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掃盲工作 文盲數量大幅度減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01日   來源:教育部網站

 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是我國掃盲工作開展最有成效的時期。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生深刻變化,隨著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深入實施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繁榮,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村勞動力;農村産業結構的調整,使大量農業富餘勞動力向第二、第三産業轉移;農村鄉鎮企業的發展,加快了工業化、城鎮化的進程;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使用,推動我國農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村生産力的發展,農村社會的變革,呼喚著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呼喚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促進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使適齡兒童都能夠進入學校學習,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遍提高;多種形式農村成人教育,使農民學到了知識和技能,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實惠,提高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農村文化生活的豐富,文化站、圖書館、廣播、電視,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也改革變了他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文化、知識、教育的重要,懂得了“今天的輟學生,就是明天的貧困戶”,從而激發起巨大的學習熱情和內在需求。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和農村文化教育的大環境,成為推進掃除文盲工作的原動力。

  進入21世紀,黨和政府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戰略目標,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是實現國家戰略目標的基礎,掃除文盲和普及義務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起點,作為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在整個教育工作中處於“重中之重” 的地位。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掃除文盲工作,頒布了一系列有關掃盲教育的政策法規。1988年2月國務院頒布《掃除文盲工作條例》,提出了掃盲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為掃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1993年8月,國務院重新修訂《掃除文盲工作條例》。1994年7月,國務院頒發了《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到20世紀末全國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要求全國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2001年《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各級政府要堅持將“兩基”工作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12個部門《關於“十五”期間掃除文盲工作的意見》,對新時期掃盲工作做出規劃,提出了明確要求。2004年,國務院決定實施《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提出“到2007年,在我國西部地區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為了落實掃盲教育的目標,各級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行動,把掃盲工作作為衡量本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列入社會和經濟發展規劃,建立了政府統籌領導,有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各有關方面共同參與的掃盲協調機制,不斷加大對掃盲教育的投入,鞏固和擴大掃盲工作成果,統籌規劃農村義務教育的普及,成人掃盲和掃盲後繼續教育。重點推進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和婦女掃盲工作。各地採取積極的措施,推進掃盲工作深入開展。

  (一)堅持不懈開展掃盲,文盲數量大幅度減少

  1.全國人口中的文盲總量和成人文盲率明顯下降。經過長期不懈地開展掃盲,在總人口數量增長的情況下,我國文盲總量大幅度減少。2000年如期實現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文盲人口(15歲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是8507萬,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間成人文盲數量減少了近1億,其中掃除青壯年文盲4610萬,成人文盲率已由22.2%下降到9.08%,掃盲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圖1:  1949~2000年全國15周歲及15周歲以上文盲人口和成人文盲率變化表

         資料來源:1.國家統計局.1953、1964、1982、1990、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2.國家統計局.199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

  2.青壯年文盲進一步減少,青壯年文盲率達到較低水平。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有關普查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15歲以上成人文盲有8500萬,其中青壯年(15-50歲)文盲2300萬,青壯年文盲率降低到5%以下,15-24歲青年文盲僅佔同齡人口1.1%。

圖2:1982、1990、1995、2000年全國青壯年文盲率變化表

  3.婦女掃盲成效顯著,女性文盲率下降幅度大於男性。掃除婦女文盲是我國掃盲教育工作的重點。與1990年相比,2000年女性成人文盲率由32.0%下降到13.47%,青壯年女性文盲率由14.78%下降到4.13%;大量婦女脫盲不僅提高了其自身素質和社會地位,而且對培養下一代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圖3: 1982、1990、1995、2000年女性成人文盲數和女性成人文盲率變化表

  4.新世紀掃盲工作持續開展,文盲數量和比率穩步下降。2000年全國實現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後,掃盲工作並未止步不前,國家啟動了《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加快了西部地區掃盲的步伐。貴州省2001-2005年省財政投入掃盲專款1500萬元,地、縣、鄉財政累計投入資金近千萬元。省教育廳根據實際需要,不斷改編、充實、完善掃盲教材,通過開展實用數學、實用語文、實用技術的教育,增強了掃盲的實效性。雲南省2005年安排450萬元掃盲專款,共計舉辦掃盲班11457個,參加學習的210379人,脫盲143466人,其中婦女學員136665人,脫盲94250人,全省青壯年文盲率下降至5%。2001年至2006年,全國共掃除青壯年文盲1136.3萬,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3.58%,其中掃除婦女文盲632.9萬。

  全國文盲總量及成人文盲率的變化客觀反映了我國掃盲工作的成效。由於我國政府堅持不懈地普及義務教育,開展掃除青壯年文盲和脫盲學員的鞏固提高工作,1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隨年齡組的下降而降低,使我國成人文盲數量和成人文盲率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二)積極推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有效堵住新文盲産生

  做好適齡兒童的入學和鞏固工作是我國掃盲教育的重要環節,掃盲教育與普及義務教育必須同步實施、協調發展。各級政府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採取有效措施,按地區、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和普及率,控制輟學率,同時積極組織15歲以下未入學的適齡兒童到學校進行補償教育。2006年,全國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地區的人口覆蓋率達98%,通過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驗收的縣(市、區)累計達到2973個(含其他縣級行政區劃單位205個),佔全國總縣數的96%。2006年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到99.27%,其中,男女童凈入學率分別為99.25%和99.29%,女童高於男童0.04個百分點。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7%,國家實行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政策,保證絕大多數適齡兒童在義務教育階段有學可上,最大限度地減少新生文盲,有效堵住新文盲産生的源頭。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培訓,鞏固提高掃盲成果

