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部門信息
 
國家旅遊局局長訪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貢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15日   來源:旅遊局網站

    黨的十六大以來,圍繞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産業、為建設世界旅遊強國夯實基礎這兩個目標,全國旅遊行業從加快完善旅遊産業體系、全面提升旅遊産業素質、綜合發揮旅遊産業功能這三項主要任務入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取得了哪些成績?積累了哪些經驗?黨的十七大召開前夕,中國旅遊報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十七大代表、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

    圍繞中心 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記者: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重要産業體現在哪些方面?

    邵琪偉:旅遊業發展必須自覺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遵循産業發展規律,才能建成國民經濟的重要産業。近年來,旅遊行業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配合國家拉動內需的經濟政策,大力發展假日旅遊;為促進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與國家發改委、中宣部、財政部等部門共同推動紅色旅遊的全面發展;發揮旅遊獨特優勢,積極配合國家總體外交和對臺港澳工作;在國家大力發展服務産業的背景下,把旅遊促進就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認真貫徹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積極倡導綠色旅遊;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支持區域旅遊聯合;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國家軟實力提升的角度,提倡和宣傳文明旅遊。這些工作的開展使旅遊産業功能得到綜合發揮。

    經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編制的旅遊衛星賬戶測算:2004年我國旅遊業增加值達到6472億元,佔當年全國GDP的4.05%。2006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8935億元人民幣,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進一步提高。

    記者:在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進程中,旅遊業發揮著什麼樣的積極作用?

    邵琪偉:當前我國正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今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儘快使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産業,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旅遊業是兼具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集傳統與現代、生産性與生活性、勞動密集型與資金、知識密集型等特徵于一體,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服務業。據統計,旅遊業關聯我國國民經濟的109個産業、行業和39個部門,相關産業的發展對旅遊業都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同時,這些産業的發展很大程度都得益於旅遊業的發展。據世界旅遊組織測算,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3元。從我國旅遊業近30年來的發展歷程來看,旅遊業對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實現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促進城鄉協調和新農村建設、對加強環境保護、拉動消費、促進就業等方面都有著積極作用。近年來,國家旅遊局分別與建設、環保、發改委、農業等相關部門就有關工作召開專題會議,逐步形成部門協調配合推動大旅遊發展的格局。

    記者:我們常説,旅遊是和平的使者、友誼的橋梁,在擴大開放和對外交往等方面,旅遊業做出了哪些貢獻?

    邵琪偉:目前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總量達132個,其中已實施86個,為促進雙邊和多邊關係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僅今年以來,我們就召開了中日韓旅遊部長會議,參加了俄羅斯“中國年”的系列活動,開展了“中印旅遊友好年”的一系列旅遊促銷活動和多雙邊國際交流。同時,我們也進一步加強了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南太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等國際旅遊組織的合作,通過參加一系列國際旅遊組織的活動,進一步擴大了中國作為世界旅遊大國在國際旅遊事務中的影響。

    同時,我們積極推進旅遊業對外開放,進一步促進旅遊對外交流與合作:按照加入世貿組織有關旅遊領域談判承諾,提前開放對外資旅行社設立分支機構,並在註冊資本的要求方面對外商投資設立旅行社實行了國民待遇;為支持香港、澳門旅遊業發展,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在CEPA框架下,開放個人遊城市達到49個,將港澳資旅行社試點經營內地居民赴港澳團體旅遊的地域範圍由原來的廣東一地擴大到泛珠三角合作區域9省區。

    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旅遊對臺港澳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推動。近年來,國家旅遊局積極推進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與公安部、國臺辦共同頒布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管理辦法》,成立了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與台灣有關民間旅遊組織就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舉行了多次技術性磋商;連續舉辦海峽兩岸旅遊行業聯誼會、海峽旅遊博覽會,邀請台灣旅遊業界組團參加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以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名義與台灣觀光協會共同舉辦台北旅展,促進了兩岸旅遊業界的交流與合作。我們進一步發展了與港澳地區的旅遊交流與合作,建立了與香港、澳門旅遊部門定期磋商交流機制,舉辦了內地與香港旅遊業界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聯誼會,與香港、澳門旅遊主管部門分別召開了規範旅遊市場秩序的聯席會議,內地與香港、澳門在旅遊領域內相互聯絡日益緊密,交流形式日益多樣,合作內容日益豐富。據統計,2006年我們接待的香港同胞達7390萬人次,澳門同胞達2440萬人次,台灣同胞達441萬人次;而我國內地居民首站赴香港的旅遊人數為143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0%,赴澳門為989.50萬人次,增長16.7%。

