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現有治淮工程在抵禦今年淮河大水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27日   來源:水利部網站

    自6月29日以來,淮河流域出現持續性強降雨,淮河發生1954年以來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在國家防總、水利部的統一指揮下,淮河防總和有關省防指依託現有治淮工程,果斷決策、科學調度,使用上游水庫攔洪錯峰,啟用中游行蓄洪區滯蓄洪水,利用入江、入海水道等工程排泄洪澤湖洪水,充分發揮現有治淮工程的作用,緩解當前防汛壓力,實現了對洪水的科學有效防控,現有治淮工程在今年淮河流域大水中發揮了巨大防洪減災效益。

    一、充分利用上游水庫攔洪錯峰

    按照國家防總對淮河防汛調度的總體要求,為減輕淮河干流堤防防洪壓力,淮河防總會同河南省防指充分利用淮河上游水庫攔蓄洪水,為淮河干流攔洪錯峰。

    河南省南灣水庫攔蓄水量2.08億方,入庫流量139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100%;宿鴨湖水庫攔蓄水量2.43億方,入庫流量212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31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85.4%;石漫灘水庫攔蓄水量0.2億方,入庫流量9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1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89%;石山口水庫入庫流量2483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100%。上游水庫攔洪錯峰,為降低淮河中下游水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水庫防洪減災效益達30億元。

    二、適時運用行蓄洪區蓄洪行洪

    淮河干流王家壩水位於7月10日10時10分達到29.3米的分洪水位且將繼續上漲,國家防總果斷決定啟用蒙洼蓄洪區分蓄洪水。10日12時28分蒙洼蓄洪區開始分洪時王家壩水位29.38米,超過保證水位0.08米。11日4時,王家壩洪峰水位僅達到29.59米。7月12日4時,王家壩水位回落至29.29米,低於保證水位。至12日9時50分王家壩關閘,蒙洼蓄洪區累計進洪2.5億立方米,削減淮幹洪峰的效果十分明顯。蒙洼蓄洪區此次分洪有效降低了王家壩洪峰水位0.1米至0.2米,縮短持續警戒水位時間2~3天,大大減輕了淮河上遊河南段的防汛壓力,對保護幹流大堤起到了顯著作用。

    7月11日15時17分,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姜唐湖(蓄)行洪區開閘蓄洪,這是6月20日臨淮崗工程竣工後首次投入汛期洪水調度。如果不使用姜唐湖(蓄)行洪區和邱家湖行洪區,正陽關水位將超過26.50米的保證水位,使用後正陽關最高水位才達到26.4米,低於保證0.1米後就開始持續回落。特別是姜唐湖進洪閘、退洪閘的進洪流量迅速達到2400立方米每秒,佔魯臺子(正陽關)洪峰流量的30%,削峰效果十分顯著,正陽關水位在姜唐湖進洪閘、退洪閘開啟後的1小時後漲至26.40米,停滯2小時後開始緩慢回落,比預測的26.7米降低0.3米,大大減輕了淮河中下游的防洪壓力。

    至7月20日8點,淮河流域已啟用老王坡、蒙洼、上六坊堤、下六坊堤、南潤段、邱家湖、姜唐湖、石姚段、洛河洼、荊山湖共10處行蓄洪區,其中老王坡、蒙洼、姜唐湖、荊山湖4處蓄滯洪區共蓄滯洪水9.63億立方米。經分析,淮幹諸行蓄洪區的綜合運用,縮短了洪澤湖持續警戒水位時間3~4天。行蓄洪區的恰當運用對降低幹流洪峰水位,縮短高水位持續時間,緩解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的防守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加大洪澤湖泄量,減輕淮河中游和洪澤湖防守壓力

    根據汛情,在淮河下游充分利用入江水道,適時啟用分淮入沂、入海水道工程及時泄洪,降低洪澤湖水位,為接納淮河干流來水騰出庫容。洪澤湖三河閘7月4日6時開閘泄洪,淮河入江水道連續大流量、高水位行洪,最大流量高達8470立方米每秒,超過1991年泄洪流量、接近2003年的93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到20日8時已下泄了100億立方米洪水。7月9日下午2時,蘇北灌溉總渠開閘泄洪,同時實行分淮入沂。10日中午12時,根據國家防總命令,淮河入海水道啟用行洪,最大流量達2020立方米每秒。到7月20日8時,淮河入江入海四大洪水通道已下泄了120億立方米的淮河洪水,相當於3個洪澤湖的正常蓄水量。根據分析,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綜合運用降低洪澤湖洪峰水位0.32m,其中,入海水道的啟用降低了洪澤湖最高水位0.27米。

    在應對這場流域性大洪水的過程中,現有治淮工程的的科學調度和靈活利用,有效降低了淮河干流和洪澤湖的水位,減輕了當前淮河的防洪壓力,確保了淮北大堤、蚌埠、淮南城市圈堤和洪澤湖大堤及其周邊圩區的防洪安全,治淮工程發揮了重要的防洪減災作用。特別是2003年以來加快治淮建設的一批驗收投入使用的工程,經受了洪水考驗,為從容應對汛情,科學調度洪水,增添了手段,效益明顯。

