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劉明康在銀監會金融創新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30日   來源:銀監會網站

把握機遇 開拓進取 深化銀行業金融創新
--劉明康主席在2007年銀監會金融創新監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7年5月29日

同志們:

    大家好!

    今天召開銀監會創新監管工作會議,一方面是請大家對過去銀行業創新工作進行總結,並介紹有關經驗;另一方面是就下一步的工作進行探討和部署。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創新獲得了較大的發展。金融創新的發展,從根本上講是銀行業金融機構身體力行的結果和成績。在金融創新快速發展的同時,創新監管工作也取得了很大進步。銀監會成立後,就將鼓勵創新作為銀監會倡導的良好監管標準的重要一條。在鼓勵創新的同時,從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兩個方面改善創新監管工作。2004年,銀監會就開始了功能性監管建設,2005年成立了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建立了創新業務功能監管和機構監管相結合的監管矩陣。總的來看,銀行業金融創新工作正面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家寶總理強調,我國金融業正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期和發展期。大家注意,家寶總理用了“轉折期和發展期”兩個概念,“轉折期”標誌著變化和改革,“發展期”表示金融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將要出現的發展態勢。家寶總理同時也指出,要正確處理推進金融創新和加強金融監管的關係。目前,我國銀行業已全面履行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的承諾,外資法人銀行已在國民待遇的條件下與中資銀行進行全面競爭。這次吳儀副總理在美國重申,2006年12月11日後,外資銀行在中國註冊的法人機構享有同中資銀行一樣的國民待遇。也就是説,外資銀行在中國註冊的法人機構可以發行信用卡、借記卡或者是其他的電子支付工具,包括網絡支付工具、電話、移動電話支付工具等。一些外資銀行已經積極申請,並迅速進行了相關技術準備。雖然市場的整個競爭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但部分中資金融機構就法人層面來看,還看不到相應的深刻變化,銀行業的金融創新工作還需要花大氣力進一步推進。

    召開這次金融創新監管工作會議,就是希望大家在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和銀監會年度工作會議關於金融創新與創新監管工作一系列部署的同時,總結經驗,對新形勢下的創新發展進行研究。這次會議還專門邀請了幾家中外銀行,介紹金融創新的新發展和市場發展變化情況,目的就是要大家加深對金融創新問題的認識。

    下面,我主要講兩點意見:

    一、堅持以促進競爭能力建設來推動銀行業的創新監管工作

    創新是競爭的動力源,競爭本身是服務業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水平的動力。競爭靠什麼?靠創新來競爭。

    銀監會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加強中國銀行業的全球競爭能力建設為基礎。銀監會有良好監管的標準,其中一條就是全面提高我們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相應地,銀監會的創新監管工作一直遵循幾項原則,這些原則來自我們監管和對市場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起來,有五條:

    (一)鼓勵競爭,鼓勵引進新産品和新服務。

    鼓勵競爭是銀監會的重大監管原則。我們不僅鼓勵金融機構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展健康有序的競爭,在農村和祖國的邊遠地區,在落後地區,也引入了新的金融機構。銀監會從實際出發,鼓勵引進新産品和服務的競爭與創新,既鼓勵金融機構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也鼓勵集成式地創新新産品、新服務。

    (二)重視在法規和市場準入許可中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建設。

    要真正把創新工作搞好,必須重視法規建設和提高市場準入許可的透明度和可預測性。否則,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産品研發時,就難以預知相關監管要求和準入標準,不僅會影響到金融機構創新的積極性,也會影響到新産品研發效率。銀監會黨委對法規建設和不斷提高市場準入透明度,不斷增強市場準入可預測性十分重視。

    (三)逐步提高市場準入的便利。

    當銀行業金融機構具有濃厚合規意識和良好的合規管理,風險管控有效,人才比較具備時,就應逐步提高其市場準入的便利。只要我們有比較清晰的規制導向或者原則導向等方面的規定,就不需要事先在同類金融機構中反復對同樣的金融産品進行審批。

    (四)在WTO的框架下,實施國民待遇,對國內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非歧視性政策。

    就是説,國外銀行能夠做的,國內銀行只要具備條件,也能做。同樣,國內銀行能做的,只要符合有關要求,國外銀行也能享受同等的待遇。

    (五)不斷創新監管制度和體制,以適應新形勢下持續有效監管的需要。

    銀監會三個層次的垂直管理體制和制度,以及相應的職責劃分,目前有必要進一步完善。比如,我們主張銀行進行扁平化管理,業務條線管理,監管設置就需要進行適應性的調整,避免政出多門、因地而異,造成金融創新難以形成合理預期,或創新工作本身的不穩定。要認真研究創新監管制度和體制,明晰責任的邊緣和界線,提高矩陣式監管的有效性、協作性和一致性。同時,要加強屬地監管主報告局和其他報告局工作機制的總結和研究,處理好機構監管、功能監管、主報告局和其他報告局之間的關係,不斷創新監管制度和體制,適應新形勢下有效監管和持續監管的需要。

    二、銀監會敦促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各自的戰略和客戶細分情況,集中力量提出實質性的改進步驟,切實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每個商業銀行都應當研究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應當對自己客戶進行細分,並應根據戰略發展和客戶結構的狀況,集中力量,在2007年開展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的實質性改進工作。

