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保總局近日發佈《關於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工作的通知》(環發[2007]51號),環保總局、商務部和科技部將聯合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開發區”)中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工作。
通知説,由環保總局、商務部和科技部成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環保總局科技標準司,負責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審核、命名和綜合協調工作。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分別向商務部、科技部提出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申請,通過商務部和科技部的初審後,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審核,由領導小組負責審批,國家環保總局、商務部和科技部共同發文予以批准。
據了解,目前我國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5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55家。多年來,各類國家級開發區經濟快速發展,在改革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示範和帶動作用。隨著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不斷推進,急需對傳統開發區進行生態化改造,提升、優化産業鏈網結構和資源能源利用方式,保護區域環境,促進開發區又好又快地發展。
生態工業園區是在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基礎上的升級,通過對老工業園區産業技術嚴重落後,佈局明顯不合理的部分進行生態化改造,淘汰技術落後,互補性較差的産業類型,增加技術先進互補性強的産業門類。通過這種改造,在不同産業、企業之間,構建互補的生態工業網鏈,從而實現産業升級、佈局優化、資源配置合理化,具有明顯的節能、降耗、減排效果。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4月27日召開的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成一批循環經濟典型地區、典型企業、再生資源産業園區、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實踐證明,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是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和環境“雙贏”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解決結構性污染和區域性污染,調整産業結構和工業佈局,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新型工業發展模式。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工作,對於指導我國國家級開發區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促進環境優化經濟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環保總局從2000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對建設生態工業園區進行了探索和嘗試。目前,已批准建設的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發展到24個,其中行業類園區8個,綜合類園區15個,靜脈産業類園區1個。在國家級開發區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建設工作,對於全國其他各類各級工業園區的生態化改造也有著重要的引導和示範作用。截至目前,我國已建和在建的各級、各類工業園區接近6900個。工業園區的興起和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也有一些工業園區盲目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環境保護,實行“扎口式”封閉管理,工業園區環境問題不斷。2006年,國家環保總局執法檢查中,共檢查工業園區1900多個、園區企業近3萬家,查處違法企業40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