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公車改革的南京樣本:一名鎮幹部1年省下近6萬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0月20日   來源:人民日報-華東新聞

10月11日,南京涉改公務用車拍賣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孫參 攝

    ●據測算,車改後,街道及鎮一級用車成本降低32%。此外,全年節省購置新增車輛開支1800萬元,全市92個鄉鎮及涉農街道共630輛公車拍賣所得4892萬元

    ●一名鎮幹部説:“單我一個人身上,一年就省了近6萬元”

    ●有些漏洞,是公車改革“單兵突進”必然遇到的,期待公款招待、公費考察等公務消費同步改革、更加透明

    穿過一段因修地下通道而逼仄難行的小馬路,戴成乘坐的汽車終於找到了位於城東背街小巷的南京金鵬飯店。

    這是10月11日清晨,上班早高峰尚未退潮。金鵬飯店三樓禮堂坐滿了人,200多名“南京市涉改公務用車拍賣會”的參拍者,正安靜地等待拍賣師進場。

    戴成是農業銀行江蘇省南通分行信貸員,一直想買輛車。“去年來過一次,也是南京市公車拍賣,”他説,“碰碰運氣吧!”

    這是南京市自2004年正式啟動公車改革以來的第8期涉改公車拍賣會。2004年,各地車改成為社會熱點,南京市當年10月召開首場涉改公車拍賣會,邁出公務用車貨幣化改革實質性一步。

    與省內的蘇州、無錫按級別、實職進行的“標準化”車改不同,南京市推出分層次、有差別的車貼“測算公式”。與省外的佛山、青島、威海等地從機關入手車改也不同,南京市是從涉農街道、鄉鎮起步,向城區循序漸進。

    南京因此成為全國公車改革浪潮中的焦點城市。

    10月11日的公車拍賣會,所拍車輛為雨花臺區的60輛機關用車,成交264萬元,無一流拍,雨花臺區也因此成為首個全面公車改革的城區。自此,南京市區縣一級車改正式拉開。

    一個複雜的測算公式和32%的財政節支率

    “車改辦帶我們去蘇、錫學習,參照他們的標準,每月能拿三四千元補貼。但文件下來,少了一截子。”江寧區一副鎮長回憶説。

    “少了一截子”,是考慮車改必須“降低財政支出”。

    “南京鄉鎮的財力,比不得蘇州、無錫,車改方案必須符合自身經濟發展。”南京市車改辦一位負責人戲稱為“窮地方、窮辦法”。

    這個“窮辦法”的核心,就是一個測算公式:公車交通費補貼=車輛消費基數×公務活動佔用量×(1+地理因素系數+經濟因素系數+購車因素系數)。以一輛15萬元的小車計,每月實際消耗費用為基數,把公用車活動佔比、公務範圍大小、是否個人買車、所在鎮街財力如何等等,用一個個系數“測算”下來,以此決定個人的車貼標準。每個系數設定上下限,為正負0.15。

    公車活動佔用量的考量,既照顧工作性質,也分開公私,如涉改鎮街領導幹部正職打80折,副職為65折。系數的設定,一方面將公務活動半徑量化;另一方面,是為了限制鄉鎮隨意抬高車貼標準,拉開各鄉鎮差距——跑得遠跑得多的不能少貼;集體財力不夠,個人標準高不起來。

    “經濟因素系數,就是將地方一般性預算收入系數加上財政供養人數系數。這兩個方面,在鎮及涉農街道中,是衡量一個單位財政支撐能力的重要方面,超過當地的財政支撐能力來發放公務交通補貼費,改革就失去意義了。”南京市車改辦這位負責人説,“同時,設計這個系數,也是為了起到更好的激勵作用,作為一種動態性系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適當微調。”

    套用這一測算公式,南京市各鄉鎮及涉農街道的同級別領導之間,同地區、同部門不同級別之間,公務交通補貼各不相同。根據這個“測算公式”,在面積相當於六城區總和的江寧區,出現了最少的月補貼195元、最高的2508元的“差距”,在全市,則出現了拿600元以下和1000元以上月車貼“倒三七”的人員格局。

