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廣東八項民心工程改善百姓生活 穩步促進和諧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2日   來源:南方日報

    編者按 對於農村孩子,去年讀書免學費;對於廣大農民,通過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加大投入,解決行路難、飲水難;通過智力扶貧,幫助農村困難家庭脫貧;對於退役士兵,我省開全國先河,實施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對於低收入家庭,去年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對於農民工,待遇更好權益有了更多保障……廣東去年實施八大“民心工程”,更多百姓受惠。這些“民心工程”,推進了和諧廣東的建設。今天我們為您一一回顧——

1、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用免收

    廣東去年安排秋季學期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13.5億元,惠及1025萬農村學生,成為全國率先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的省份之一。

    民生變化

開學只交課本費就可以了

    入冬的清新縣,寒意沁人。

    “原本以為像姐姐那樣再也讀不上書了,想不到暑假的時候學校就上門告訴我們,開學時只要交課本費就可以了!”放假在家的15歲鳳霞中學學生成秀紅告訴記者,她6歲那年,在廣州謀生的父母就把她送回白灣鎮的鄉下,與兩個姐姐和1個哥哥一起生活。“小鬼當家”,幾個小孩吃飯一直“饑一頓,飽一頓”。這時,秀紅就特別渴望讀書,出人頭地。

    秀紅父母在廣州以收購廢品為生,現在一個月的收入約800元。而秀紅在鳳霞中學一個學期的學雜費、生活費就要1000元,其中雜費204元。“每到孩子要開學的時候,都覺得特別難熬,親戚的錢都被我們借光了。上年,我們還想跟阿妹(秀紅)商量,不去學校算了。”往事讓秀紅媽媽有點心酸,但她話鋒一轉,説“幸運”去年降臨她家:“省裏一個政策出來,一下子就減了200多元,負擔輕了很多。”

    幸運的,豈止秀紅一家?!去年省委、省政府為了讓農村孩子讀上書、讀好書,從2006年秋季學期起實行免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惠及1025萬農村學生,當中包括小學生695萬人,初中生331萬人,約佔全省義務教育學生的2/3,徹底改變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繳交學雜費上學的歷史,全省農民負擔每年約減輕31億元。

    民心政策

“四步走”今年邁出第四步

    “‘讓農村孩子免費接受義務教育’是廣東多年的夢想。”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介紹,為了圓這個夢,省委、省政府根據先困難家庭後一般家庭,先欠發達地區後一般地區,先農村後城市的原則,分“四步走”,讓所有農村孩子享受免費義務教育——

    第一步,早在2001年,廣東就率先對農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500元的困難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免收書本費和雜費(簡稱“兩免”)制度。從2005年起,又對已實行“兩免”的學生給予生活費補助(簡稱“一補”)。

    第二步,2005至2006學年,省財政又專門安排補助資金4.24億元,用於在廣東省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建立免費義務教育試點,129.93萬名農村孩子“提前”享受到免費義務教育。

    第三步,去年秋季學期起,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收雜費,全省1025萬名孩子享受該政策,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2/3。

    第四步,今年秋季起,在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雜費的基礎上,進一步免收書費,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

    財政投入

    2006年秋季學期,省安排2006年秋季學期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補助資金13.5億元,徹底改變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繳交學雜費上學的歷史。

    綜合2006—2007整學年計算,1025萬名農村孩子一學年免費補助資金將達33.51億元,其中省財政負擔22.80億元,市、縣(市、區)財政負擔10.71億元。

    新年利好

    按照國務院要求,廣東不僅提前一年實施農村免雜費義務教育,更進一步地實現真正免費義務教育,在全國先行一步。為此,按照“一費制”,廣東省財政在免雜費的基礎上,今年將撥11億元用於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書費補助,其中小學生每人每學年免100元,初中生每人每學年免180元。加上免雜費的資金補助,今年省財政安排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補助達25.45億元。(謝苗楓 梅志清)

2、小病不用出村 農民住院報銷

    去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每年補貼村醫1萬元”的民心政策,大幅度提高農民參加合作醫療的補助力度,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難問題,農民“小病忍、大病挨”的局面開始改變。

