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創新反腐機制 “廣東式”反腐5年挽回損失近50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6日   來源:南方日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説:“改革和發展是有效解決腐敗問題的根本途徑。”

    “用發展的思路、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成了自省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旋律。從創新防腐機制,到嚴懲腐敗分子、解決民生問題等,無不體現著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種種探索。

    這些探索讓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反腐倡廉教育取得新的成效,預防腐敗的體制進一步完善,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進一步強化,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具有廣東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據統計,2002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和舉報電話370188件(次),立案查處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23043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3966人,其中市廳級幹部130人,縣處級幹部1498人。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49.2 3億元。

    堵源截流

    關掉“小金庫”打造“透明錢櫃”

    源頭防腐,革舊鼎新。廣東省在財政管理體制方面所推行的改革非常有代表性———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收支兩條線”、統發公務員崗位津貼、清理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産、“實時在線財政預算監督系統”、財務核算集中監管、財政支出績效評估等一系列改革,鍛造了“陽光財政”。

    統一公務員崗位津貼

    統一公務員崗位津貼改革始於2002年,開了全國統發公務員崗位津貼的先河。

    長期以來,同一地區、同一級別的公務員,由於工作部門和單位不同,收入差距很大,行政權力大的部門收入明顯高於行政權力小的部門,經濟管理部門收入明顯高於其他行政管理部門。省紀委一位負責人介紹説,“為給幹部職工解決福利補貼問題,一些單位私設‘小金庫’,甚至伸手向企事業單位要錢,挪用擠佔行政資金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影響了依法行政和黨政機關形象。”

    為研究制訂統一的崗位津貼政策,廣東省在對省直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四個摸清”(摸清收入、摸清支出、摸清銀行賬戶、摸清補貼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廣州市的物價指數、生活指數等因素,制定了統一省直機關公務員崗位津貼方案。從2003年1月開始,省直黨政機關在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基礎上,按照同職同級同標準的原則,實行由財政統一發放幹部職工福利補貼改革,各單位不允許再發一分錢,真正做到公務員“吃皇糧”。隨後,這一制度在全省推開,現全省已有18個地級以上市實行這一改革。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物業剝離

    如果把“統發津貼”看成是堵住了“小金庫”的出口,那麼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物業的剝離就是堵住了“小金庫”的源頭。

    2003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産的清理改革。清理對象主要是各部門、各單位採取自營、出租、參股、合作等形式經營而獲得經濟效益的房地産。

    有關部門在基本核清各部門擁有資産狀況後,隨之轉入資産處置階段。2005年5月,省委、省政府對省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産的處置規定了六條原則:各單位閒置、經營的辦公用房,統一由省政府收回;各單位産權清晰的富餘職工住房,按照有關規定在三年內處理完畢;各單位對外承包的招待所(培訓中心)實行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各單位閒置的土地一律沒收拍賣,拍賣收入上繳省財政;各單位經營的其他資産,一律由省政府收回;各單位經營性資産收益由省財政負責收繳財政專戶,並監督管理。

    實時在線財政預算監督

    與此同時,廣東開通了“實時在線財政預算監督系統”,一根網線連起省人大財經委和省財政廳———人大代表可以通過該系統實時查詢部門預算中每筆國庫集中支付的數據信息,實現了對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實時、全程監督,改變了財政預算一家獨管的現狀,使財政支出變成“透明錢櫃”。到目前為止,廣州、深圳、東莞等10個地級以上市也建立了“實時在線財政預算監督系統”。

    堵源截流之成果

    收回經營或閒置物業54萬平方米

    據統計,省直單位共收回經營或閒置的辦公用房、土地、招待所、培訓中心、住房等資産共54.16萬平方米,其中辦公用房面積99982平方米,富餘職工住房面積181877平方米,招待所(培訓中心)面積4536平方米,閒置土地面積209614平方米;其他資産面積45597平方米。經營性資産收歸省政府集中經營管理,富餘職工住房將在三年內公開拍賣。

    糾治歪風

    整頓亂收費為群眾清理欠款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部門和行業作風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暴露得比較早。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緊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下大力氣糾正和治理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解決各類民生問題,人民群眾滿意度逐年提高。

