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稅務總局:去年全國稅收增幅高於GDP增幅有五原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16日   來源:稅務總局網站

    2006年,全國稅收收入(不包括關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未扣減出口退稅)繼續穩定較快增長,共入庫37636億元,比上年增長21.9%,增收6770億元。宏觀稅負穩步提高,2006年稅收佔GDP的比重為18%,比2005年提高1.1個百分點。稅收結構進一步優化,所得稅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東、中、西部稅收全面增長,西部地區收入增速分別快於東部和中部2.1和2.3個百分點。2006年共辦理出口退稅4285億元,增長27.1%,增加913億元。稅務部門還組織徵收耕地佔用稅、契稅、社會保險費、教育費附加和文化事業建設費等其它收入4208億元,增長25.3%。

    一、2006年稅收增長情況分析

    (一)稅收來源於經濟,稅收收入較快增長是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直接體現。2006年,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與稅收相關性較大的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較快,為稅收收入的較快增長奠定了基礎,國內增值稅等主要稅種增長與對應經濟稅源增長基本相適應。

    1.國內增值稅隨著工、商業增加值較快增長。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增長(可比價)16.6%,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漲2.9個百分點,全口徑工業增加值現價增長約1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7%。相應地2006年國內增值稅完成12895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增收2196億元,其中,工業增值稅增長20.7%,商業增值稅增長19.6%。工、商業增值稅均快於工、商業增加值增長。

    從工業主要行業看,稅收增長與相關經濟指標增長走勢基本一致。電子、糖、原油、有色、電力、紡織、機械、電器等産業在生産快速增長及價格上漲的拉動下,增加值增長較大,相應增值稅增幅較高。2006年,電子信息産業實現增加值增長(可比價)21.1%,主要産品光通信設備、大規模集成電路、微電子計算機和移動通信手機産量增幅在33%-54%之間,出口增長30%,相應地電信設備行業增值稅完成480億元,增長54.6%,列各行業增值稅漲幅之首;有色金屬産品由於國內外市場需求保持旺盛,産銷和價格增長較快,完成增加值增長23%,十種有色金屬價格漲幅在25%至1倍之間,帶動有色金屬行業增值稅增長49.5%;國內原油和國際原油價格總體仍保持高位,全行業銷售收入增長約28%,相應地原油增值稅完成705億元,增長35.5%;全國發電量增長13.7%,加上電價上調因素,帶動電力行業增值稅完成1334億元,增長22.5%;紡織業和機械設備行業完成增加值分別增長14.6%和21.1%,增值稅也增勢較好,增幅分別為25.5%和32.7%。受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化工和成品油行業增值稅收入僅增長9.1%和下降6.8%。

    2.捲煙、汽車産銷形勢好帶動國內消費稅增長。2006年,國內消費稅完成18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增收251億元。其中,捲煙生産增長,庫存下降,銷售産值增長13.7%,2006年捲煙消費稅完成1134億元,增長14.3%;汽車産量增長26.1%,其中轎車産量增長40.3%,帶動2006年汽車摩托車消費稅完成279億元,增長41.6%,汽、柴油産量分別增長3.7%和5.5%,其消費稅分別下降0.1%和增長2.8%。捲煙、汽車摩托車和成品油消費稅合計增收255億元。

    3.建築安裝、房地産和金融業推動營業稅快速增長。2006年,營業稅收入完成5129億元,增長21.2%,增收897億元。與固定資産投資相關的建築安裝和房地産業保持良好增勢,2006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4%,其中房地産投資增長21.8%,相應地,建築業和房地産業營業稅分別增長20.7%和28.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月末餘額增長15.1%,加上貸款利率提高因素,金融保險業營業稅增長26.8%。三個行業共增收631億元,佔營業稅總增收額的70%。2006年通信業務收入完成7050億元,增長10.6%,相應地電信營業稅完成195億元,增長14.7%。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和服務業營業稅也穩定增長,增幅在15%左右。

    4.企業所得稅隨企業利潤增長保持良好增勢。2006年,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共完成7081億元,增長28.5%,增收1570億元。儘管出臺了徵收石油特別收益金和內資企業計稅工資調整等減收政策,所得稅收入仍增長較快,一是由於企業利潤增勢較好,200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31%,增幅同比提高8.4個百分點,相應2006年預繳企業所得稅增長29.4%;二是匯算清繳2005年企業所得稅1497億元,增長26.5%,其中,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重組,資産質量和財務狀況明顯改善,企業利潤增長較快,所得稅增加近300億元。