    一是行蓄洪區建設綜合效益顯著。與1991年和2003年相比,此次行蓄洪區運用的最大特點是轉移人員少,啟用速度快,造成損失小。以蒙洼蓄洪區為例,2003年大水後實施的蒙洼蓄洪區堤防和王家壩閘除險加固工程、曹臺孜退水閘共同組成了蒙洼蓄洪區堅固的防洪體系,新建保莊圩、莊臺及移民遷建工程的實施,使得今年蓄洪時僅撤退區內臨時居住人員3684人,撤退時間不到24小時,行蓄洪區啟用更加及時、安全、有效,居民生活安定。姜唐湖進退洪閘、荊山湖進退洪閘等工程的實施,結束了姜唐湖、荊山湖等行蓄洪區依靠爆破分洪的歷史,不僅使得行蓄洪區能夠在下達調度命令後迅速開啟和關閉,而且避免了爆破分洪對行蓄洪區造成的損失。在今年淮河干流王家壩以上水位、流量均超過1991年和2003年的情況下,截至目前,安徽境內啟用行蓄洪區涉及人口分別減少60.2萬人和9.8萬人,轉移人口分別減少49.5萬人和21.3萬人。

    二是燕山水庫防洪效益明顯。燕山水庫于2006年10月,提前一年實現截流,在今年防洪中發揮顯著效益。7月13日8時至14日22時,受西南渦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燕山水庫及澧河何口以上自7月4日以來第三次普降大到暴雨,流域內部分地區降了特大暴雨。暴雨中心雨量達159.5毫米,流域平均降雨量達105毫米,凈雨85毫米。本次洪水過程入庫洪水總量0.83億立方米,實際最大入庫流量2400立方米/秒,最大出庫流量270立方米/秒,15日6時壩前最高水位為100.96米,最大蓄水量0.802億立方米。

    燕山和澧河何口區間平均降雨量達130毫米,何口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110毫米,凈雨深85毫米。根據降雨徑流和上下游相關兩種模型分析,在沒有燕山水庫攔洪調蓄的情況下,何口水文站的洪峰流量將達到2350立方米/秒(何口保證流量1900立方米/秒,超過1900立方米/秒,必須起用泥河洼滯洪區),超過分洪流量450立方米/秒,為了保證何口至漯河澧河的安全,必須開啟泥河洼羅灣分洪閘,向泥河洼滯洪區分洪。

    根據分析計算,燕山水庫在本次洪水過程中削減洪峰流量達到89%。由於燕山水庫攔洪削峰,避免了泥河洼滯洪區分洪滯洪,避免了泥河洼內12萬畝良田的淹沒損失和下游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全,有效地減輕了下游持續高水位造成的防洪壓力。根據初步分析計算,本次燕山水庫的直接防洪效益2.8億元。

    三是通過堤防加固、河道疏浚等措施治理後的淮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河道,行洪能力明顯提高,洪水下泄加快。淮北大堤和重要城市圈堤的加固,使重要地區的防洪安全度大為提高。1991年和2003年大水後,國家對淮北大堤、蚌埠和淮南城市圈堤、臨王段和正南淮堤、壽西淮堤等370多公里堤防進行了除險加固,淮河干流先後繼續實施了10多處堤防退建、拓寬和河道疏浚工程,正陽關以上排洪通道由400至500米拓寬到1500米至2000米。今年淮河干流河道過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時,正陽關以上河道水位較治理前明顯降低,下泄速度大大加快;正陽關以下河段也由於壽西淮堤退建、峽山口拓寬等工程的實施,改變了局部河段的雍水現象,既降低了淮幹水位,又為沿淮洼地及支流的澇水自排創造了條件。淮河重要支流之一的奎濉河,治理前的1996年最大7天降雨312毫米,受災面積264萬畝;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大7天降雨307毫米,受災面積只有60萬畝。干支流堤防在長歷時、高水位的運行情況下,沒有出現重大險情,減輕了防守壓力。

    四是淮河下游的治理擴大了洪水出路。在19項治淮骨幹工程中,涉及洪澤湖洪水出路的工程有入海水道等4項,且都已竣工驗收,淮河流域已初步形成由大型水庫、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分洪河道、堤防、行蓄洪區等組成的防洪工程減災體系,發揮"攔、分、蓄、排、疏"作用,為加快洪水下泄、有效降低洪澤湖水位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雨水情測報、預報等非工程措施在今年防汛抗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及時準確的預測預報成果為防洪調度科學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安徽省累計轉移人口29萬人,分別比1991、2003年減少49.5、21.3萬人。正是由於這些治淮工程的建設,為今年淮河流域的防洪調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使得沿淮人民更加從容地面對這場大洪水,經受住了這場大洪水的嚴峻考驗,使今年防汛救災出現了水量大、險情少、災情小的新局面。 

 
 
 相關鏈結
· 已竣工的治淮工程發揮出抗洪減災的巨大綜合效益
·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治淮工程建設有關問題
· 水利部印發治淮工程建設管理若干規定的通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