    成就喜人 為建設旅遊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記者:從世界旅遊發展格局看,我國旅遊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邵琪偉:我國旅遊業經過改革開放近30年的持續發展,已經完成了從旅遊資源大國向世界旅遊大國的轉變,現在正朝著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目標邁進。2006年,我國共接待入境遊客12494萬人次,實現國際旅遊外匯收入339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9%和15.9%;國內旅遊人數13.9億人次,收入6230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7.9%;中國公民出境人數達到345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3%;旅遊業總收入893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6.3%。我國繼續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遊接待國和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的地位,並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世界旅遊組織預測,中國將提前到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

    從産業規模和要素看,截止到2006年末,全國共有星級飯店12751家, 其中五星級飯店有302家,四星級飯店有1369家; 到2006年末,全國旅行社共有17957家,其中國際社有1654家,國內社有16303家。全國旅遊景區達到20000多家,其中A 級景區達3088家。

    記者:您剛才説我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這意味著什麼?

    邵琪偉: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國務院把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確立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和基本立足點。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産業”。溫家寶總理指出要“積極發展旅遊、文化、休閒、健身等消費熱點,擴大居民消費”。我國旅遊已經進入了大眾化時代,而且是一個潛力巨大而又活力無限的消費市場,旅遊對拉動消費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我國完全有條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遊市場。

    從1999年“十一”,我國開始實行長假制度,由此形成了假日旅遊。據測算,每年三個黃金周産生的旅遊收入,佔到國內旅遊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與此同時,假日旅遊對商業、餐飲、交通、景區、文化、體育、銀行、保險、通訊等各産業的發展,産生了明顯的促進和拉動作用,又催生了假日經濟。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全國共接待旅遊者1.46億人次,比2006年“十一”黃金周增長9.6%;實現旅遊收入642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14.8%;旅遊者人均花費支出441元。39個重點旅遊城市監測的181家商業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65.70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18.3%;監測的177家餐飲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3.23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10.8%。假日旅遊還促進了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有效拉動了城市周邊經濟發展。

    記者: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旅遊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在提升鄉村旅遊發展方面,我們取得了哪些成效?

    邵琪偉:按照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為充分發揮旅遊業促進“三農”的積極作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我們先後推出了“中國鄉村旅遊年”和 “中國和諧城鄉遊” 系列活動。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就地轉移,促進了農業産業化發展,促進了農村生産發展和農民生活富裕,促進了農民素質提高和鄉風文明,促進了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還推進了農村基層管理民主。鄉村旅遊已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的兩萬多個旅遊景區(點),一半以上分佈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國家旅遊局推動創建的“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達300多家,遍佈內地31個省區市,覆蓋了農業的各種業態。據統計,全國鄉村旅遊景區(點)每年接待遊客超過3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400億元人民幣;“五一”、“十一”和“春節”三個黃金周,全國城市居民出遊選擇鄉村旅遊的約佔70%,每個黃金周形成大約6000萬人次規模的鄉村旅遊市場。為促進鄉村旅遊的健康發展,國家旅遊局制定了《關於促進農村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開展了鄉村旅遊“百千萬工程”,將在全國推出100個特色縣、1000個特色鄉、10000個特色村,力爭使鄉村旅遊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農村和農民群眾。

    記者:紅色旅遊是近年來旅遊業的一個新亮點和一個新的增長點,目前我國紅色旅遊發展的情況如何?

