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工程自1999年開始,經歷了試點示範、快速推進和成果鞏固3個階段。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3.64億畝,其中退耕地造林1.39億畝、荒山荒地造林2.05億畝、封山育林0.2億畝。
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改寫了工程區“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歷史,取得了生態改善、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巨大綜合效益,在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億萬農民的真心擁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一是加快了國土綠化進程,生態效益顯著。在退耕還林工程的強力帶動下,“十五”期間,我國年平均造林面積超過1億畝。到目前為止,全國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3.64億畝,相當於我國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使佔國土面積82%的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了2個百分點,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水土流失和風沙危害明顯減輕。據四川省水文監測,實施退耕還林等工程以後,2004年與1998年相比,長江一級支流年輸沙量大幅度下降,其中岷江夾江站減少38.6%,嘉陵江亭子口站減少94%,涪江射洪站減少95.6%。據四川省生態定位監測,通過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全省年均滯留泥沙0.54億噸、增加蓄水6.84億噸;累計減少土壤有機質損失量3646萬噸、氮磷鉀損失量2083萬噸,平均每年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達134.5億元。地處風沙前沿的內蒙古森林覆蓋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全區生態狀況實現了由局部治理、整體惡化向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重大轉變。同時,退耕還林工程造林全部成林後,木材蓄積量將達10億多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8.3億噸、生産氧氣16.2億噸,相當於北京市現有300萬輛汽車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做出巨大貢獻,並擴大我國在國際談判中的話語權。有關專家説:“退耕還林這件事確實幹對了,目前已經顯現的生態效益是顯著的,比預料的還要好。”
二是農民收入普遍增加,部分地區貧困狀況開始改變。退耕還林工程涉及25個省區市的2279個縣、3200多萬農戶、1.24億農民。4300多億元的總投資中,85%以上直接用於解決農民的生計問題和改善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到2006年底,退耕農戶戶均已得到3500元的補助,尤其是西部地區、高寒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不少退耕農民以前一直十分貧困,退耕還林補助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退耕農戶的貧困程度。特別是在一些氣候較好的地區,退耕後發展的經濟林、用材林、竹林、藥材等生態經濟産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甘肅省隴南市依託退耕還林工程新建花椒、核桃、油橄欖等特色林果基地80萬畝,成為當地的一大經濟支柱,2005年全市農民人均林果業收入比退耕前增長59%,近20萬戶、80多萬農民靠林果業實現了脫貧致富。重慶市江天市在退耕還林中發展花椒13.5萬畝,年産值已達2.1億元,椒農人均增收1302元。湖北省秭歸縣2萬退耕農戶發展臍橙、柑橘5.4萬畝,年産值達5400萬元,戶均增收2700元。貴州省赤水市自2001年退耕以來,累計種竹46萬畝,全市竹林面積達102萬畝,從業人員達8萬人,2005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2512元中有近一半來自竹業。
三是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産方式,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退耕以前,山區、沙區農民廣種薄收,農業産業結構單一,許多潛力沒有發揮。退耕還林為調整農村産業結構提供了良好機遇,許多地方將退耕還林作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分類指導,積極探索高效的治理模式和先進的經營機制,培育具有區域比較優勢和市場前景、能替代傳統産業的生態經濟型産業,較好地解決了國家要生態、地方要發展、農民要增收之間的矛盾,逐步走上了“糧下川、林上山、羊進圈”的良性發展道路,實現了耕地減少、糧食增産、農業增效。退耕還林還使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廣種薄收的土地上解放出來,促進了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而且,“五個結合”配套措施的建設,促進了農民生産生活條件的改善。
四是退耕還林不僅改善了生存條件,也使當地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思想觀念也因此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生態意識明顯增強。基層幹部認為,退耕還林是貧困山區、沙區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極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