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發展改革委半月動態:上半年各項改革邁出新步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24日   來源:發展改革委網站

半月改革動態
(2007年8月1—15日)

    一、上半年各項改革邁出新步伐

    今年以來,針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各部門、各地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形成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體制保障,各項改革邁出新步伐。

    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加快。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介紹,今年上半年,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精神,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實行併入式重組,使中央企業數量由2006年底的159家減少為156家。

    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進一步規範。建立和完善中央企業董事會的試點擴大到19家,其中17家試點企業的外部董事全部到位。國有資産經營管理體制繼續完善,部分企業開始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壟斷行業改革繼續深化。國務院對“十一五”電力體制改革作出了部署;新組建的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成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政策環境逐步完善,有關部門出臺了指導意見,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等領域的建設和發展。

    要素市場改革取得新進展。今年以來,股權分置改革作為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舉措繼續推進並已基本完成。到6月末,滬深兩市共有1290家上市公司進入或完成股改程序,佔1335家應改革上市公司的96.6%,對應的市值比例為98%左右。

    證券發行機制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推動。完善直接融資制度,促進了證券市場有序發展;完善並購重組制度,支持了存量上市公司提高質量;穩步發展機構投資者,擴大了證券投資基金、QFII、QDII規模;頒布新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加強了期貨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推出鋅、菜籽油等期貨交易品種,推進了金融期貨交易各項準備工作。

    在資本市場改革深入推進的同時,土地市場規範發展。有關方面採取的措施包括:落實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積極推進工業用地“招拍挂”出讓;強化省級政府對城市建設用地的責任,減少審批環節;加強城市分批次建設用地批後供應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建設用地備案制度。此外,深化礦産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對新設探礦權、採礦權全面實行有償取得制度,並調整了國家出資形成的探礦權、採礦權價款收入的中央、地方分成比例。

    城鄉勞動力市場逐步統一。有關部門和地區繼續推進城鄉統籌就業試點;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長效機制,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

    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大力推進。財政稅收改革繼續推進。國務院有關部門繼續完善財政支農政策、加大財政對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支持力度,擴大了公共財政覆蓋範圍。繼續深化預算管理制度和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規範了財政管理。推進企業所得稅“兩法合併”改革,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即將實施。完善資源稅制度,出臺了支持資源節約利用的稅收政策。統一城鎮土地使用稅制,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納入了徵稅範圍。完善進出口稅收制度,調整了出口退稅結構。

    今年以來,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中央召開了第三次金融工作會議,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金融改革發展的任務。已上市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深化改革,公司治理機制加快完善。商業銀行進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穩步推進。在6省(區)開展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試點,五家新型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准設立。第二批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啟動。內地金融機構允許在香港發行人民幣金融債券。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繼續推進。實施《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

    社會領域各項改革繼續深化。在社會保障制度方面,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試點範圍繼續擴大,天津等8個省份做實個人賬戶的比例提高;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啟動;有關部門發佈了《關於切實做好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力度加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繼續擴大,1—5月,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去年底增加427萬、891萬、67萬、478萬和314萬人。其中,農民工參加工傷、醫療保險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了379萬、149萬人。

    在教育體制方面,繼西部地區之後,中、東部地區全面啟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改革,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其中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對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開始實行免費教育。

    在衛生體制方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由試點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全國有2400個縣(市、區)開始建立該制度,佔全國總數的83%;約有7億農民參加,佔農村總人口的81%。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發展,在全國278個城市共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3036個。

    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改制取得新進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

    農村改革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推進。今年以來,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範圍繼續擴大。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取得積極成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繼續推進,上海、江蘇等10個省份出臺了改革實施意見。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成效,中央級獸醫機構改革基本完成,28個省份、50.4%的地市、34.5%的縣(市、區)完成本級獸醫工作機構改革,基層動物防疫體系逐步完善。

    著眼于轉變政府職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清理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對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出了部署。《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發佈,對政府信息公開的範圍和主體、方式和程序、監督和保障等內容作出了具體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發佈,促進了機構編制的規範化、法定化。《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發佈,加強了行政機關公務員隊伍建設。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物權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繼續完善。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深圳經濟特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取得新進展。成渝地區被批准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發展改革委負責人指出,今年上半年深化改革有幾個特點:一是改革緊緊圍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展開;二是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社會和諧中的作用明顯增強;三是改革更加注重深層經濟社會問題和複雜利益關係的調整;四是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統籌協調和整體推進。