    邵琪偉:紅色旅遊已經成為中國旅遊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惠及老區人民發揮了積極作用。2006年,江西、湖南、陜西、四川等11個省區市及井岡山、韶山、延安等7個紅色旅遊重點城市紅色旅遊接待總人數達到1.3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0.2%,旅遊總收入525億元,比上年增長25.5%。今年一季度,全國紅色旅遊50個季報點接待總人數達到572萬人次,同比增長20.6%,旅遊總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141%。統計表明,全國紅色旅遊重點地區旅遊人數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15%的增長目標。目前我們正以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為重點,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革命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的同時,初步形成了紅色旅遊發展的框架。從現在到2010年的這一段時間,我們工作的重點是進一步鞏固提高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實現規劃目標,推動紅色旅遊全面發展。

    記者:我們了解到,許多地方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開闢了新的就業渠道,旅遊對促進就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邵琪偉:促進就業始終是旅遊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隨著我國新增勞動力和富餘勞動力增多,擴大就業、促進再就業已成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艱巨任務。截至2006年,全國旅遊直接從業人員100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4900萬人,就業總數6000萬左右,相當於全國就業總數的7.8%。我國旅遊直接就業人數由1989年的52萬人增加到2007年的1000萬人,13年來增長了近20倍,年均增長率達18.1%,旅遊業正在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基礎性産業之一。旅遊就業的特點是容量大,就業門檻相對較低、就業成本也相對較低,就業方式靈活多樣,適合不同人群,在促進就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隨著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將為社會就業提供更多的崗位。我們將進一步明確旅遊就業目標,拓寬旅遊就業渠道,完善旅遊就業政策措施,優化旅遊就業環境,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增強旅遊就業服務。前不久,國家旅遊局與國家發改委在成都共同召開了發展旅遊促進就業工作會議,研究了《關於大力發展旅遊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和《發展旅遊促進就業行動計劃綱要(2008—2015年)》,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把旅遊促進就業工作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

    完善體系 綜合帶動 實現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記者:在完善旅遊産業體系和提升産業素質方面,重點抓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邵琪偉:從2005年開始,我們將三大市場的發展方針調整為“大力發展入境旅遊、規範發展出境旅遊、全面提升國內旅遊”。對入境市場,核心任務是持續強化國家整體形象宣傳,大力提高市場促銷質量;對出境市場,是努力改善出境旅遊服務質量,注重引導遊客理性消費和文明旅遊;對國內市場,則是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基本立足點”重點抓好,全面提升國內旅遊質量。

    旅遊産業體系主要包括旅遊産品體系和目的地體系,協調配套的旅遊要素體系,旅遊法規、制度和標準化體系,以及旅遊人才體系。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加強旅遊産業要素建設,進一步提升旅遊供給水平。為適應旅遊市場多元化、消費多樣化的需求,各級旅遊主管部門進一步推動旅遊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賓館飯店、景區景點等接待服務設施建設。為適應居民休閒度假需求日益增長和高端市場不斷發展的趨勢,在發展觀光旅遊、提升觀光産品內涵的同時,更加注重休閒度假旅遊的發展,並推進海洋旅遊、森林旅遊、溫泉滑雪、健康體育等休閒度假産品開發,加快城市周邊休閒度假帶建設,進一步引導各類旅遊度假區的發展。在滿足大眾旅遊需求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高端旅遊産品的需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發展會議展覽、郵輪遊艇、文化體驗、科考探險等有潛力的旅遊産品。為適應家庭出遊和自駕車旅遊快速增長的需求,我們積極引導汽車旅館、家庭旅館、鄉村旅館的建設,加快自駕車旅遊的配套建設。針對旅遊購物這一“短腿”,我們和有關方面正在推動建設一批符合市場需求、具有地方和文化特色、讓遊客信得過的旅遊商品基地和旅遊購物場所,以提升旅遊購物消費水平。

    在提升旅遊産業素質方面,我們著重推進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構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二是完善市場運行機制和旅遊管理體制,大力推動誠信旅遊體系建立,三是進一步推進旅遊業對外開放,四是加強旅遊産業創新能力建設,五是建設互惠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近年來我們大力倡導牢固樹立精品開發、精品建設、精品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集約型發展。為加快旅遊精品建設和旅遊目的地建設,國家旅遊局和世界旅遊組織一起啟動了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創建工作,還開展了白金五星級飯店評定試點和5A級景區創建工作,下一步我們還將啟動“中國旅遊精品庫”建設,鼓勵爭創中國旅遊精品系列品牌,繼續抓好紅色旅遊重點地區、經典景區、精品線路建設。這些工作對旅遊産業素質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記者: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邵琪偉:首先要做好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旅遊業應該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認真貫徹“開發與保護並重、開發服從保護”的方針,總結推廣資源保護型旅遊開發方式、資源節約型旅遊經營方式,積極倡導環境友好型旅遊消費方式,大力培育綠色産業體系,加強對遊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文明消費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前不久國家旅遊局出臺《旅遊資源保護暫行辦法》,就是為加強對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促進旅遊業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項重要舉措。