    查處教育亂收費

    百年社稷,教育為本,解決讀書難問題事關千家萬戶。從2002年7月起,廣東在全國率先全面推行中小學教育收費“一費制”,認真清理各地各單位自行制定的收費政策、項目和標準,查處違規收費案件239件,處分責任人183人,全省涉及教育亂收費的群眾投訴和案件逐年下降。到2007年,廣東全省農村已免收學雜費和課本費,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不正之風

    對於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以及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群眾的意見很大。為此,廣東紀檢監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堅決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認真清理整頓亂加價、亂收費等問題。全省縣級以上公辦醫療機構全面實行藥品集中招標採購制度,2005年—2006年全省藥品集中招標採購總金額247億元,佔醫院臨床用藥採購總金額的90%.制定《廣東省醫療機構藥品限價競價陽光采購實施方案》及《監督辦法》,成立省醫藥採購服務中心,從2007年起實行全省統一網上陽光采購。

    廣東還積極改革醫療資源配置體制,建立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20 06年省財政人均補助25元,參合率達到61.5%;大力改造欠發達地區1 000所薄弱鄉鎮衛生院,核定事業經費每人每年1.2萬元。

    清欠農村徵地補償款

    有一段時間,土地徵收徵用方面引發的問題,引起了省紀委的高度關注。通過深入調研發現,産生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民徵地補償款被剋扣、拖欠,得不到及時足額發放。為維護失地農民權益,2003年,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清欠農村徵地補償款的專項執法監察工作。至2004年12月,全部兌付了1999年新《土地法》實施後拖欠農民的徵地補償款19.29億元;同時付清新《土地法》實施前拖欠的農村徵地補償款4.28億元。省紀委還督促落實好省委關於徵地建設“三條紅線”的政策,查處了韶關市曲江工業城違法用地、省道S283線高州路段改建工程違法用地、梅州市大埔縣大東鎮黨員幹部侵佔農田違規建墳、東莞市厚街鎮厚街村委會幹部違法用地等土地違法案件,已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9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

    清理農民工工資和工程款拖欠

    廣東是外來工輸入大省,為保障農民工權益,紀檢監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清理農民工工資和工程款拖欠問題,積極開展治理欠薪逃匿行為,共抓獲29人,逮捕11人,追回欠薪725萬多元;2006年因拖欠工資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同比減少8.69%,欠薪逃匿案件同比減少18.52%.全省已清還拖欠工程款2 03億元,完成99.7%.

    糾治歪風之成果

    曝光典型案件“查處一個教育一片”

    省紀委負責人介紹,2002年以來,省紀委在查辦了吳川市教育局及其屬下教辦“吃”“分”教育經費、北江水污染重大責任事故、珠海市鬥門區28名村幹部騙取並私分徵地款、深圳市人民醫院違規收取患者住院費等一批典型案件,通過媒體予以曝光,起到了“查處一個、教育一片”的目的。

    重典治腐

    果敢“亮劍”保持懲腐強勁勢頭

    激濁揚清,重典治腐。面對形形色色的腐敗分子,廣東紀檢監察機關果敢“亮劍”。張德江書記指出:“要繼續保持對腐敗的高壓態勢……讓腐敗分子在政治上付出沉重代價,經濟上佔不到便宜。”

    “紀委不查案是失職,不查處有影響的大要案是不盡職,查案不促進發展不維護穩定是不稱職”成了全省紀檢監察幹部的共識。省紀委負責人介紹,廣東紀檢監察機關緊密結合廣東實際,把辦案工作放在反腐倡廉各項工作中的突出位置來抓。

    一是圍繞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嚴肅查處黨員領導幹部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案件。全省共查處黨政機關幹部貪污賄賂案件17 82件1864人、違背社會主義道德案件800件。

    二是圍繞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換屆選舉工作,嚴肅查處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人事紀律的案件。全省共立案查處該類案件504件537人。

    三是圍繞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嚴肅查處金融、證券和國有資産置換重組等新經濟領域的違紀違法案件。全省共立案查處該類案件218件256人。

    四是圍繞依法治省要求,嚴肅查處執紀執法工作中的違紀違法案件。全省共立案查處該類案件309件345人。

    五是圍繞和諧廣東建設,嚴肅查處重大責任事故背後的失職瀆職行為。全省共立案查處該類案件4366件5241人。如興寧“8·7”特大礦難事故的發生,就與安監、國土、公安等部門部分黨員幹部的受賄、瀆職行為密切相關。該案查處廳級幹部4名,處級幹部10名,其他幹部36名。