    下半年,要加快推進國有企業、財稅、金融、農村、行政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力爭在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體制機制保障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使改革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以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注:引自新華社8月5日電、人民日報8月6日第七版)

    二、關於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體制機制創新

    《東北地區振興規劃》要求東北地區加快改革開放步伐。《規劃》要求,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與産權制度,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積極培育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增強發展活力。《規劃》指出: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政企分開和政資分開,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切實改變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過多的狀況,更多地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調節經濟活動。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進“省直管縣”改革。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重要行業和骨幹企業集中。推動重點行業進行跨所有制、跨區域重組。鞏固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分離企業辦社會改革。積極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加快國有林區改革步伐,實行政企分開。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落實支持政策,在市場準入、進出口、用地、信貸、企業債券發行等方面,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鼓勵民間資本採取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造和重組,並在核銷呆帳、減免利息、土地使用以及有關稅收信貸政策方面,享受原國有企業同等待遇。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充分利用瀋陽産權交易中心,建立面向東北地區的産權交易市場。依託大連商品交易所,大力發展期貨貿易,建設亞洲重要的期貨交易中心。以規範市場秩序為重點,改進市場監管。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勵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積極推進綜合配套改革。選擇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在國有企業改革、對外開放、行政管理、投融資體制改革、金融和信用體系建設、不良資産處置、土地管理等方面,先行試驗一些重大的改革開放措施,探索以改革開放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規劃》還提出了其他改革開放措施。

    三、金融體制改革

    股票和股指期貨跨市場監管體制確立。8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和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公司在上海簽署了《股票市場與股指期貨市場跨市場監管備忘錄》以及《股票市場與股指期貨市場跨市場監管信息交換操作規程》、《股票市場與股指期貨市場跨市場監管反操縱操作規程》、《股票市場與股指期貨市場跨市場監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三個具體操作規程。作為跨市場監管協作制度的具體落實,協議的簽署標誌著證券、期貨監管系統內關於股票和股指期貨市場跨市場監管協作制度正式建立。

    調整和完善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相關制度。銀監會近日發佈《關於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發展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的指導意見》,對現行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相關制度進行調整和完善。《意見》要求:在貸款主體上,將發放農村小額貸款的機構拓展到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借款主體上,將小額貸款發放對象拓展到農村傳統種養戶、多种經營戶、個體工商戶以及農村各類微小企業。在貸款用途上,支持有利於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民生産生活環境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包括農産品生産、加工、運輸、流通等各個環節,農民簡單日常消費和購置高檔耐用消費品、建房或購房、治病、子女上學等所有消費領域,農民本土生産、農民外出務工、自主創業、職業技術培訓等創業領域。在貸款額度上,發達地區小額信用貸款額度可提高到10萬元至30萬元,欠發達地區可提高到1萬元至5萬元,其他地區在此範圍內視情況而定;聯保貸款額度可在信用貸款額度基礎上適度提高;對個別生産規模大、經營效益佳、信用記錄好、資金需求量大的農戶和農村小企業,貸款額度可再適當調高。在貸款期限上,根據農業季節特點、生産項目的不同週期和貸款用途以及借款人綜合還款能力等合理確定,允許用於傳統農業生産的小額貸款跨年度使用;對溫室種養、林果種植、茶園改造、特種水産(畜)養殖等生産經營週期較長的貸款,期限可延長至3年。在貸款利率上,應在法規和政策允許範圍內,綜合考慮借款人信用等級、貸款金額、貸款期限、風險水平、資本回報要求以及當地市場利率水平等因素,在浮動區間內自主確定貸款利率。在貸款手續上,儘量簡化農村小額貸款手續,增加貸款申請受理的渠道,縮短貸款審查時間;全面推廣使用貸款證,對已獲得貸款證的農戶和農村小企業,憑貸款證和有效身份證件即可辦理貸款手續;把農戶貸款與銀行卡功能有機結合起來,根據條件逐步把借記卡升級為貸記卡,在授信額度內實行“一次授信、分次使用、循環放貸”,提高貸款便利程度。

