生産監督、監察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應急預案的備案、審查和演練,提高應急預案的質量,做到相關預案相互銜接,增強應急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修改變動情況,以及生産經營單位生産條件的變化情況、預案演練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預案演練的總結等,及時對應急預案予以修訂。

    生産經營單位要積極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高危企業每年至少要組織一次應急預案的演練。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協調有關部門,每年組織一次高危企業、部門、地方的聯合演練。通過演練,檢驗預案、鍛鍊隊伍、教育公眾、提高能力,促進企業應急預案與政府、部門應急預案的銜接和對應急預案的不斷完善。

    四、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産應急管理體制和機制

    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關於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重點工程。各級安全監管部門都要明確應急管理機構,落實應急管理職責。到2008年,完成省、市兩級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建設;應急救援任務重、重大危險源較多的縣也要根據需要建立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做到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指揮工作機構、職責、編制、人員、經費五落實。

    理順各級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機構與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與各專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工作關係。對於隸屬於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的礦山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各省級安全監管部門要與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共同協商,完善體制、建立機制、理順關係,做好工作。

    加強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機構間的協調聯動,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形成統一指揮、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同應對事故災難的合力。要發揮各級政府安全生産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在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方面的協調作用,建立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的協調機制。

    五、加強安全生産應急隊伍和能力建設

    依據全國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體系總體規劃,依託大中型企業和社會救援力量,優化、整合各類應急救援資源,建設國家、區域、骨幹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加強生産經營單位的應急能力建設。儘快形成以企業應急救援力量為基礎,以國家級區域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和地方骨幹專業隊伍為中堅力量,以應急救援志願者等社會救援力量為補充的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各地區、各部門要編制本地區、本行業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規劃,並納入本地區、本部門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之中,確保順利實施。

    各類生産經營單位要按照安全生産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安全生産應急救援組織。大中型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産、經營、儲存單位,以及具有重大危險源的生産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專職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其他小型高危險生産經營單位沒有建立專職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的,要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並與專業安全生産事故應急救援隊伍簽訂應急救援協議。其他生産經營單位應根據預案實施的需要,建立必要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和專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

    統籌規劃,建設具備風險分析、監測監控、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數據查詢、輔助決策、應急指揮和總結評估等功能的國家、省(區、市)、市(地)安全生産應急信息系統,實現各級安全生産應急指揮機構與相關專業應急指揮機構、國家級區域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基地以及骨幹應急救援(醫療救護)機構間的信息共享。應急信息系統建設要結合實際,依託和利用安全生産通信信息系統和有關辦公信息系統資源,規範技術標準,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隊伍的自身建設,建設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業務精通、裝備精良、紀律嚴明的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隊伍。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強化憂患意識、執行意識、服務意識、奉獻意識,養成勤勉敬業、雷厲風行、尊重科學、敢打硬仗的作風。加強業務建設,強化教育、培訓與訓練,提高管理水平和實戰能力。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對在安全生産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

    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逐步形成規範的安全生産事故災難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認真貫徹《安全生産法》和即將出臺的《突發公共事件應對法》,認真執行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抓緊做好《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條例》的立法準備工作和公佈後的具體實施工作。要抓緊研究制定安全生産應急預案管理、救援資源管理、信息管理、隊伍建設、培訓教育等配套規章規程和標準,儘快形成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的法規標準體系。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結合實際制定並完善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的地方和部門法規規章及標準。生産經營單位要建立和完善內部應急管理的規章制度。

    七、堅持預防為主、防救結合,做好事故防範工作

    切實加強風險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與監控,做好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建立預警制度,加強事故災難預測預警工作,要定期對重大危險源和重點部位進行分析和評估,對可能導致安全生産事故的信息要及時進行預警。

    充分發揮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的作用,堅持"險時搞救援,平時搞防範"的原則,建立應急救援隊伍參與事故預防和隱患排查整改的工作機制。組織礦山、危險化學品及其他相關救援隊伍參與企業的安全檢查、隱患排查、事故調查、危險源監控以及應急知識培訓等工作。國家級區域救援基地和骨幹救援隊伍要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廣泛開展技術業務諮詢和服務,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做好相關工作。

    以生産經營單位、社區和鄉鎮為重點加強基層和現場的應急管理工作。從建立健全應急預案、建立救援隊伍、加大應急投入、完善救援保障、普及應急知識等方面入手,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各環節、各崗位,全面加強基層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工作,提高第一時間的應急處置水平和能力。

    八、做好安全生産事故救援工作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加強和改進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工作的要求,做好信息報告等工作。對重特大事故災難信息、可能導致重特大事故的險情,或者其他災害和災難可能導致重特大安全生産事故災難的重要信息,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和各生産經營單位要及時上報並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做好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

    發生事故的單位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現場搶救,控制險情,減少損失。要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依靠科技手段,加強事故發展趨勢預測工作,發揮專家的作用,科學制定事故現場救援方案。同時,建立事故應急救援的現場組織工作機制,加強協調配合,有效組織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和救援力量,調集救援物資與裝備,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及其應急指揮機構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事故現場救援的具體組織、指導、協調工作。

    高度重視安全生産事故災難的信息發佈、輿論引導工作,為處置事故災難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堅持正面宣傳,及時、準確發佈信息,正確引導輿論。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主流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安全監管系統及各行業內各類媒體要積極發揮作用。

    安全生産事故災難善後處置工作結束後,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要分析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建議。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其他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對所轄區域內安全生産事故災難的處置、相關防範工作和應急管理工作進行評估,及時改進工作,提高應急管理工作水平。

    九、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

    將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培訓納入安全生産教育培訓體系。在有關註冊安全工程師、安全評價師等安全生産類資格培訓,以及特種作業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培訓、安全生産管理人員培訓和市、縣長等培訓中增加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的內容。分類組織開發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培訓適用教材,加強培訓管理,提高培訓質量。生産經營單位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應急管理知識和應急救援內容的培訓,特別是要加強重點崗位人員的應急知識培訓,提高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充分發揮出版、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文化宣傳力量的作用,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加大宣傳力度。要使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應急預案、救援知識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普及安全生産事故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和應急處置知識,提高生産經營單位從業人員救援技能,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意識和應對事故災難的能力。

    十、加強安全生産應急管理支撐保障體系建設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水平。成立國家、專業、地方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專家組,對應急管理、事故救援提供技術支持;依託大型企業、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研究和工程中心,開展突發性事故災難預防、處置的研究攻關;鼓勵、支持救援技術裝備的自主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救援技術和裝備,提高應急救援裝備的科技含量。

    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多方共同支持的安全生産應急保障投入機制。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其他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積極爭取將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需要政府負擔的經費,納入本級財政年度預算。制定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有償服務的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建立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正常的經費渠道。企業要建立安全生産應急管理的投入保障機制。

    加強與有關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在安全生産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礦山救援技術競賽以及國際安全生産應急救援活動。密切跟蹤研究國際安全生産應急管理髮展的動態和趨勢,開展重大項目的研究與合作。繼續組織國際交流和學習培訓,學習、借鑒國外事故災難預防、處置和應急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有益經驗。

    二〇〇六年九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