    5.個人收入較快增長帶動個人所得稅增長。2006年,個人所得稅完成2452億元,增長17.1%,增收358億元。其中,受居民儲蓄存款月末餘額較快增長和調高存款利率及結息辦法改變的影響,儲蓄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大幅度增長,完成459億元,增長28.7%,增收102億元;儘管受提高工資薪金所得費用扣除標準政策的影響,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仍完成1264億元,增收117億元,增長10.2%。

    6.海關代徵進口稅收與一般貿易進口增長基本協調。2006年,一般貿易進口商品總值增長19.1%,海關代徵進口稅收完成4967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增收747億元,兩者保持基本協調增長的態勢。

    (二)加強稅收徵管有力地促進了稅收收入的增長。2006年,全國稅務系統堅持依法治稅,大力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強化稅源管理,加強稅種管理,加大稅務稽查力度,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大力清繳欠稅,嚴格控制新欠發生,稅收徵收率不斷提高,宏觀稅負繼續穩步上升,各級稅務機關採取的一系列加強稅收管理的措施收到實效。

    第一,不斷改進和完善稅源管理。2006年,各級稅務機關加強稅收經濟分析,以稅收彈性和稅負分析為突破口,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稅種、行業、地區、納稅人的稅收與經濟的對比分析,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問題,提高徵管的質量和效率。探索建立稅收經濟分析、企業納稅評估、稅源監控和稅務稽查的互動機制,取得明顯成效。2006年通過開展稅收分析和評估檢查增加收入200億元以上。切實加強戶籍管理。充分運用經濟普查、工商登記等數據資料,強化對納稅人戶籍信息的動態管理。結合換發稅務登記證件工作,全面清理漏徵漏管戶,共增加納稅戶約65萬戶,查補稅款約8億元。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制定工作規範,狠抓責任落實,充分發揮其在稅源管理中的作用。加強納稅評估,完善評估指標體系,規範評估結果的處理,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的遵從度,促進納稅人如實申報納稅。

    第二,切實加強各稅種管理。落實增值稅申報納稅“一窗式”管理操作規程,規範增值稅網上申報管理,強化票表比對。推行增值稅防偽稅控“一機多票”系統,將增值稅普通發票納入防偽稅控系統管理。完善對“四小票”和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的清單管理,繼續採取加強商貿企業增值稅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使國內增值稅收入大大高於工商業增加值增長。加強貨物運輸業營業稅管理,強化申報納稅審核和信息比對,有效地堵塞了增值稅、營業稅和所得稅的徵管漏洞。深化企業所得稅管理,完善管理辦法,堵塞管理漏洞,實行新的納稅申報表,改進匯算清繳工作,規範稅前扣除標準,改進匯總納稅管理辦法,在2005年企業利潤增幅低於2004年增幅的情況下,2006年匯算清繳收入比2005年增長26.5%。加強個人所得稅徵管,建立高收入者納稅檔案,強化企業、機關事業單位代扣代繳,推進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管理工作,儘管2006年出臺了提高工資薪金等3項所得費用扣除標準政策,但2006年適用25%以上高稅率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增長40%以上,8個非調整項目增幅也高達30%。實施房地産稅收“一體化”管理,加強房地産交易環節各稅種徵管和房地産開發企業稅收管理,堅持“先稅後證”,採取多種形式的“一窗式”徵收,2006年與房地産相關的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土地使用稅和房産稅分別增長28.5%、65.2%、28.8%和18.2%。繼續加強車輛稅收“一條龍”管理,提高了相關稅種的徵管水平,2006年車輛購置稅和車船使用稅分別增長23.3%和28.5%。強化國際稅收管理和涉外企業稅收徵管,加大非居民稅收徵管和反避稅工作力度。

    第三,大力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加大涉稅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各級稅務機關按照國務院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部署,以深入開展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為目標,以查處涉稅違法案件和組織稅收專項檢查為重點,加大對涉稅違法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對房地産業及建築安裝業、服務娛樂業、郵電通信業、金融保險業、煤炭生産及運銷企業、廢舊物資回收經營企業及用廢企業和高收入行業(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個人所得稅等進行稅收專項檢查,選擇一些重點地區和徵管薄弱領域進行稅收專項整治,在優化稅收秩序、創造良好稅收法治環境方面取得明顯成效,2006年各級稅務機關查補稅款收入376億元。

    第四,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加強稅收徵管中的作用。2006年,各級稅務部門積極整合各項信息資源,進一步強化和拓展數據分析應用,依託信息化開展納稅評估工作,提高各稅種稅源管理水平。北京、內蒙、湖北等國稅部門通過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構建數據處理分析體系,提供支持各稅種管理部門的數據分析應用平臺,為查找徵管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加強稅收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有效幫助。