  掃盲與掃盲後繼續教育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開展掃盲後的繼續教育,鞏固掃盲成果,防止復盲是重要的一環,忽視這個環節就會影響掃盲的質量和效果。我國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為開展掃盲後繼續教育奠定了基礎,據統計, 2006年全國農民培訓學校有15.1萬所,開展各類農民技術培訓4520.58萬人次。2001~2006年全國開展農民技術培訓36620.56萬人次。各地充分利用當地農村各類教育資源,發揮農村中小學校和成人學校的作用,因地制宜、開展適應當地需要的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掃盲後繼續教育。把對脫盲人員的鞏固提高與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青年農民科技培訓以及農村成人社會生活教育等結合起來,使脫盲人員在具備初步讀寫算能力的基礎上,學會一至幾項實用技術,掌握髮展生産和適應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手段,對脫盲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科技培訓,幫助他們增加收入,增加就業門路。青海省開展“一校帶一村掃盲及科技推廣活動”,通過中小學遠程教育的多種形式將掃除青壯年文盲與脫盲後鞏固提高結合,將傳授文化知識與傳授實用技術結合,掃盲教育和農村成人教育通過掌握基本的讀寫算能力,獲得知識、技能、信息,增加了吸收和運用科學技術的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擴展了參與經濟活動的領域,幫助他們走出愚昧,也走出貧困,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生存條件和生活質量。

  儘管我們已經實現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階段性目標,但掃盲面臨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從我國文盲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動情況看,由於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和社會人口老齡化趨勢,使掃除剩餘文盲的難點聚焦于中高年齡組,進一步減少文盲數量,降低成人文盲比率呈緩慢下降的趨勢。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文盲人口的絕對數仍然較大,而剩餘文盲主要集中在經濟教育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聚集區,這增加了掃盲工作的難度,持續推進掃盲至關重要。我國今後的掃盲將在全面掃除有學習能力的青壯年文盲的基礎上,重點推進西部地區掃盲教育工作,促進中、東部地區繼續掃除剩餘文盲,大力開展掃盲後鞏固提高工作。到2010年努力使全國青壯年文盲率降到2%以下,成人文盲率降到5%以下。為確保掃盲工作的持續性,我們仍需更加努力。

  ——進一步加強各級政府對掃盲工作的領導。在各級政府繼續完善領導機構管理體制,加強掃盲規劃,並將掃盲納入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的同時,特別注重縣、鄉兩級政府在掃盲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據當地實際,制定掃盲規劃,選配掃盲幹部和教師,動員和組織文盲參加多種形式的學習,籌措掃盲經費,檢查督促掃盲工作的開展等。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的作用,把掃盲任務落實到人。

  ——堅持“一堵、二掃、三提高”的基本方針。多年的掃盲實踐表明,普及農村義務教育、掃除文盲、開展掃盲後的文化技術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抓好農村基礎教育就堵不住新文盲的産生;忽視掃盲後繼續教育,已經取得的掃盲成果就會得而復失,掃盲的歷史任務將無法完成。因此,持續推進掃盲必須堅持“一堵、二掃、三提高”的方針,建立起鞏固掃盲成果的長效機制,才能使掃盲教育得以健康發展。

  ——引導學習需求,提高文盲和脫盲學員的生産生活技能。需求是人類活動的動力之一,持續推進掃盲就必須對文盲和脫盲學員的學習需求加以引導,使她們産生求知、致富的願望;不僅要學習識字、閱讀等文化知識,還包括國家大政方針、民主法制、公民意識、衛生健康等內容,特別是根據文盲學員的需求,講授有關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等生産技術知識,不斷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

  ——重點推進婦女掃盲和少數民族掃盲工作。我國現有文盲中70%是婦女文盲,因此,持續推進掃盲的重點是掃除婦女文盲,要努力縮小文盲人口中的性別差異,探索適合婦女特點的掃盲途徑和方法;民族地區文盲比較集中,持續推進掃盲應設立少數民族掃盲項目,採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和資金投入,並採用雙語等多種教學方法,學習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和民族文化,實現跨民族文化交流。

  ——推進掃盲教學改革,提高掃盲教育的質量和效益。樹立以學習者為主體的掃盲教育觀念,堅持以提高學習者的生活質量為中心,以學習者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開發掃盲教材,進行掃盲教學方法的改革。使掃盲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更加靈活多樣,更加實用實效。採用先進的掃盲教育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如計算機、電視、VCD播放設備等現代化手段開展掃盲教育,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現代網絡教育資源、利用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平臺,進行掃盲,提高掃盲的質量和效益。

  ——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強農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統籌,加強農業、科技、教育部門的結合,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建立和完善以農村職業學校為龍頭的縣、鄉、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訓網絡,大力推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的實施,加強對脫盲群體的繼續提高教育,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創業、就業和致富能力,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和生活質量。

  ——努力改善農村文化環境。充分利用農村教育和文化資源,普遍建立鄉村圖書館和農民文化閱覽室;教育部門和文化部門以及鄉村婦女聯合會、青年團組織緊密配合,在農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組織大中學生到農村開展科技文化服務活動,傳播科技文化信息。

  掃盲既是一項教育工作,同時又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工作,掃盲與社會經濟、文化各個方面有著密切而深刻的內在聯絡。因此,我國文盲問題的根本解決,並不僅僅取決於教育本身,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農村生産力水平的提高,農村社會發展和農村現代化。掃盲工作是不可懈怠的任務,為了所有人在急速變化的時代都能夠平等、和諧、充滿希望地生活,全社會要以更大的熱忱和毅力完成掃盲這一艱巨的歷史使命,共同創造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關鏈結
· 亞太地區掃盲會議在京開幕
· 陳至立表示: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掃盲事業
· 內蒙古6年掃盲共計9.5萬人 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