    四、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國務院近日下發《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把解決城市(包括縣城,下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作為維護群眾利益的重要工作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職責,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為重點、多渠道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政策體系。《意見》要求,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逐步擴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範圍,合理確定廉租住房保障對象和保障標準,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確保廉租住房保障資金來源。《意見》提出,要改進和規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規範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合理確定經濟適用住房標準,嚴格經濟適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加強單位集資合作建房管理。《意見》同時還對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和工作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五、農村改革

    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國家林業局近日表示,目前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已完成承包的林地約5.25億畝,佔集體林業用地的21%。近年來針對集體山林權屬不清、權責不明、經營機制不活、産權流轉不規範等制約林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福建、江西、遼寧、浙江等省率先試點,開展了以“明晰産權、放活經營、減輕稅費、規範流轉”為主要內容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目前,福建、江西、遼寧、浙江等省已基本完成承包到戶的主體改革任務,正在進行配套改革試點。雲南、安徽、河北三省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正在全省範圍內積極推開明晰産權的主體改革工作。其他省(區、市)正在80個縣開展試點工作。

    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國務院出臺《關於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意見》。為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確定的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主體功能區的範圍、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區域政策的任務,國務院出臺該《意見》,指出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明確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主要任務和工作要求。其中,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主要任務是,在分析評價國土空間的基礎上,確定各級各類主體功能區的數量、位置和範圍,明確不同主體功能區的定位、開發方向、管制原則、區域政策等。

    建立政府強制採購節能産品制度。為切實加強政府機構節能工作,發揮政府採購的政策導向作用,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關於建立政府強制採購節能産品制度的通知》,要求建立政府強制採購節能産品制度,在積極推進政府機構優先採購節能(包括節水)産品的基礎上,選擇部分節能效果顯著、性能比較成熟的産品,予以強制採購。

    全國多數市(縣)政府出臺專門規定,規範行政決策。國務院法制辦調查數據顯示,全國超過70%的市縣政府出臺了規範行政決策方面的專門規定,明確決策權限和程序,並建立了政府決策公開聽取公眾意見制度;超過50%的市縣政府建立了政府決策跟蹤反饋和評估制度。我國行政決策新機制逐步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依法決策相結合的模式開始形成,越來越多的公眾有序參與政府管理,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進一步增強。

    七、地方改革

    浙江省從10月1日起對事業單位進人一律實行公開招聘。近日,浙江省人事廳下發的《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要求,從今年10月1日起,浙江省除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外的各級機構編制部門批准設立的事業單位,新進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均要面向社會實行公開招聘。《辦法》規定, 招聘信息發佈時間不得少於7個工作日;經招聘後,事業單位或組織考試的部門也要在適當的範圍內對擬聘用人員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應少於7個工作日。 《辦法》要求,同一崗位符合條件的報考人數不得低於招聘崗位人數的3倍,不到規定比例的,應相應核減或取消招聘崗位數,並告知報名人員;對少數專業特殊或確實難以形成競爭的專業技術崗位,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如果是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專業人才,按單位預算管理方式,同類性質事業單位人員或財政補助向財政適當補助、非經費自理向經費自理單位流動的人員,涉密崗位的人員,經核準後,可直接聘用。

    江蘇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一是以行政服務中心為載體,積極推進全省三級便民服務網建設。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全省各市、縣相繼建立了行政審批中心或行政服務中心。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省113個縣(市、區)已建立縣級行政審批服務中心92個,1325個鄉(鎮)已建立鎮級便民服務中心402個,18213個村(社區)已建立村級便民服務室3215個。二是省級機關行政審批便民服務取得積極進展。經過省編辦批准,省建設廳專門成立了行政審批辦公室,將所有行政審批職能歸口管理,省國土資源廳、水利廳、交通廳等部門建立了“行政審批中心”,對涉及行政審批、管理的事項實行“大廳式”集中辦理,做到公開透明、行為規範、方便基層和群眾。 

 
 
 相關鏈結
· 發展改革委:本週主産區三種糧食價格小幅上升
· 發展改革委:我國四類企業正加速“走出國門”
· 發展改革委:國儲棉競賣效果明顯 棉價趨於穩定
· 發展改革委發佈7月份棉花市場月報:棉價趨於穩定
· 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就當前的價格形勢答記者問
· 發展改革委部署專項檢查打擊價格串通、哄抬價格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