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心理所“國人心理和諧狀況的研究”項目組首次開發出用於測量我國民眾心理和諧狀況的專用測量工具,併發表了《2007我國民眾心理和諧狀況研究報告》。
項目組認為,我國國民的心理和諧包括自我狀態、人際關係、家庭氛圍和社會態度4個方面,其中良好的人際氛圍尤為重要。項目組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説,他們使用該測量工具,在全國範圍內採用多段隨機抽樣方法,重點調查了位於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7個中心城市、7個城鎮和10個農村的3176名常住居民,以及7個中心城市的759名進城務工人員。基於本次較大規模抽樣調查,項目組對我國國民心理和諧狀況進行了研究。
總體和諧 仍有提升空間
“當前,我國民眾的心理和諧狀況總體上處於可接受水平,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這是報告提出的第一個重要結論。
首先,我國民眾心理和諧的總體狀況介於“不確定”和“比較和諧”之間(平均得分為3.72,1為非常不和諧,5為非常和諧),但仍未達到“比較和諧”的程度,離“非常和諧”更有段距離。其次,有19.8%的民眾心理比較和諧,得分在4分以上;而多數被調查對象(75.8%)的心理和諧處於“不確定”和“比較和諧”之間,有4.4%的民眾心理不和諧(得分在3分以下)。
項目組認為,政府作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的心理和諧的重大戰略決策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特別是如何大力促進主體人群的心理和諧程度,使之達到“比較和諧”的水平,是今後心理和諧建設工作的重點。少數心理不和諧的人群,有可能轉化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人群,因此需要給予他們更多關注。
在心理和諧的4個成分中,家庭氛圍得分最高(平均得分為4.1),超過了“比較和諧”的程度,這反映我國民眾對家庭的感受最為和諧,這有助於提升民眾心理和諧的總體水平。在社會轉型時期,雖然我國的家庭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中華民族維護婚姻家庭、倡導家庭和睦等傳統美德仍然在民眾生活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各個領域産生著巨大影響。與其他方面相比,民眾更願意為家庭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也會從家庭方面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東部和諧狀態低於中西部
報告的第二個結論認為,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眾心理和諧程度的走向不一致,表現為東部地區心理和諧總體狀況低於中西部地區。
報告中説,從總體上來看,中部地區的心理和諧程度(平均得分3.72)要高於東部地區的心理和諧程度(平均得分3.69),而西部地區的心理和諧程度(平均得分3.71)居中。從自我狀態來看,東部地區民眾的和諧程度要顯著高於中、西部地區;而在社會態度方面,西部地區民眾的和諧程度顯著高於中、東部地區。這表明東部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逐步深入,逐漸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開始表現出個體主義的價值觀,而西部地區受這方面的影響偏小,更為強調集體主義的價值觀。
值得注意的是,東、中、西部地區的心理和諧與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趨勢不一致,表現出明顯的分離效應。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東部地區的人均GDP一般要明顯高於西部地區,但從研究結果來看,民眾心理和諧程度則是西部地區要高於東部地區。
城鄉居民差異大
農村、城鎮和城市居民的心理和諧得分也呈現“分離效應”,即城鎮居民的經濟水平雖然高於農村居民,但其心理和諧程度最低,具體表現為人際關係的疏遠、人際信任的缺乏以及社會態度的波動。這是項目組對數據進行分析後得到的第三個結論。
報告指出,首先,農村居民的社會態度最為積極,對自己的家庭氛圍和人際關係的評價最高。一方面,這説明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已初見成效;另一方面,儘管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等方面已發生深刻變化,但農村居民對於家庭氛圍的感受仍然是最好的,這説明傳統文化與風俗習慣仍然得以保留。
其次,城鎮居民的心理和諧得分落後於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處於最低的水平,心理和諧程度最差。這可能和城鎮目前面臨的挑戰有關。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城鎮相對於農村的優勢變得不明顯,城鎮居民有可能體驗到較大的心理落差,這會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和諧狀態。較低的心理和諧狀態可能會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因而在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城鎮的重視。
農民工心態好于常住居民
報告的第四個結論特別令人關注:進城務工人員的心理和諧程度高於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
報告中説,總體來看,進城務工人員整體的心理和諧程度(3.79)顯著高於農村居民(3.74)和城市居民(3.71)。除了人際關係方面,進城務工人員的和諧程度略低於農村居民外,在自我狀態、家庭氛圍和社會態度方面,其得分都要顯著高於其他兩個群體。
報告認為,這可能和他們在衡量和評價自己的各個方面時選取的參照點有關:來自農村的進城務工人員儘管生活在城市,但對自己的定位仍在農村,因此在進行比較時,他所參照的對象並不是城市居民,而是家鄉的農村居民。這種效應體現在進城務工人員的心理和諧狀態上,表現出如下特點:在自我狀態和社會態度方面,由於他們主要生活在城市,接觸到更多信息,受到更多的文化衝擊,對自我和社會問題更加關注;在人際關係方面,他們遠離了“雞犬相聞”的農村氛圍,深感人際關係的缺乏;在家庭氛圍方面,由於工作原因,家庭給予他們的溫暖感受則在思念中變得更加強烈。
研究還發現,家庭氛圍對農民工社會態度的影響程度明顯低於普通民眾。這可能和進城務工人員遠離家庭的客觀事實有關,如果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與家庭交流的便利條件,促進他們與家人的聯絡,將有助於提升進城務工人員對社會的積極態度。此外,為他們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也將有助於提升進城務工人員對社會的積極態度。
六大建議提醒政府防患于未然
基於上述研究發現,項目組提出了幾點建議:
其一,鋻於我國民眾心理和諧狀況總體水平不高的現狀,應加快全國性心理服務網絡特別是城鎮網絡的建設,加強心理健康宣傳教育,讓心理服務走入學校、單位、醫院、社區、村鎮,引導和幫助民眾正確對待自己、家庭、他人和社會。
其二,城鎮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解決方案。目前城鎮中出現的問題有可能成為未來新農村建設所面臨的挑戰。因此,各級政府需要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其三,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均衡發展。東部地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把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視心理和諧的構建;中西部地區應以東部為鑒,採取措施營造友好互信的人際關係和積極的社會態度。
其四,進一步完善農村人口進城務工的政策與服務體系。創造各種便利條件,使進城務工人員和家庭、家鄉保持緊密聯絡。各類媒體不宜刻意誇大這一人群的不和諧和引導目前尚不切實際的需求。
另外,中華民族維護婚姻家庭、倡導家庭和睦等傳統美德在我國民眾生活中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並對我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應加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宣傳工作,發揮其在現代化進程中對維護家庭穩定産生的積極作用。
最後,報告建議,建立國民心理和諧數據庫,並構建輻射全國的調查網絡,定期追蹤和監測民眾心理和諧的狀況,建立社會穩定預警機制,對於中央與各級地方政府制定和完善相應政策和措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