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周生賢:中國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合作保護海洋環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16日   來源:環保總局網站

    10月16日,聯合國環境署“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全球行動計劃第二次政府間審查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出席會議並致辭。他指出,保護海洋環境和海洋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將與世界各國攜手合作,積極推動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全球行動計劃的實施,為共同保護全球海洋環境不懈努力。

    周生賢説,保護海洋環境與控制陸域活動密不可分。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洋和海岸帶地區在中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海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中國在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方面著力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積極實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和重點海域碧海行動計劃。“十五”期間開始實施的遼河、海河、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計劃和渤海碧海行動計劃取得積極進展,既控制了陸源污染對海洋的影響,又控制了重點海域的污染。“十一五”期間,在繼續實施渤海碧海行動計劃的同時,還將實施長江口及毗鄰海域、珠江口及毗鄰海域碧海行動計劃。

    二是大力推行入海排污總量控制制度。中國在渤海的遼東灣、東海的長江口、南海的珠江口開展了旨在控制削減陸源和海上污染總量的容量測算研究試點工作,並採取嚴格控制陸源、船舶和養殖污染物的排放,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加快推進城鎮生活污水深度處理,嚴格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規範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等綜合防控措施,努力減少污染物入海總量。

    三是控制港口、船舶和近岸養殖業污染。大力保護和恢復海洋漁業資源,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規範畜禽養殖場建設,嚴格控制海水養殖規模,港口、船舶及養殖業污染狀況明顯好轉。

    四是大力推進海洋生態保護區和沿海防護林建設。中國已經建成海洋和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80余處,其中國家級24處,有效地保護了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以及典型性的海岸、灘塗、河口、濕地、海島、紅樹林、珊瑚礁等各種生態系統。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24.5%上升到35.5%。“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二期工程建設規劃”正在實施之中。

    五是強化海洋環境監督管理。制定和實施了海洋功能區劃、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嚴格執行海岸工程、海洋工程和海上傾廢的審批管理制度,完成了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溢油應急計劃的編制工作,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體系和行政執法體系以及海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建成。

    六是積極參與海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環境及海洋環境保護合作與交流,履行國際環境公約和國際環境義務,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

    周生賢説,儘管中國政府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江河流域及海域依然面臨著巨大的環境壓力。突出表現在:陸源污染呈加重趨勢,導致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和局部海灣的污染程度仍然嚴重,海洋生態破壞、突發性海洋污染事件時有發生,海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周生賢表示,今後,要切實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河海統籌,陸海兼顧,綜合治理。將渤海、長江口、珠江口等重點海域的污染治理與遼河、海河、長江、珠江等重點流域的污染治理相結合,努力改善重點海域的環境質量。二是削減陸源污染物入海量,從源頭上減少對海洋的污染。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污水治理工作力度,提高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率,控制污染物入海總量。三是加強海岸帶的環境管理。建設濱海濕地保護區、典型海洋生態保護區和沿海防護林,優化濱海旅遊環境,努力控制海岸帶地區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四是繼續加強國際合作。除繼續參與西北太、東亞海、GPA等組織倡導的各種行動外,中國還將積極開展與其它國家、其它組織的合作,借鑒和吸收國際上的先進經驗,提高中國海洋環境保護水平。

    聯合國環境署“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污染全球行動計劃第二次政府間審查會議”于2006年10月16日到20日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審議全球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制定全球行動計劃實施行動方案。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代表團約700多人參加會議。

 
 
 相關鏈結
· 2006年度全國海洋環境監測業務工作會議大連召開
· 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 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