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要聞>> 地方政務
 
交強險費率調整聽證將在京召開 7成代表抽籤産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5日   來源:北京日報

    12月中旬,備受車主矚目的交強險費率調整聽證會將在北京召開。4日保監會表示,交強險費率調整聽證會的12名投保人代表、4名社會公眾代表(二者共佔聽證代表總數的70%)和15名旁聽人員將通過抽籤確定。3日中午12時,隨著3個電子郵箱地址的公佈,聽證會代表和旁聽人員的報名工作開始。而報名截止日期是12月6日12時整。

    公證處將監督抽籤過程

    “我會已向長安公證處提出公證申請,就投保人代表、社會公眾代表和旁聽人員的抽籤過程進行現場監督。”保監會昨天公告稱,聽證代表將隨機抽籤決定。

    據記者了解,交強險費率聽證會將設聽證代表22人,設旁聽席15個。22名聽證代表中包括投保人代表12名,社會公眾代表4名,有關協會代表3名,專家代表3名。而3名協會代表由保監會商協會選派産生;3名專家代表由保監會在有關保險學和法學學者中邀請確定産生。這樣,聽證代表中的16人需要在報名者中隨機抽籤産生。而15位旁聽人員則全部需要在符合條件的報名者中隨機抽籤産生。旁聽人員在聽證會上只能列席旁聽,其食宿、交通費用自理。

    4日確定的抽籤順序是:先抽取投保人代表,再抽取社會公眾代表,最後抽取旁聽人員。

    ●一個申請人只能報一種“身份”

    詳細的抽籤規則昨天也同時揭曉。據了解,同一人員多次提交同一類報名錶的,以最後一次提交的報名錶為準;同一人員同時提交幾類報名錶,在前一輪抽籤中已被選中的,自動從後幾輪的抽籤中被剔除;即一個申請人只能以交強險投保人代表、社會公眾代表、旁聽人員中的一種身份參加聽證。

    保監會強調,報名投保人代表的,應當為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併為交強險的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因此,報名時除了填寫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準確的聯絡方式(包括電話、通訊地址和郵編)等基本信息外,還要提供投保的交強險保險單單號和保險公司名稱。

    保監會稱,抽籤結束後,將向社會公佈投保人代表、社會公眾代表和旁聽人員名單。

    ●聽證會“降調”已定?

    到記者發稿時為止,報名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半,保監會人士並未透露具體的報名情況。但據記者了解,不少車主已經躍躍欲試。此前曾代表1000多位車主就交強險相關問題致函保監會的北京律師劉家輝昨天對記者表示,她一定報名參加,而且會報名有發言權的“投保人代表”,她還詳細研究了剛剛公佈的交強險首年盈虧情況匯總等等。而一位剛剛買了車的“新手”司機孫女士也表示,交強險每年都交保費,自己也想報名旁聽一下這費用是如何定出來的。

    雖然聽證會未開,降費的基調已經比較明顯。上週五,保監會人士在召開第三季度新聞發佈會的時候表示,保險行業協會已經起草提交了一份交強險費率調整方案。這份方案的內容近日也透過媒體透露出了不少細節。包括交強險保額擬提高一倍,由現行的6萬元提高至12萬元;基礎費率將下調,目前八大類42種車型中,將有16種車型涉及降費,幅度5%到33%不等。其中6座以下的家庭自用車保費有望從1050元降至950元。

    ●車主、專家提前論辯

    對於即將召開的交強險費率聽證會,已經有車主陸續提出了建議。主要集中在交強險首個業務年度(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承保機動車5755萬輛,和上億的機動車保有量數字相差較遠;首年經營報虧39億元,成本明顯很高;交強險保費具體是如何構成的,保單是否需要使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等等。

    4日有車主建議稱,從保險行業協會提交的方案看,事先仍然沒有徵求投保人的意見。應該在投保人中進行廣泛的調查,並且有一個充分論證的過程。而研究保險的專家朱俊生在騰訊網組織的相關論壇上稱,交強險應該提前公佈其費率構成,讓投保人明確交上去的錢會用在哪,提供一個可比較、評價的參照指標。(記者耿彩琴 實習生曾珊)

    交強險聽證會報名條件和方法

    個人代表應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單位代表應當為該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

    投保人代表應當為機動車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併為交強險的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

    凡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均可以申請旁聽交強險費率調整聽證會。

    投保人代表報名電子信箱:tbr@circ.gov.cn

    社會公眾代表報名電子信箱:shgz@circ.gov.cn

    旁聽人員報名電子信箱:ptr@circ.gov.cn

    報名截止時間:2007年12月6日中午12:00  

 
 
 相關鏈結
· 交強險費率調整聽證會聽證代表七成將由抽籤産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