    第五,大力清繳欠稅,嚴格控制新欠。各級稅務部門積極推進稅庫銀橫向聯網電子繳稅,及時掌握納稅人欠稅情況,加強催報催繳,並到欠稅戶實地了解情況,實施動態管理。嚴格執行稅收徵管法有關欠稅管理的規定和措施。建立完善欠稅管理制度,制定欠稅管理崗位責任並落實到位。加強與銀行、工商、公安、法院等部門配合,形成清欠合力,欠稅得到較好遏制。2006年新發生欠稅佔當年收入的比重為0.6%,比2005年下降0.1個百分點。

    總體看,2006年稅收收入增長較快,是我國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反映。各級黨委政府、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和配合稅收工作,廣大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意識不斷增強,稅收遵從度不斷提高,為稅收收入增長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全國稅務部門堅持依法治稅,大力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徵管的質量和效率,保證了稅收收入平穩較快增長。

    二、稅收增幅高於GDP增幅的原因

    2006年稅收收入增長21.9%,大大高於GDP增長10.7%的增幅,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價格因素和統計口徑差異的影響。稅收是按照現價計算徵收的,稅收增長率是按現價計算的,而統計局公佈的GDP增長率是按照不變價核算的。2006年國內生産總值完成20.94萬億元,同比增長10.7%,但按現價計算,增長14.4%,與稅收增幅的差距縮小3.7個百分點。此外,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佔全國稅收70%的東部地區GDP的增幅高於全國增幅,稅收增長依賴於各地經濟發展,如果考慮地區因素,全國稅收增幅與GDP增幅差距進一步縮小了。

    (二)稅收結構與GDP結構之間有差異。GDP由一、二、三次産業增加值組成,2006年三次産業的現價增長率分別為7.1%、17.2%和13.3%。全國稅收收入是由十幾個稅種組成的,不同稅種有不同稅源,分析稅收增長以及高於GDP增長的原因,必須作稅收結構分析。第一産業提供的稅收很少,稅收主要來源於工商業增加值、三産的營業收入、進出口及企業利潤,而這些指標的增長都大大高於總的GDP增幅,由此帶動增值稅等相關稅種收入增長也高於GDP增長。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現價增長20.3%,其中原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大幅上漲,現價增加值增長更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31%,進出口貿易增長23.8%,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4%等,相應地國內增值稅增長20.5%,其中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增值稅增幅在35%以上,企業所得稅增長28.5%,營業稅增長21.2%,進口環節稅收增長17.7%,這些都是主體稅種,帶動了全部稅收收入增長21.9%,稅收增長與其相關的經濟稅源增長基本上相協調,但與GDP增長相比就高了許多。

    (三)外貿進出口對GDP增長與稅收增長的作用不同。GDP核算的是進出口凈額,一般貿易進口對核算GDP是減項,但是體現在稅收上是加項,進口貿易增加了,進口稅收就增長。而出口退稅不從稅收收入中扣除,作衝減財政收入處理。因外貿進口和進口環節稅收對GDP和稅收的相反影響,使總體稅收增長會高於GDP增長。2006年,進口總額增長19.1%,海關代徵進口環節稅收增長17.7%,拉動稅收增長近2.4個百分點,這也是稅收收入增幅高於GDP增幅的一個原因。

    (四)加強稅收徵管因素的影響。全國稅務系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工作宗旨,積極探索稅收徵管工作的規律,堅持“依法徵稅、應收盡收、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的組織收入原則,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提高稅收徵管的質量和效率,既保證了原有稅收收入的正常增長,又通過堵塞徵管漏洞減少稅收流失,同時積極清理和預防欠稅等,使稅收徵收率進一步提高,促進稅收較快增長。因此加強稅收徵管,不斷提高徵收率,是稅收收入增長快於GDP增長的重要原因。

    (五)累進稅率制度對稅收增長具有一定促進作用。為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調節分配的作用,我國一些稅種的稅率設置為累進稅率。如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薪金所得實行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個體工商戶生産經營所得和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實行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土地增值稅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由於企業效益、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房地産價格上漲,適用稅率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這些稅收相對於經濟稅源更快地增長。

 
 
 相關鏈結
· 稅務總局:2007年稅務系統反腐倡廉確定四個重點
· 稅務總局:今年稅務系統反腐倡廉"鎖定"四個重點
· 稅務總局就《個體工商戶建賬管理暫行辦法》答問
· 稅務總局將對房地産等10行業進行稅收專項檢查
· 稅務總局局長就稅收工作答記者問
· 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就稅收工作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