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7日下午重慶市政府召開防汛抗洪救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之後,19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又緊急召開防汛救災工作會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汪洋指出,抗洪救災依然是重慶市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各部門要克服鬆懈麻痹思想,保持高昂鬥志,堅持連續奮戰,切實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各項工作,努力奪取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
7月16日午後開始的這次雷暴雨天氣,給重慶市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據初步統計,截至18日晚10時,全市有31個區縣(自治縣)、368個鄉鎮(街道)、613萬餘人受災,因災死亡38人,失蹤14人,傷病1785人,緊急轉移安置28萬餘人;村民住房倒塌近3萬間,損壞7萬餘間;1043家企業受災,廠房垮塌面積近3萬平方米,設備受損1萬餘臺;農作物受災面積183千公頃;部分地區水利、電力、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礎設施毀壞嚴重。全市因災直接經濟損失24.73億元,其中農業經濟損失8.92億元。
汪洋指出,重慶市前段抗洪救災工作的特點可以概括為“雨情百年罕見,災情局部嚴重,抗洪救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這一階段性勝利,一是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國家各部委傾力幫助,為抗洪救災提供了有力的物質和精神支持;二是重慶市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為抗災減災創造了重要物質條件;三是廣大群眾積極抗災自救,展示了重慶人在困難條件下自強不息、互幫互助的良好品格;四是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基層幹部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帶頭表率作用,為抗洪搶險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五是駐渝部隊、武警部隊官兵和廣大公安幹警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是確保最大程度減少群眾生命財産損失最重要的力量。
據市氣象臺發佈的最新預報,這次降雨過程將持續到22日。汪洋指出,寧可千日無災,不可一日不防。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抗洪救災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做到思想不麻痹、工作不鬆懈,汛期沒有結束之前,繼續保持高度警惕,進一步搞好宣傳發動,完善防洪救災措施,切實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各項準備工作。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政令暢通。對不負責任、擅離職守的,要給予嚴肅處理。要把減少人員傷亡作為最重要的原則,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要堅持以人為本,採取各種措施,妥善安置好受災群眾,切實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搞好災區防疫治病工作,特別是把避險轉移安置的暫時集中居住區作為重點區域,確保大災之後不發生疫病流行;加強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市場的監測管理,保證市場供應,穩定市場物價。他指出,要根據當地水情、雨情、汛情和災情的變化,及時開展災後重建工作。要制定災後重建預案,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明確災後重建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時序安排、時間要求、力量調度、資金組織等,確保重建工作有序開展。要堅持以自力更生為主、上級支持為輔,大力提倡城鄉居民抗災自救、相互幫助。要抓緊修復水、電、氣、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為全面災後重建提供必要條件。要顧全大局,加強溝通,搞好協調,堅決防止出現因為自身工作不到位而影響災後恢復重建的情況。要加強災情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以增強幫扶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救災資金使用效率。
汪洋強調,特大災情就是命令,抗洪救災就是考驗。各級幹部要切實轉變作風,深入抗災第一線,摸實情、辦實事,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要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精神,勇敢站在最危險的緊急關頭,做群眾的“主心骨”。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分片包戶責任制,組織幹部深入受災群眾特別是發生人員傷亡的家庭,實行包戶包人,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災區和諧穩定。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就全市下一步抗洪救災工作講了具體意見,要求抓好水毀基礎設施修復、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開展衛生防疫、排除各類災害隱患、組織生産自救、建立完善綜合救助機制、營造抗洪救災良好氛圍等七項重點工作。
會上,市委常委、副市長馬正其通報了全市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情況。
市領導何事忠、范照兵、劉光磊、余遠牧出席會議,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記者 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