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贛南定點扶貧20年惠及近130萬貧困人口
國土資源部贛南定點扶貧20年惠及近130萬貧困人口。4月13日,國土資源部在江西贛南召開熱烈而簡樸的座談會,紀念贛南定點扶貧20週年。國土資源部部長孫文盛專門寄語座談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扶貧辦主任劉堅向座談會致信。孫文盛強調,要進一步完善扶貧思路,創新扶貧機制和手段,為進一步做好扶貧工作作出貢獻。劉堅在信中充分肯定了20年來國土資源部在贛南定點扶貧開發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併為下一步工作明確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從1987年開始,國土資源部(原地質礦産部)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扶貧工作的指導思想,在江西贛南實施定點扶貧。20年裏,國土資源部始終堅持發揮部門優勢強化開髮式扶貧,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動扶貧開發工作向縱深發展,堅持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先後派出了160多人次的幹部隊伍,投入了4億多元,開展了800多個項目,在勘查開發礦産資源、開發整理土地資源、建設基層基礎設施和傳播相關知識方面,為當地做出了一些成績。
20年來,贛南地區農村貧困人口數量由1986年的152.7萬人,下降到2006年的23.5萬人,20年減少了近130萬人。同期,農村絕對貧困發生率由22.9%下降到2.7%。定點扶貧開發不僅促進了農村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還促進了農村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和各項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國土資源部利用部門優勢,共組織實施基礎設施項目200多個,修建鄉村公路70多條,安排水利設施建設項目90個,修建橋梁10余座,幫助貧困鄉村建設規模型、多功能的集貿市場。此外,在贛南地區投資興建了8所希望小學,開展了“1+1”結對扶貧助學,幫助失學生就學。還加大科技推廣和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實施了近百項科教扶貧項目,累計培訓5萬人次,為農村培養了大批科技骨幹,引進和普及了農業新技術,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路。
針對贛南礦産資源豐富但地質勘查程度不高的狀況,國土資源部派出地質專家組成扶貧團,並選派地礦專業的幹部到贛南挂職,投入專項資金1.2億元,先後組織實施了140個地質、礦産調查和勘查項目,廣泛開展了打井找水、地方病改水工作,有力支持了贛南礦業和經濟的發展,改善了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針對贛南貧困地區人均耕地少的問題,下達贛南土地整理項目24個,資金2.3億元,大力開展土地開發整理,推進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重點在田上做文章,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改善了農業生産條件和生態環境,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農業發展的基本生産資料問題。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區內選擇了4個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在項目、資金上予以重點支持。這項工作現已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
座談會上,國土資源部副部長、部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世元指出,“十一五”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關鍵期和攻堅期,贛南扶貧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形勢仍不容樂觀。他表示,國土資源部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理清思路,搞好規劃,發揮優勢,繼續把定點扶貧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繼續發揮部門優勢推進開髮式扶貧,繼續推進定點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繼續完善扶貧開發投入和工作機制,繼續廣泛動員全系統和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定點扶貧,一如既往地做好定點扶貧開發工作。
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熊盛文代表江西省政府,對20年來在贛南這塊紅土地上為扶貧開發灑下辛勤汗水的國土資源部挂職幹部和扶貧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國土資源部20年如一日,始終心繫老區,情牽贛南,從贛南老區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不樹形象工程,著眼于可持續發展,堅持既管當前又顧長遠、既“輸血”又“造血”,重點在利用和挖掘礦産資源、土地資源、生態資源、人力資源等潛力方面,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有計劃、有重點的扶貧開發工程,有力地促進了贛南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了贛南老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受到贛南老區人民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