    民生變化

打一針拿點藥也就10塊錢

    “在這裡打一針、再拿點感冒藥,也就10塊錢,真是又方便又便宜!”儘管天氣寒冷,但坐在嶄新的村衛生站裏,惠州博羅縣龍頭村村民李伯還是一臉笑意。

    老人感慨地説,過去村裏窮,連赤腳醫生也養不起,村周邊近3000人生了病,得走15公里的泥路到鎮上求醫。要是晚上發急病,再碰上下雨天,那真是“行路難、看病更難”。

    去年初,惠州在全省率先出臺補貼村醫政策,從鎮衛生院派來醫生,每月給600元補貼,這樣醫生收入有保障,可以安心“落戶”。李伯高興地説,現在鄉親們“小病不出村”,老人、小孩深夜發高燒,一個電話醫生就背上藥箱上門來。大家都誇這個政策實在、貼心。

    去年,全省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得到有效緩解:除了全省啟動實施“每村一個衛生站、一名醫生”建設計劃,可以在家門口看小病外,超六成農民兄弟每年交10元以上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看病還可跟城裏人一樣“報銷”。據統計,2006年全省474萬人次受益於“新農合”,補償金額15.8億元,其中住院補償110萬人次,報銷金額15.4億元,有效減輕農民看病負擔。

    農民看病有實惠,城市居民也感受到可喜變化:從去年10月起,省直大醫院執行新醫療服務價格,“大檢查”收費“大跳水”,百姓到醫院做B超檢查可以少花20多元、CT平掃可省300多元。另外,闌尾、順産等常見手術費用實行“打包”,防止醫院搞分解收費,在紗布、棉簽等耗材費上另設名目“宰人”。

    這種優惠從今年元旦起陸續推廣到全省各市,各地醫療費總體降低2.5%,全省一年看病花費可省近3億元。另外,省裏大力扶持社區醫院發展,也讓越來越多的居民可以在家門口看感冒、做理療,不用再擠大醫院,收費還便宜了。

    民心政策

農村衛生網底補上

    “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省政協副主席、衛生廳廳長姚志彬感慨地説,他上任以來跑了全省各地100多家鄉鎮衛生院,對農村基層衛生人才流失、設備破舊、“網底”破漏的現狀,確實深感憂慮。

    “要首先把農村衛生網底補上!”姚志彬介紹説,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的倡議下,去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啟動實施“每村一個衛生站、一名醫生”建設計劃,從去年7月起,省財政對14個欠發達地級市和恩平市共1.6萬多個行政村的衛生站每年補助1萬元,為實現村民“小病不出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農民有了地方看病,還得有錢看病。去年廣東把省對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14個欠發達地級市和臺山、恩平市的補助標準從人均10元提高到25元,全省籌資標準人均達到50元,補償封頂線提高到6000元,全省全面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縣、鎮覆蓋面達到100%。農民參合率達到61.5%,有超3000萬人參加。

    城市要緩解看病難,就必須搞好社區基本醫療。去年,廣東出臺多項利好政策,大力扶持社區醫院發展,包括各級政府將建立穩定投入機制、加強培養全科醫生、退休專家下社區、社區基本醫療項目納入醫保、試點零差率銷售藥品、與大中型醫院實行“雙向轉診”等。

    財政投入

    去年,就補貼村醫這一項政策,省財政每年就得掏出1.6億元的真金白銀。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不算各地財政人均20元以上配套資金,僅省財政就安排了5.8億元,確是高度重視、大力支持。

    新年利好

    為系統解決農民“看病難”,今年省對衛生事業的投入力度可謂空前。省財政安排約11億元補助資金,對14個欠發達地級市和臺山、恩平市農村合作醫療補助從人均25元提高到35元,全省人均籌資標準達到60元以上,參合率達到80%,住院補償封頂線提高到1萬元以上。

    繼續實施“每村一個衛生站、一名醫生”建設計劃。對全省鄉鎮衛生院按公益性醫療衛生事業單位進行改革和建設,省財政按核定編制每人1.2萬元標準,補助14個欠發達地級市和恩平市鄉鎮衛生院業務用房建設、設備裝備進行補助,珠三角發達地區按省補助標準安排資金。(陳楓 段功偉)

3、“雙特困”有房住 “全倒戶”搬新家

    根據最新數據,全省6.6萬多戶“全倒戶”今年元旦前基本上都搬進了新居。到2006年底,廣東全面解決了全省1.8萬多戶城鎮“雙特困戶”的住房問題。

    民生變化

以後下雨颳風不用愁

    在滿目瘡夷的土地上,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

    “這個月我們天天都是良辰吉日,日日都有全倒戶喬遷新居。”清遠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的一句話淋漓盡致地把受災群眾內心希望與喜悅自然地表露了出來。

    “久經風雨精神煥,遍沐黨恩氣象新”,“政施時雨全民喜,黨布春風一派新”。在廉江市營仔鎮,每個全倒戶建起的新居大門兩旁都貼上了嶄新醒目的對聯,對黨和政府的感激之情躍然紙上。

    還有一個鏡頭令人感動:恩平市大槐鎮良洞村70歲的老人譚國珍現在已經搬進了新家,鎮政府還送來了嶄新的桌子和凳子!現在,他幾乎天天和兩個女兒坐在明亮的房子裏吃飯、看電視,臉上不時露出開心的笑容:“以後下雨颳風都不用發愁了!”

