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林業能源建設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2日   來源:林業局網站

    一、潛力巨大的林業能源

    林業能源是人類最持久和潛力巨大的生物質能,自從先民發明鑽木取火,以薪材為生産生活能源,已經歷5萬年,至今在發展中國家廣大農村中,薪材仍是主要生活能源。

    當今世界面臨礦物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兩大挑戰,許多國家為維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正在大力開發可再生、少污染的新能源,以替代礦物能源。

    中國是經濟發展快速而能源資源緊缺的大國。據社科院調查,按已探明儲量和開採能力測算,全國煤炭、石油、天然氣的可採年限,分別只有80年、15年和30年。石油進口依存度已達42%,對國家能源安全十分不利。同時,我國能源消費以燃煤為主,是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目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釋放量,已居世界第一、二位。種種情況表明,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制約。

    胡錦濤同志指出,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應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根本措施。國家“十一五”規劃,已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戰略的重要內容,並強調“加快發展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並儲存于生物質中的能量。據專家研究,地球上每年由此固定的生物質能,相當於世界總能耗的10倍以上,其中約有2/3存在於佔陸地面積27%的森林之中,所以林業能源是主要的生物質能。目前薪材是繼石油、煤炭和天然氣之後的世界第四大能源。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調查,2005年全世界薪材消耗量達15.5億立方米,佔木材總消耗量31億立方米的1/2。

    我國現有森林面積1.7億公頃,居世界第五位,尚有5400萬公頃宜林地和大面積的礦山、油田復墾地等邊際性土地,可供發展林業。經過加強對現有林的培育和合理利用,並積極發展能源林和林業能源産業,對緩解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將可發揮重要作用。

    二、培育薪炭林是缺柴地區的迫切需求

    薪炭林是我國傳統的能源林,全國約有65%人口依靠薪炭林供應生活能源。由於不少地區人多林少,約有8000萬農戶薪柴短缺,制約著生活改善和生産發展,並導致濫伐林木和亂挖草根,破壞生態環境。因此,黨中央、國務院曾多次發佈指示,指出了“農村能源問題應作為國家的戰略問題對待”,“在燃料困難的地方,應把發展薪炭林作為植樹造林的首要任務”。

    原林業部在1981—1995年間,曾在全國開展100個薪炭林試點縣建設,累計造林約500萬公頃,涌現出一批效益顯著的先進典型,從速生薪炭林中,提供了薪柴、飼料和編織材料,不僅解決了燒柴困難,而且促進畜牧業和手工業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因此當地農民稱之為“溫飽林”、“脫貧林”。

    近幾年來,我國森林經營只劃分公益林與商品林兩大類。由於公益林有國家大量投資,商品林經濟效益顯著,都有很大發展,而薪炭林則被冷落,不僅新造林極少,原有林也在萎縮。據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1999—2003年)數據,全國薪炭林總面積為303萬公頃,比第四次清查(1989—1993年)面積428萬公頃,減少125萬公頃。據了解,我國年需薪材約2.1億立方米,實際供應僅1.1億立方米,缺口很大,應引起重視。

    據在河南、廣東等省調查,有些地方封山育林後,本已解決水土保持和燒柴問題。自從劃為天然林保護區後,禁止上山打柴,群眾埋怨:“守著青山沒柴燒!”還有不少農村迫切要求政府幫助他們發展薪炭林,以解決燒柴問題。

    我國農村能源消耗結構,薪柴與秸稈共佔43%,是主要生活能源;其次是煤炭,約佔39%;再其次是電、油、沼氣、太陽能等。從今後發展看,秸稈由於我國人均耕地很少,增産潛力受到限制。煤炭作為農村生活能源,主要由小煤窯生産,而小煤窯則因亂採亂挖和安全事故,已受國家限制。油、電主要用於農業機具、工業和交通。至於薪炭林、沼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則是今後主要發展方向。

