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保證建設用地保護耕作層土壤吉林走出"雙贏"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06日   來源:吉林日報

    1厘米厚土壤的形成,要歷經200年歲月的打磨;而要形成黑土地,則需要雙倍的時間。耕地難以再生,經濟要快速發展,如何化解二者之間的矛盾,實現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的“雙贏”?吉林給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近年來,吉林創新工作思路,堅持“以建設促保護”的方針,大力開展土地開發整理和推行被佔耕地“表土搬家”造地等,探索出一條適合吉林省情的耕地保護新路。10年來,全省共實施省以上土地開發整理項目93個,投入資金13.7億元,其中爭取國家資金8.8億元,共新增耕地6.8萬公頃,是同期全省各類建設佔用耕地的2倍多。

    圖們、扶余、乾安等地把城市建設、交通建設和工業項目批准佔用的耕地,表層30~50厘米的耕作層土壤,進行剝離造地,做到了既保證了建設用地需求,又保護了寶貴的耕作層土壤資源,實現了耕地資源的永續利用。吉林創造的這種耕地保護新模式受到了國土資源部的充分肯定,並在全國推廣。多年來,吉林通過實施“表土搬家”,使1000多公頃的建設佔用耕地得到再生。

    今年,吉林在國家的支持下,配合引嫩入白、大安灌區和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等重點水利工程,在白城、松原等地實施“西部土地整理重點工程”。該工程計劃投資57億元,新增耕地300多萬畝,為實現省九次黨代會提出的糧食年産600億斤的目標,提供堅實的耕地資源保障。

    國家實行從嚴從緊用地政策後,吉林的用地形勢驟然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吉林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樹立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開動腦筋,開拓思路,採取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基本做到了既不折不扣地貫徹國家的用地政策,又科學合理地保障全省經濟發展的用地需求。一是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把重大項目的用地服務,提前到項目可研階段,保證了全省各類建設項目及時用地。二是推行集約用地,挖掘用地潛力。對30%以上的建設項目壓縮了用地規模,10年來共核減用地近4000公頃。(張強 記者潘銳)

 
 
 相關鏈結
· 吉林緊急通知繼續搞好抗旱保苗切實加強田間管理
·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吉林考察抗旱氣象服務工作
· 國務院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檢查組在吉林檢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