    根據最新數據,全省6.6萬多戶“全倒戶”今年元旦前基本上都搬進了新居。到2006年底,廣東全面解決了全省1.8萬多戶城鎮“雙特困戶”的住房問題。

    民心政策

一把手親抓資金政策傾斜

    全省各級政府在做好災害救濟工作的同時,把重建家園列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市把重建家園作為“一把手”工程,在資金投放、政策優惠、建材供應、選址施工、設施配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災後重建進展順利。

    財政投入

    省財政對14個欠發達地級市和恩平市因災“全倒戶”每戶補助5000元,各市縣也給予補助。全省共安排資金近17億元,並與安居工程建設專項資金捆綁使用。

    新年利好

    廣東力爭設立省減災委員會和省減災中心,完善救災物資儲備系統,確保災民災後24小時內得到基本生活救助;將制訂《廣東省災害應急救助工作規程》、《廣東省重建家園工作規劃》,進一步規範自然災害救助和重建家園工作的運行機制;積極協調,爭取省級救災預算資金達到1億元。(胡鍵)

4、九成退役士兵免費職業培訓

    去年,廣東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在全國走出了突破性的一步,2006年冬季的退役士兵將參加職業技能免費培訓。目前已有近九成的退役士兵進行了報名。

    民生變化

學了技能又落實了工作

    上個月,廣州市白雲區冬季退役士兵們剛剛報名參加職業技能免費培訓。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沒隔幾天,他們又收到了一個好消息:2月5日,白雲區將為參加培訓的退役士兵進行定向招聘活動,原本需要兩三年後進行的找工大事,變成了開學前就可完成,職業培訓有了定向培訓的意味,學了技能又落實了工作。

    採訪中,已經報名的退役士兵們對我省這一政策大加稱讚,恩平退役士兵羅思雲告訴記者:“這項政策太及時了,如今有了進修的平臺。”與羅思雲有著相同想法的士兵還有很多,當他們了解到全省有2.5萬個學位在等待他們時,退役士兵們的興致被調動了起來。詢問、選擇、報名、等待開學,退役的士兵正在有條不紊地安排自己未來兩年的進修生涯。

    目前,全省共有近2萬名2006年冬季退役士兵報名參加免費培訓,佔退役士兵回鄉報到總數的86%。

    民心政策

培訓一人就業一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政策確定:今年3月,省委常委會議作出決定,從2006年底開始全省不分城鄉實施退役士兵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省財政對14個經濟欠發達市及恩平市的城鎮退役士兵一次性安置補助金支出,繼續按原有規定給予補助。另外,省財政除承擔培訓期間的學雜費、住宿費、實習試驗費和技能鑒定費外,還給予適當的生活補助和獎勵。

    讓“最可愛的人”成為“最有用的人”,廣東免費培訓退伍兵可謂開全國先河。本次招生計劃,全部為重點技工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據統計,全省共有92所學校、131個專業、25150個學位。總體上看,這些學位的提供基本能滿足今年冬季退役士兵參加培訓的需要。參加培訓的退役士兵將被優先推薦就業,由退役士兵自主選擇合適崗位就業,有關部門收集和提供用工信息,力爭培訓一人,就業一人。

    財政投入

    省委、省政府作出最新決定,將補助標準提高到不低於每人每年7000元。這樣,退役士兵參加兩年培訓將至少獲得1.4萬元的補助;對考入高等職業院校的,按以上標準安排3年。另外,自願報名參加免費培訓的城鎮退役士兵,在此基礎上仍按原有規定繼續領取自謀職業一次性安置補助金。據初步測算,省財政今年將提供培訓資金1.45億元。

    新年利好

    據了解,今年底明年初將繼續執行該項政策,讓更多的退役士兵得到實惠。因此,有關部門表示,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2007年冬季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的宣傳發動、報名等工作。今年廣東將安排退役士兵免費培訓及一次性安置補助資金2億元。(徐林 劉志偉)