    南京市監察局提供的材料顯示,按核發標準計算,全市鎮街正職每月平均發放補貼總額約30.5萬元,副職124萬元,享受副職待遇51萬元,中層以下財政供養人員148萬元,合計全年總費用4242萬元,與以往每年公車消耗支出(約6000萬元)相比,降低32%。此外,全年節省購置新增車輛開支1800萬元。

    “這還不包括全市92個鄉鎮及涉農街道共630輛公車拍賣所得4892萬元,以及以往公車使用中各種貓膩所造成的財政支出浪費。”南京市車改辦一負責人説。

    “單我一個人身上就省了近6萬元。”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副書記張金陵説。張金陵原先專用一輛紅旗世紀星,連駕駛員工資在內一年費用8萬多元,現在用自己買的車辦公,每月車貼2000多元,一年也就2萬多元。

    11家貨幣化選擇和一個“先賣後租”模式

    並不是所有的鄉鎮及涉農街道的車改後財政節支率都能達到30%以上的高度。財政狀況好、公車數量多的區縣,財政節支率比較高;反之,則低。

    江寧區是南京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也是經濟狀況最好的區。根據該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周廣進提供的數據:2004年江寧區193輛公車,列在賬上的公務用車費用為1849.77萬元,車改後全部補貼為1194.9萬元,減支654.87萬元。算下來,該區車改的財政節支率為35.4%。

    但是,南京市相對欠發達的區縣,其車改成效就沒那麼明顯。南京市紀委、市監察局在2005年中紀委北戴河培訓中心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的彙報材料中稱:在鎮街車改中,大多數區縣由於財政支撐力較強,原有公車數量較多,改革成效比較明顯。但少數地區(如六合區和溧水、高淳縣)的個別鎮街財政薄弱,由於原有車輛少,在改革後出現了用於交通補貼的支出與原先用於車輛費用的支出持平、甚至增長的情況。

    “節支數額確實不大。”溧水縣黨風廉政室主任周賢榮説。該縣8個鎮共有46輛公車,車改後用於交通補貼等各類費用320.2萬元,與車改前的車輛實際支出費用441.6萬元相比,下降了27.5%。

    高淳縣紀委副書記王愛軍則不置可否:“高淳9個鄉鎮,大小車輛44輛。就算一個鄉鎮100個幹部,按照測算公式算下來,財政一時承擔不了。所以,我們沒有選擇一步到位的貨幣化改革方案,而採取‘先賣後租’,即各鄉鎮先將公車拍賣,再公開招租,長期租車則通過公開競標確定,原先的駕駛員可被優先租用。”

    表面看來,高淳縣成為南京市12個涉改區縣中惟一沒有選擇貨幣化改革模式的地區,成因是縣域經濟落後,實際並非如此。

    南京車改,幾乎所有在編的鄉鎮、涉農街道幹部都享有車改補貼。用周賢榮的話來説,“車改兼顧了各方利益,車改前享受不到公車的一般幹部,也拿到了補貼。”

    財政自然吃不消了——儘管最少的月交通補貼僅幾十元。不但經濟狀況差的地區捉襟見肘,即使是富裕的江寧區,也在叫苦,“就拿我們區的團委來説,以前一輛車,一年也就六七萬。車改後,一二十人享受補貼,一年何止這個數?”

    一個購車因素系數和兩項幹部自購車優惠政策

    “那天可真壯觀!”談起去年3月15日江寧區公車拍賣景象,周廣進仍很感慨:這邊舊車出門,迤邐而去;那邊新車進門——區裏開鄉鎮幹部會議,大家開著新車,浩蕩而來。

    “舊車大都是桑塔納之類,新車多是別克、天籟、廣本。一般正職買車在25萬—30萬元一檔,副職多是15萬—20萬元一檔。”

    “我們要求所有區管鄉鎮幹部買車,還要買好車,有些公務活動必須考慮外在形象。”周廣進説,“他們自己也在暗地比較。”

    即使是經濟相對較落後的溧水,也有80%的鄉鎮及涉農街道幹部買車。“大家的確有些攀比。”周賢榮説,“運轉一段發現,經常下鄉,高檔車到農村不合適。”