    就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來看,有三個問題必須得到較好解決:

    (一) 需要加強戰略的科學性和客戶細分工作,刻不容緩。

    每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領導一定要有非凡的氣度來抓好這項工作,否則提高中國銀行業競爭能力就是空話。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制定發展戰略時,要因地而異、因機構而異,要有符合自身特點和相對優勢的特色,揚長避短,不能把自己所長丟了,盲目追隨和跟進,用其所短。

    戰略的科學性是金融創新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希望大家明確董事長的職責是什麼,行長的職能是什麼,行長的職能不是自己去創造財富而是開闢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和機制。我認為,我們的高層領導們有這樣四件事情應當義不容辭地抓好:

    一是搞好隊伍建設。深化金融創新,首先就是要培養一批具有靈活反應能力的幹部員工,能夠及時了解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的需求;能夠有效改進工作程序,設計市場需要的産品。

    二是要抓好學習和培訓。首先,領導們要善於觀察和借鑒別的服務業的先進做法,如,學習現代化電訊服務的關鍵經驗,看一下他們的前沿服務和貼身服務的創新做法。又如,學習透明便捷簡化的快遞服務和物流業的業務創新做法,對降低成本,高效服務,特別是如何把中國偏遠地區整合到全球服務網絡當中去是十分有益的。

    三是做好內部轉移價格和內部的合作考核工作。創新一定是跨部門的,因此就有一個內部轉移價格和內部合作考核怎麼科學厘定的問題,在明確集體利益實現的基礎上,如何實現個人利益。

    四是要保護知識産權,做好技術引進和轉讓的工作。既要做好現有技術的管理,樹立知識産權意識,也要努力提高自有知識産權的申請與保護工作。

    (二)內部流程改造。

    創新非常強調內部管理,尤其是流程再造。創新工作需要三個部門分工和配合:一個是前臺銷售,二是研發和定價,三是後臺部門,三個部門需要有機協作,缺一不可。

    (三)一定要投入充分的精力做好會計系統支持和相應IT信息科技的支持。

    為創新而創新,不搞系統工程,是搞不好的。創新涉及的是新産品、新服務、新流程,經驗告訴我們,會計系統和IT系統需要緊緊跟上。

    除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要解決好以上問題外,在創新的過程中,銀行業金融機構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注意創新中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沒有高科技含量的創新很容易被別人抄襲,創新的優勢也就難以長久。另外,要注意在不發達地區搞好創新。我們的銀行業創新有些誤區,其中一個就是創新只是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就基本沒有。把中西部地區傳統業務流程改善了,把繁瑣的審批手續簡化了,把風險定價做到位,這也是創新,因為它提升了我們的服務競爭能力。

    二是在風險和成本的問題上,要注意強調可控性和可預測性。現在很多創新不是算算再做,而是人云亦云,人有我有。對風險和成本沒有可預測性和可控制性,這點一定要避免。

    三是要注意避免信息的不透明性。我們發現很多銀行推出的産品對風險的披露不夠,信息不透明。這會引起很多法律風險和聲譽風險,甚至於今後還有經濟損失。國際上的創新非常重視成交前的信息高披露性。強調成交前的信息披露,是搞好服務業和諧創新的重要保證。

    另外,我們要追求創新業務的穩定性。創新如果只是短命的産品,那是不值得做的,強調風險成本的可預測性,可控性,強調成交前和整個過程信息的高披露性,強調業務的穩定性,非常重要。

    提倡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都建立一個“排除名單”(negative list)制度,銀行和客戶之間,監管者和被監管者之間,注意先將排除性的事項列明,把排除名單寫清楚,以便迅速達成共識。

    最後,我再強調一下,銀行業創新工作中應注意的三個避免:

    第一,避免“割肉”。為了搞創新,為了交叉銷售,如代銷基金、信用卡發卡,為了增加手續費收入,往往就會在傳統業務上“割肉”,搞出一個手續費收入的虛假增長。

    第二,避免不透明。目前,銀監會接到不少業務投訴,也有一些行政訴訟,大多源於透明度不高。

    第三,避免在金融創新中重發達地區而輕視不發達地區,要努力實現全國優質服務的一體化。

    同志們,金融創新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提高服務水平和競爭能力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們有效對沖和分散風險的重要手段。從根本上講,創新和競爭是金融機構生存和發展之“綱”。綱舉才能目張,各銀監局要結合各地實際和市場發展水平,帶動並引導當地銀行業金融機構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金融創新、金融便利的各種發展戰略;各銀行業機構要召開董事會或者是高管專門工作會專門研究制定自身的創新發展戰略和瓶頸問題的突破。銀監會將進一步完善監管體制,調整和完善創新監管的政策和措施,和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同志們共同努力做好創新工作。我相信,在銀監會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大家齊心協力,開拓進取,中國銀行業一定會迎來一個金融創新的偉大時期。真正實現溫總理講的重大轉折和創新發展,促進銀行業整體競爭力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劉明康:加強黨建 以優異監管業績迎接十七大召開
· 劉明康:銀行服務不是小事 要從八個方面改進加強
· 劉明康:開創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與發展的新局面
· 兩會特寫:農民代表與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的對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