5、基本解決農村180萬人飲水難

    去年,廣東全省基本解決了農村“飲水難”問題,並大力解決“行路難”問題,完成鎮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7000多公里,鄉鎮和行政村通達率達100%。

    民生變化

通水到戶好比多了一個勞力

    在乾旱的雷州半島,遂溪縣如今大多數農民都用上了自來水。城月鎮田頭村村民陳建明高興地説:“以前要到2里路外的地方去挑水,每家就要安排一個人,現在通水到戶,好比每家多了一個勞力。”

    在偏僻的潮安縣鳳凰鎮鳳湖村,“公路修通了,我們的茶葉這些山貨能及時賣出去,賣個好價錢。”這是村民們對“路通財通”、脫貧奔康建設新農村的最實在闡釋。

    這些喜人的畫面,都是去年廣東大力解決農民“行路難”、“飲水難”取得實效的生動縮影。去年,全省基本解決了農村180萬人飲水難問題,並著手解決部分農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另外,完成鎮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7000多公里,鄉鎮和行政村通達率達100%。

    民心政策

建立鎮通行政村公路建設計劃項目庫

    去年,全省農村基本解決“飲水難”任務順利完成。全省工程規劃總受益人295萬人,實際總受益人數253.3萬人,規劃解決的180萬人飲水困難人數實際解決179.7萬人。飲水難基本解決了,下一步是要提高飲水安全。目前水利廳等部門已經制定完善了我省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方案。

    在解決“行路難”方面,我省從2005年起對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公路路面硬化從原來每公里補助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對珠三角地區從原來的沒有補助,改為對其中革命老區農村公路路面硬化每公里補助5萬元。去年省建立了鎮通行政村公路建設計劃項目庫,制訂了全省農村公路建設7347.7公里的任務。

    財政投入

    去年僅鎮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這一項,全省就投入27億元,其中省投入10億元。解決“飲水難”,全省規劃工程下達投資達7.06億元。

    新年利好

    進一步解決農民行路難和飲水安全問題。全省計劃完成鎮到村公路路面硬底化改造7000公里。省財政安排1.36億元,重點解決涉及近200萬人的飲用水氟、砷超標和苦鹹水問題,啟動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工作。(陳楓)

6、重拳為百萬農民工討薪10億

    廣東是中國第一農民工大省,據省勞動廳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介紹,據最新統計,廣東跨縣(區)流動就業人員已達2480多萬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萬人,其中來自外省的達1800萬人,本省680萬人。

    兩千多萬離開家鄉前來打工的農民工始終牽動著廣東的神經,他們的欠薪追回來了嗎?就業環境改善了嗎?生活質量能否不斷提升……在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征程中,農民工的問題一直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心所在。

    上個月,國務院農民工工作督察組到廣東督察農民工工作,督察組組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跑了一圈後坦承:近年來廣東農民工待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民生變化

老闆玩“人間蒸發”也沒用

    往年年關近工錢無著落,今年卻一下子追回了被拖五年的工錢。就在1月的最後一天,在深圳市打工的裝修工人黃文華,終於討回了應屬於他的4630元。

    據黃文華反映,從2001年起,包工頭陳某每年都要扣下他們部分工錢。去年年底,陳某在給96位打工者寫下欠條後突然“人間蒸發”,累計拖欠款項共84萬餘元。為此,工人們在1月向福田區勞動部門提出勞動仲裁,要求陳某所在的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支付這84萬餘元。

    “我們把握也不大,但年關臨近,真的等不起,就大著膽子去找勞動局”,黃文華説,“想不到一個報告打去不久,福田區勞動仲裁部門就有了反饋。”福田區勞動仲裁部門裁決,公司要先支付部分工錢40萬元,讓工人先回家過年。其餘款項要繼續遵循法律程序解決,多還少補。同時公安部門也將介入此事,儘快將逃匿的包工頭陳某緝拿歸案。

    據了解,去年,廣東為115.6萬名勞動者追回工資10.84億元,力度非常大。“黃文華們”之所以能較順利追回欠薪,廣東勞動部門“欠薪逃匿查處機制”這一創新之舉起了關鍵作用,深圳就于去年緝拿了七個欠薪逃匿的老闆並公開審理,起到了非常好的震懾作用。