    其次要加強旅遊誠信建設。今年以來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和全行業積極組織“誠信旅遊神州行”系列宣傳活動,調動了各方面參與旅遊誠信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觀念和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增強了企業信用自律的意識,提高了信用風險防範的能力,也進一步樹立了旅遊行業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三是要提高旅遊公共服務水平。近兩年國家旅遊局和地方各級旅遊主管部門更加注重提高旅遊公共服務水平:針對旅遊市場需求不斷高漲、旅遊安全面臨新形勢和新挑戰的情況,切實強化了旅遊安全服務,通過各重要媒體,及時發佈旅遊安全信息提示,並使之制度化、規範化和常態化;針對旅遊保險不適應旅遊業發展要求的情況,逐步完善旅行社責任險,探索適應發展要求並逐步與國際相接軌的旅遊保險産品;進一步加強了旅遊公共信息服務,在信息産業部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已批准全國旅遊客服電話號碼為12301,下一步將要逐步建立覆蓋全國的旅遊公共信息服務網絡。

    四是高度重視,深入抓好文明旅遊工作。去年以來,中央領導同志就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國家旅遊局和中央文明辦聯合開展了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計劃,出臺了《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今年我們又開展了“億萬遊客文明行”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促進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的提升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開拓進取 以十七大精神指導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

    記者:在過去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您最深刻的體會是什麼?

    邵琪偉:胡錦濤總書記在6·25講話中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把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這“四個堅定不移”對我們黨和國家的發展大局至關重要,同樣是我們全國旅遊戰線一切行動的指南和工作方針。通過學習胡錦濤同志的講話精神,回顧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歷程,我認為,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抓旅遊,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促進旅遊産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自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我們把“綜合發揮旅遊産業功能”,作為産業發展的三大基本任務之首,不僅是基於旅遊業關聯性、帶動性強的自身特點,更是全國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大力促進旅遊産業發展基本經驗的總結。現階段,我們應該更加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抓旅遊産業發展,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發揮好旅遊産業功能,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政府主導發展旅遊産業,既是促進現階段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國旅遊産業戰略提升期的重要保證。“十一五”時期,中國旅遊業整體上進入了戰略提升期,制約旅遊産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本質上都是市場機制不成熟帶來的。因此我們提出“十一五”的基本任務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要求的旅遊産業體系,全面提升旅遊産業素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要強調“政府主導”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國已有25個省區市把旅遊業確立為支柱産業或先導産業。各級黨委、政府發展旅遊業的熱情和力度空前高漲,“黨委重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各方支持”的良好局面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是中國旅遊産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十一五”旅遊産業所處的階段,既是黃金髮展期,也是矛盾凸顯期。中國旅遊業的興起和快速發展都是改革開放的直接成果。中國旅遊業曾經站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列,中國旅遊業也最早從事業轉向産業,是較早實現自我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的新型産業,一代又一代的旅遊工作者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樣,解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旅遊産業發展面臨的所有問題,都必須以改革的精神、開放的思想、創新的行動,堅持不懈地向前推進。

    我們要認真總結改革開放近30年來旅遊業發展的經驗,進一步推動新時期旅遊業的發展。

    記者: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階段,進一步促進我國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有著什麼樣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邵琪偉:黨的十七大將為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提出新的任務。國家旅遊局和全國旅遊行業都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進一步明確新時期、新階段旅遊業發展的歷史使命、工作方針、主要任務,不斷拓寬發展思路,進一步堅定信心,團結拼搏,改革創新,紮實工作,以堅定的信念、務實的作風、改革的精神,把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到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實踐當中去,不斷推進中國旅遊業發展取得新的成績,加快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産業,努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鏈結
· 旅遊局副局長杜江在北京會見美國OEP公司董事長
· 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京接見"全國道德模範"文花枝
· 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廈門會見台灣旅遊業界代表
· 旅遊局局長邵琪偉會見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邦長
· 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就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發表講話
· 旅遊局長邵琪偉會見埃及旅遊部長左赫爾·加蘭那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