    六是重點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認真查處基層群眾反映強烈和直接侵犯群眾利益的違紀違法案件。2002年以來,全省共查處鄉鎮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11661件12800人。

    七是圍繞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認真查處商業賄賂案件,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近年來重點查處了一批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産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採購、金融投資等領域的商業賄賂案件。全省共立案查處該類案件3664件3985人。

    八是圍繞黨員幹部作風建設,嚴肅查處“五股歪風”方面的案件。

    全省共查處領導幹部違反規定收受現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案件,違反組織人事紀律、買官賣官的案件,放任、縱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邊工作人員利用領導幹部的職權影響非法牟利的案件,利用婚喪嫁娶等事宜收錢斂財的案件,參與賭博案件等五類案件共5408件56 74人,涉及廳級幹部38人,處級幹部232人。由於廣東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公職人員到境外賭博案件攀升,2002年以來,全省共查處賭博案件2287件,佔立案總數的10.3%.

    重典治腐之成果

    查處3名省部級幹部違法違紀案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五年來配合中央紀委查處了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麥崇楷等3名省部級幹部違法違紀案、佛山市南海華光馮明昌詐騙銀行鉅額信貸資金案、中山市信聯集團國家信貸資金重大損失案等重大案件。同時嚴肅查處了省交通廳原廳長牛和恩受賄瀆職案,廣州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長黎元江嚴重違紀違法案,河源市委原副書記盧建中受賄案,省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原副局長胡建昌失職瀆職受賄案,惠州市委原常委、公安局長吳華立境外賭博案等一批大案要案。

    制度創新

    形成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機制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張德江書記指出:“要堅持以改革精神加強制度建設,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有效機制。”

    改革行政審批制度

    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成為廣東規範權力運作的改革重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經過三輪清理,省本級政府共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2372項,佔總數的50%以上。各地級以上市經過清理,行政審批事項也大幅減少。珠海、江門等市審批事項總體減幅達到70%以上。全省縣級以上政府建立行政服務中心100個、行政效能投訴中心1 18個,普遍實行“一條龍”報批項目、“一站式”辦理證照等優質服務。

    加強要素市場建設

    在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同時,廣東進一步加強要素市場建設,完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土地出讓、産權交易、政府採購等制度,逐步減少權力尋租的機會。

    全省進入要素市場公開招投標的建設工程項目36826個、資金總額59 37億元,土地招、拍、挂交易7660宗、資金總額約1042億元,産權交易3193宗、資金總額約464億元。廣東還總結推廣“東深供水”、“開陽高速”等重大工程建設同步預防職務犯罪、信息化監控、市場化招標等成功經驗,規範工程建設行為;並逐步推行政府公益性投資建設項目“代建制”,實施“交鑰匙工程”,以此遏制工程建設中的腐敗行為,打造“陽光工程”。

    規範幹部選拔任用工作

    幹部選拔任用過程中,不公開,不透明,容易出現腐敗,廣東很早就意識到這一問題,並著手解決。

    全省普遍推行領導幹部公開選拔、交流輪崗、任前公示、競爭上崗、幹部考察預告和常委會、全委會票決等制度,建立健全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規範了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帶病提拔”、“跑官要官”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

    制度創新之成果

    9地級市開通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

    深圳市在全國最早開通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管理系統,該系統從2004年底投入試運行以來,通過不斷推進系統建設,完善系統功能,拓寬監察範圍,實現了對全市31個部門239項行政許可項目、2 8個部門197個非行政許可項目,以及涉及16個部門重大投資項目審批工作的事前公開、事中實時監控和預警糾錯、事後責任追究以及對審批全過程的績效評估。行政監察手段的創新,推動了政府的管理創新,強化了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從政行為的規範。目前,省和廣州、佛山、珠海等9個地級以上市也開通了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 

 
 
 相關鏈結
· 中紀委副書記夏讚忠談反腐倡廉工作體制機制創新
· 安徽:懲防體系建設理論研討會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 中央紀委副書記:查處大案要案表明中央反腐決心
· 氣象局在京舉行反腐倡廉報告會 鄭國光等參加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熱點專題 法律法規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