    民心政策

權益維護和就業服務兩手抓

    維護權益

    創新欠薪逃匿查處機制。對於農民工最為關心的欠薪問題,廣東在2006年重拳出擊,在全國首創行政司法聯動打擊欠薪逃匿工作機制和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佈制度,大力整治拖欠工資違法行為。去年一年,全省累計向社會公佈嚴重違法企業95戶,向公安部門移交欠薪逃匿案件231宗,起到很好的教育、警示和震懾作用,因拖欠工資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同比減少8.98%,欠薪逃匿案件同比減少10.42%。

    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據這位負責人透露,去年我省還大幅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全省平均增長17.8%,是歷年來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深圳市最低工資標準達到810元/月。據去年8月份國家統計局廣東農調隊對15個市、1500多名農民工的抽樣調查,我省農民工月均工資已達1291.78元。

    工傷、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均突破千萬。在對農民工的管理和服務方面,廣東還有一個大亮點就是以擴大農民工工傷、醫療保險覆蓋面為重點,推動農民工社會保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現在,廣東各險種人數均領先全國各省,其中參加醫療、工傷保險人數接近全國農民工參保總數的一半,均突破千萬。

    就業服務

    一年培訓農民工60萬人。本省農村富餘勞動力要跳出山區,需要技能。外省農民工要想保住産業升級換代後的崗位,需要提升。為此,廣東實施了“廣東省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和“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計劃”,目前已免費培訓本省農村勞動力33萬人,培訓在崗農民工近60萬人,還開展“春風行動”,舉辦了930多場“零收費”招聘會,成功幫助80多萬農民工順利就業。

    不論廣東人還是外省人全部憑證就業。作為中國第一農民工大省,廣東去年在構建平等就業環境方面可圈可點,不分城鎮農村,不分省內省外,平等競爭。現在廣東已實行省內外勞動者統一的《廣東省就業失業手冊》就業憑證管理制度,憑證就可進行勞動合同備案、享受就業扶持政策等。同時,實施“勞動合同制度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全省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佔就業登記總量比例)達到76.8%。

    財政投入

    中央、省財政共安排近3億元,用於“廣東省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和“農民工技能提升培訓計劃”。

    省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建立遠程見工系統,建立泛珠三角區域和省內珠三角與欠發達地區對口勞務幫扶機制。

    新年利好

    研究建立欠薪企業工資保證金制度。據省勞動廳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介紹,2007年廣東將著力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和工資偏低問題,切實保障農民工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出臺《廣東省建築施工企業工資支付保證金管理辦法》,研究建立有欠薪行為的企業的工資保證金制度。

    嚴格執行新頒布的最低工資標準。廣東還將研究調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企業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嚴格執行新頒布的最低工資標準。

    推行建築工人“平安卡”管理制度。今年廣東還將在著力解決職業安全、醫療衛生和工傷、醫療保險問題方面下大力氣,推行建築工人“平安卡”管理制度等。(梅志清 謝苗楓)

7、48萬農村青年學好技術燃希望

    有一技之長就可以走遍天下。在廣東農村地區,參加“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已成為了農村青年的新潮流。寒門學子靠自己力量創造了新生活,不僅在社會上找到了滿意的工作,減輕了家庭負擔,還過上了更豐富充實的生活。

    民生變化

不花一分學費走進技校

    清新縣浸潭鎮漁山村貧困山區裏的歐國平,初中畢業時年老的奶奶體弱多病,媽媽患病動手術,爸爸又不慎跌傷,年幼的妹妹需要照顧……家庭生活陷入困境。2002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加快山區發展的決定》,決定“從2002年至2007年,省財政共安排2.1億元,用於每年資助貧困家庭子女接受二至三年的技校教育”,每人每年提供3500元的學雜費。有了“智力扶貧”工程,歐國平不花一分學費走進了清遠市高級技工學校,重燃了希望之燈。

    截至今年初,廣東共培訓農村勞動力48萬人,全省新增轉移就業農村勞動力86萬人。資助1.2萬名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就讀技工學校。

    民心政策

5年時間培訓270萬農村青年

    去年,廣東省勞動保障廳發佈了《廣東省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實施方案》。

    《方案》指出,2005年到2010年,廣東要組織270萬名農村青年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向非農産業轉移本省農村富餘勞動力480萬人以上,使我省非農産業就業比重由目前的64%提高到72%。具體分兩個階段:2005年-2007年,每年轉移本省農村富餘勞動力80萬人,組織33.5萬人以上的農村青年參加轉移就業前職業技能培訓,其中免費培訓不少於18萬人,3年共培訓農村青年100萬人以上;2008年-2010年,每年轉移本省農村富餘勞動力80萬人,組織55萬人以上的農村青年參加轉移就業前職業技能培訓,其中免費培訓不少於30萬人。