    發展薪炭林不僅可提供生活能源,增加農民收入,也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村建設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道路。因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將努力發展薪炭林作為林業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鋻於薪炭林傳統的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燒薪柴,其熱效率很低,浪費資源,且不利於環保和儲運,因此,應提倡將薪柴經技術處理,成為高熱效、清潔的固體或氣體燃料,或在當地直燃薪柴發電,以適應國家對新能源發展的要求。

    三、積極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産業

    早在抗日戰爭年代,我國人民就曾開發利用多種林業生物質能源。我國南方煤炭石油資源稀少,歷來依靠北方及國外供應,抗戰中因日寇封鎖而貨源斷絕。但當地亞熱帶林木生長迅速,木本油料豐富,因此積極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以替代化石燃料。例如,普遍用木炭燃燒驅動汽車;用薪材做鐵路蒸汽機車及工業鍋爐燃料;用桐油及樟木採伐加工剩餘物,提煉汽車燃油;用烏桕種實製造固體酒精,等等。當時各地涌現了不少開發林木生物質燃料的企業,為保障戰時能源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林産製造化學的學科首創人梁希,抗戰時期為重慶中央大學教授,並主持中央林業實驗所林産利用研究工作。他用自己設計的設備,提煉了木煤氣、木炭和燃油,使我國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的試驗研究,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近幾年來,我國不少科研、教學單位,為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積極進行資源調查、能源林培育和生産工藝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並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産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一是開發生物柴油,二是木質燃料發電和生物質固體燃料製造。我國南方山區可供開發生物柴油的木本油料資源豐富,現有油桐、烏桕等人工林約200萬公頃,已有1000多年栽培歷史。尚有小桐子等優良野生樹種,可供建設原料林基地。至於開發木質能源發電和固體燃料,主要是通過培育速生能源林和利用森林撫育間伐與木材加工等剩餘物。

    據林業部門初步規劃,力爭到2020年,全國培育專用的能源林1300萬公頃,提供年産近600萬噸生物柴油的原料和總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發電的年耗木質燃料。兩項産能量約可佔國家生物質能源發展目標的30%,前景十分可觀。

    四、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林業能源建設

    大規模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各方面都缺乏經驗,必須以冷靜的頭腦和科學的態度,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

    (一)全面規劃,突出重點。要以人為本,從最有利於農民,最需要發展的地方著手。三北等少林缺柴的山區沙區,農民迫切要求解決燒柴問題,應是我國結合生態工程建設發展能源林首選的重點。其次,南方亞熱帶山區木本油料資源豐富,林木生長迅速,應是我國發展林業生物柴油産業的重點。

    (二)科技先行,紮實推進。發展生物質能源産業,必須選用良種,科學管理,集約經營,向基地化、規模化、産業化方向發展,才有生命力。目前初步選出的能源樹種,仍是資源基數不清,品種良莠不齊,經營管理粗放。新研製的加工工藝和設備如何應用到生産中去,也有待解決。因此必須組織科技攻關和生産試驗,逐步推進。

    (三)各方合作,密切配合。要依靠中央與地方、國內與國外的合作,農、林、工、商、稅等部門的配合,才能為林業能源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廣闊的市場空間。最近,國家林業局與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簽署協議,就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開展全方位合作。確定雙方為開發生物柴油,共同在滇、川建設小桐子原料林示範基地。從而使“林—油一體化”合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四)貫徹方針,落實政策。近年來,馬來西亞為開發生物柴油而砍伐天然林,種植油棕林,毀滅了大面積熱帶雨林,致使當地及全球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我們要引以為戒,從而更自覺地堅持貫徹以生態效益為主的林業發展基本方針。為促進能源林發展和龍頭企業建設,有關部門還需共同制訂關於營林財政扶持、企業虧損補助、科技創新獎勵、稅收優惠等項政策,並貫徹落實。

    可以預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林業能源建設,將可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黃樞)

 
 
 相關鏈結
· 2006年我國林業産業總産值超過9000億元
· 國家林業局通報去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考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