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贠小蘇近日在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調研時強調,要運用科技手段,做實做好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和地下水環境監測等工作,為保護地質環境的安全穩定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贠小蘇説,在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要重點解決好以下四個問題。一是要以全國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成果為基礎,以監測技術支持為重點,以預報預警為突破口,認真研究地質災害防治如何由被動轉為主動,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地質環境安全問題。二是加強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針對性、時效性和科學性研究,提高預報預警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明確研究重點,把這項工作作為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抓得住的一項重要課題進行研究。三是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規範的研究。要結合我國廣大山丘區、城鎮和工業化、城市化建設快速發展的實際,為各行各業在地質災害高發區、易發區開展各類工程建設,提供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標準、要求和技術規範。四是著手進行減災興利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從中總結出既減災保安全,又興利促發展的防治技術思路,從而在防治地質災害、保護地質環境安全中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就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贠小蘇強調,一是要抓好國家級地下水環境監測工程立項申報的相關工作,並做好組織實施的準備。二是在認真總結以往全國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基礎上,針對健全網絡、提高監測能力、科學分析評估、加強監督管理,明確具體意見和措施。要研究地下水環境監測中長期發展目標和任務,編制年度地下水環境公報並向社會發佈。三是以控制和防治地面沉降為重點,研究過量開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總結一些地區、城市的防控經驗,提高綜合防治水平。四是開展好地下水環境與地下水質量、數量相互關係的研究。要從全國不同區域劃分研究範圍,確定地下水開採程度,提出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為實施科學管理提供指導依據。(記者 范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