    財政投入

    廣東省安排近2億元,實施百萬農村青年技能培訓工程和智力扶貧工程。全省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就業援助制度,共幫助32.5萬農村貧困戶、城鎮零就業家庭和“4050”人員等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新年利好

    廣東“智力扶貧”今年將再次擴大規模,從去年的1萬名增加到1.2萬名,其中對受災的韶關、河源地區重點傾斜,名額將擴大到5000名。

    同時,珠三角各地級以上市也將每年招收本地和對口扶貧地區的貧困生免費入讀技校,幫助他們掌握技能、順利就業、實現脫貧。此外廣東將進一步動員財政、學校、社會三方力量,建立和完善技工學校“獎、勤、助、補、減、貸”的智力扶貧“幫扶”機制,為貧困生解除後顧之憂。(胡鍵)

8、發放10億低保金172萬人吃飽穿暖

    去年,廣東各級財政安排最低生活保障補助資金近10億元,使全省172萬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同時,我省的低保標準也有了提高,城鎮每月提高20—30元,農村每月提高10—55元。廣東的低保水平逐步位居全國前列。

    民生變化

低保標準提高到每月170元

    廣州從化農村低保戶李先生一家三口的人均月收入是95元,按照廣州去年130元每月的低保標準,一家人享受的低保補差是105元。“這100多塊能讓家裏人夠吃夠穿,當然,一家幾口幾百塊肯定有點緊張。”

    今年年初,按照廣東省裏和廣州市的有關政策和要求,低保標準得以提高。得知消息的李先生一家非常高興,他告訴記者:按照新標準170元每月計算,一家三口每月領取補差為225元,比原來多出120元。而另一位低收入者陳先生則告訴記者,他家月人均收入140元左右,如今新標準提高到170元/月,他家正式納入到低保戶,人均每月可以領取30元的補差。

    廣東共有170多萬低保戶,目前廣東已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隨著低保政策範圍的進一步擴大,將有越來越多的低收入家庭享受到政府的實惠。

    民心政策

低保對象免費培訓推薦就業

    去年,廣東健全完善了城鄉社會救助體系,鞏固了低保工作成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2006年,全省納入低保救濟的有172.73萬人。為了給低保戶提供更多的實惠,將低保金用到確有需要的家庭身上,我省積極推行分類管理和分類施保,對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免費優先培訓,優先推薦就業;對再就業者,繼續給予一年的低保救濟。另外,省民政廳與6家金融機構聯合下發了《關於免收低保金髮放手續費的通知》,年節省資金近千萬元。

    五保方面,廣東符合條件的26.8萬名五保對象生活全部得到了基本保障,其中25.9萬名五保對象納入了五保供養,比2005年底增加了23823人,人均年供養標準1600元。第一批“千間敬老福星工程”321間敬老院的改擴建工作順利完成,從根本上改善了供養環境,提高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第二批200間敬老院改擴建工作已開始實施,爭取今年上半年全部完工。

    財政投入

    低保戶數字如此龐大,低保資金自然也水漲船高。去年,廣東共發放低保資金9.37億元。共支出8017.2萬元,為92.9萬人(次)提供醫療救助。資助106.87萬名低保、五保對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資助14.45萬名低保對象購買醫療保險。

    新年利好

    新的一年有新的變化,從數字上説,今年省一級將安排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補助資金近3億元。同時,適當提高低保補助標準,確保符合保障條件的城鄉居民應保盡保。適當提高補助標準,意味著現有低保戶領到的錢多了,也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能夠享受政府低保救濟政策。

    對於農村低收入家庭來説,一個更大的利好正在推進。根據省的要求,今年要將農村人均年收入低於1200元的困難家庭全部納入低保。而廣州市目前已經出臺了具體的提高辦法。調整後農村低保標準平均水平將由目前的180元每月提高到約200元每月,標準的提高將新增近兩萬農村人口進入低保。1月1日起提高標準所産生的補差預計3月前補發到個人賬戶。(徐林 劉志偉 文燕媚)  

 
 
 相關鏈結
· 謝強華:“和諧廣東”離不開和諧勞動關係
· 廣東將著力做好"六個抓"推進泛珠合作再上新臺階
· 廣東2006年為115萬多名勞動者追回欠薪10.84億元
· 廣東專利申請量自1995年以來連續12年居全國第一
· 廣東交通廳構建陽光工程 一把手不直接管人財物
· 廣東2月1日將推"農民工銀行卡" 返鄉取錢有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