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青海省海東地區憑藉資源稟賦 構築特色産業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24日   來源:青海日報

    記者近日了解到,地處河湟谷地的青海省海東地區積極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本地實際,憑藉其獨特的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積極構築地域特色突出、市場前景廣闊的特色産業體系,全力打造農畜産品生産加工基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和農業産業化經營基地三大基地,使之成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海東的支撐。

    擁有130萬農業人口的海東地區是青海省重要的農業區。近年來,海東地區合理配置各種資源,農業産業、産品結構調整逐年加大,全區在形成油料、馬鈴薯兩大優勢産業及樂都縣的長辣椒、紫皮大蒜,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的線椒、制種,平安縣的食用菌等特色品牌的同時,積極引導農民培育花卉、雜果、中藥材、飼草等新型産業,並且在河湟灌區重點發展高效日光節能溫室、冬春蔬菜、名特優新的高附加值蔬菜和果蔬類經濟作物;在淺山地區發展節能日光溫室、大拱棚蔬菜生産,城郊型、低山型旱作、喜溫型等特色經濟産業帶,已見雛形。

    依託特色農牧業,不斷擴大農畜養殖規模和加工能力,陸續建起的青海東部綜合批發市場、民和東部活畜交易市場等龍頭型市場,積極發揮了農畜産品銷售主渠道作用。同時,還先後扶持培育了互助土族自治縣青稞酒集團公司,循化縣“伊佳”、“仙紅”、“天香”、“雪舟”公司,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威斯頓公司及樂都縣的嘉寶精澱粉加工等重點企業,形成龍頭帶領基地、基地和協會聯絡農戶的機制,實現産加銷一條龍、種養加一條龍,將産品優勢儘快轉化為效益優勢。

    近年來,海東地區面對人多地少,勞動力剩餘較多的問題,始終將勞務輸出作為促進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通過委託、聯合、以工代訓、“訂單式”和實施“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等多種方式,強化勞動力技能培訓,並且進一步加強輸出地和輸入地間的雙向技能培訓合作、文化溝通和構建維權合作機制。其中,化隆回族自治縣、循化縣的個體運輸業、拉麵餐飲業,互助縣的建築業,樂都縣的家政、保安業,平安縣的電焊、架子工等,都已逐步形成了突出勞動技能的勞務輸出品牌産業。目前,全區勞務輸出正在形成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由短期務工向長期穩定轉變的新局面,為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王穎)

 
 
 相關鏈結
· 青海重點企業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8%
· “特色+規模”使青海樂都農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