    鼓勵主要領導幹部買車,是南京車改的一個特點。補貼費測算公式的3個系數之一,是購車因素。已購車的公務交通補貼為全額,未購車的則須打折。此外,一般區縣管一級的鎮街幹部購車,會有些“優惠政策”:政府協調組織團購;選擇一次性付款,可預支本人三年公務交通補貼費。江寧區還加了一條——家庭確有困難,可適當從單位借款,年底從個人獎金中扣除。

    “因為部分鎮街交通不便,從實際工作需要出發。”一份車改總結中解釋道。“這樣可以緩解用車矛盾,提高幹部深入基層的積極性。”周賢榮説,“以前,幾個人合用一輛車,‘車不在’成為不肯下鄉的藉口。現在,大家都有車,下不下基層,就看責任心和工作態度了。”

    是不是車改後,幹部們下鄉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都提高了呢?許多人肯定了這一點,但都拿不出具體的數據和事例。“這很難考核。”周賢榮説。

    相反,看到領導幹部補貼高,且有購車優惠,一些中層幹部心態微妙。在浦口區,記者聽到一位民政科長説:“去年3月,我領到每月400元車貼,等於漲400元工資。但看看與領導的2000多塊錢差那麼多,反而有點心理不平衡!”

    4道“金牌令”和一張公務交通專用IC卡

    南京市允許各區縣選擇不同車改模式,但處理公車時,大家都選擇了集中拍賣。

    2004年10月9日,南京市首場公車拍賣會,700個號牌一搶而空,成交價高出起拍價30%以上,不少車價居然比新車高20%。“直到雨花臺區級機關公車拍賣,一共八場集中拍賣,近700輛車子每次都幹乾脆脆。要是議價,會出現多少問題?”南京市政府指定公物拍賣的南京市拍賣行有限公司董事長胡修雲説。

    與公開拍賣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公示令”。

    在江寧區紀委,記者看到了以江寧車改辦名義發佈的《關於重大活動用車費用列支規定》、《關於重申鎮(街道)車改後有關工作紀律的通知》、《關於實施車改後有關問題的補充規定》等4份文件,發佈日期均為2005年4月6日。這就是被該區鎮街幹部稱為“四道招呼”的車改禁令。

    文件規定,該區公車費用為一月一結,一事一結,過期不結,備案會審。而且,這些費用都要求公示——誰用的,用多少,用在哪,經辦人等事項全部“曝光”。

    在江寧區東山街道,一名副主任支援“前線”,在一家企業挂職,企業為他配備了專人專車。按標準,這位副主任應享受每月1800多元車貼,“根據規定,我們在他兼職期間停發車貼。類似情況,街道一共有10人。”街道負責人説。

    此前,江寧區13個鎮、7個街道,涉及車改的1833人,每人的車貼標準全部進行了公示。先按測算公式定,再用公示監督,這是南京市公車改革的“規定動作”。

    但總有管不到的地方。“公車改革複雜,一些地方車改後有沒有用招待費充油費、蹭下屬單位和轄區單位便宜的案例,不敢説一個沒有。”南京市車改辦負責人説,“這也是公車改革‘單兵突進’必然遇到的問題,如果公款招待、公費考察等公務消費進一步透明化,這樣的漏洞才會少。”

    “我們準備推出公務交通專用IC卡,替代車貼現金髮放,以便對公務車貼使用適時監控。”這位負責人説。目前相當多的車貼用在了“車外”。設計中的公務交通專用IC卡,只能用於交通;其次,可以通過終端監控持卡人公務交通的方向。

    “持卡人無法拿車貼去商場、餐飲消費,也無法自行衝值或取款。”市車改辦人士謹慎地表示。目前,該卡技術可行性已通過論證,正在緊鑼密鼓開發生産中,“可能明年6月能用上”。(記者 郝洪 新華日報記者 郭桂全)

 
 
 相關鏈結
· 南京區縣機關涉改公車拍賣 雨花臺首批成交58輛
· 河北省直機關實行公務車夜間召回制防止公車私用
· 陜西規定已動用公車辦婚喪嫁娶的領導幹部須交費
· 遼寧鞍山處理一批參與公車“迎親”的直接責任人
· 重慶全面推行公務車編制證管理堅決遏制公車腐敗
· 兩會百姓話題:公車改革不等於"賣公車、發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