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河北省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十年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27日   來源:河北日報

    近6億元的資金投入,369萬人次的下鄉隊伍,991個宣傳文化示範村,7000多個農村衛生室,8000多個宣傳文化站點,11000多個農業科技進村服務站,1000多萬經過培訓的文化骨幹、醫務人員、科技骨幹……

    十年如一日,傾情為“三農”。十年來,符合農民願望、滿足農民需求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河北省廣大農村結出了纍纍碩果,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三下鄉”活動已逐步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執政為民、聯絡群眾的有效渠道,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載體。

    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下鄉”工作

    1995年初,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在全國率先提出了“文化下鄉”的工作構想,組織開展了“十下鄉十進村”活動,拉開了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序幕。十年來,河北省開展的“讀書興農”,“太行山區和壩上地區鄉鎮科技、衛生骨幹集中培訓”,“增強農村黨員自富能力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簡稱“雙強”)培訓基地創建”,“宣傳文化示範工程”等一系列活動的先後實施,使“三下鄉”活動成為“連心工程”、“實事工程”、“示範工程”、“惠民工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普遍歡迎。

    十年來,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下鄉”工作,各級黨委、政府也把“三下鄉”工作擺上了重要工作日程。1996年,河北省把“三下鄉”工作列為全省“九五”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五大工程”之一,《河北省農村小康建設規劃綱要》實施後,在小康達標驗收中實行文化指標一票否決。1997年,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省委副書記為組長、18個省直部門參加的“河北省小康文化工作協調領導小組”,每個單位明確一名班子成員和一個責任處室負責人專門負責“三下鄉”工作。同時,將“三下鄉”活動開展情況列入省委對各成員單位的年度考核,“三下鄉”工作任務沒有完成的單位及其主要領導,年度考核不能評為優秀。各市、縣也根據工作需要,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

    “三下鄉”是為農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德政工程,必須有必要的資金作保證。1997年和1998年,河北省財政拿出近900萬元,為全省每個縣都配備了一輛“三下鄉”大篷車;從1998年開始,省委每年拿出100萬元作為“三下鄉”工作的專項經費;從2000年到2004年,省財政又劃撥9500多萬元用於“宣傳文化示範工程”和“太行山革命老區宣傳文化工程”建設。開展“三下鄉”活動以來,省、市、縣(市、區)各級財政用於“三下鄉”工作的資金達1.3億元以上。同時,各職能部門在送技術、送實物的基礎上,也不斷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既“送”又“建”,二者緊密結合

    為提高“三下鄉”的實際效果,河北省根據農村實際,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送建結合、以送帶建”的工作思路。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河北省的“三下鄉”工作在農村遍地開花,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去冬今春,省委宣傳部組織了兩次“三下鄉”集中活動,38個省直單位共900余名機關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活動,共贈送資金物資、簽訂合作項目、發放貼息貸款共計1326萬元,達到了河北省開展“三下鄉”活動以來的最高水平。十年來,河北省每年都堅持組織大規模的“三下鄉”集中活動,為農村送資金、送設備、送項目、送知識、送信息,並根據農村生産需要安排下鄉項目,根據農時開展下鄉活動,贈送和優惠銷售優質種子、農藥肥料等。

    據不完全統計,十年來,河北省共組織大型集中活動500余場次,全省各級文化工作者共下鄉269.2萬人次,送圖書下鄉2613.6萬冊,送戲、送晚會下鄉22.73萬場,送電影下鄉210.1萬場;科技人員共下鄉64.46萬人次,舉辦科技大集5.24萬場,送科技資料7880.9萬份,送科技錄像帶427.54萬盤;衛生、醫療單位組織下鄉醫療隊3.6萬支,送器械、藥品價值達2149.73萬元,診治農民患者1031.53萬人次。

    在“送”的同時,河北省還重點抓了農村文化科技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在“讀書興農”活動中,各級各有關部門僅1998年就捐書120多萬冊,充實建立了藏書5000冊以上的農村圖書室151個;2000年到2004年組織實施的“宣傳文化示範工程”,建設省、市級“宣傳文化示範村”近千個;從今年開始的農村黨員“雙強”基地創建活動,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省建成“雙強”培訓基地1000個左右,覆蓋50%以上的鄉鎮。10年來,全省共建立“鄉文化站”210個;“村級文體活動室”24000多個;建成醫療衛生室20900多個。

    為了在農村建設一支不走的“三下鄉”隊伍,全省491個“宣傳文化示範村”都建立了鑼鼓隊和文藝宣傳隊,配備了專、兼職農村廣播員和圖書管理員;文化、科技、衛生等部門,採取定向培養、在職進修、義務培訓、專家講座等形式,為農村培養了一大批文化、科技、衛生骨幹,使他們成為農村不走的“三下鄉”隊伍。十年來,河北省共培訓農村文化骨幹44.22萬名;辦科技培訓班9.66萬次,培訓農民760.5萬人;辦醫務人員培訓班2.83萬次,培訓醫務人員97.29萬名。

    機制的完善,保證了“三下鄉”活動長期有效的開展

    十年來,河北省從機制建設入手,逐步把臨時性、分散性、情感性的援助幫扶,變為有組織、有制度、有保障的系統運轉,收到了良好效果。

    建立經常性工作機制。在反復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省委宣傳部制定下發了《河北省2005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實施方案》,將全年的下鄉任務落實到各個職能部門,各市委宣傳部也參照下發了自己的《實施方案》,使全省的“三下鄉”活動進一步經常化、規範化。一些部門還在“常下鄉”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河北醫科大學積極實施義診普查、對口幫扶、人才培養、愛心救助“四項工程”,在堅持每月農曆二十六下鄉義診的基礎上,每年還要組織4次20人以上的醫療普查。

    建立激勵約束機制。河北省文化廳、省農業廳等行業主管部門,結合自身職能和行業特點,把“三下鄉”與工作目標考核、專業技術考核挂起鉤來。省衛生系統出臺了《關於城市衛生技術人員晉陞衛生系列職務前到基層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定醫務人員在基層服務達不到規定天數,不能晉陞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文化、科技部門制定了《文化、科技人員下鄉獎勵辦法》,對文化科技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下鄉服務制定了規範化的考核獎勵標準。由於制度落實、措施到位,幾年來省直劇團每年下鄉演出一般不低於50場,市級劇團不低於100場,縣級劇團不低於150場。農業部門制定了下鄉服務制度,長年組織科技人員下鄉,到田間地頭、蔬菜大棚、養殖場等進行現場指導,幫助農民解決生産生活中的難題。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調動了有關人員的下鄉積極性,使“三下鄉”工作由虛變實,由“軟”指標變成了“硬”任務,做到了“三下鄉”為“常下鄉”。

    建立對口幫扶機制。河北省衛生廳制定了系統的對口幫扶規劃,省市級醫院都選擇1至2個縣鄉醫院作為對口支援單位,每兩年輪換一次;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通過對口幫扶,與基層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通過項目合作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省婦聯組織全省農業專家、技術女能手與貧困村婦女簽訂了手拉手扶貧協議。對口幫扶機制,在涉農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與農民之間架起了暢通的服務橋梁,推動了“三下鄉”活動的長期深入開展。(通訊員 劉潤倉 記者 劉成群)

 
 
 相關鏈結
· 安徽省07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正式啟動
· 14部門要求紮實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 西藏林周縣開展“三下鄉”活動
· 山東5月將開展“農村書屋”主題“三下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