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第208次常務會議、全國農業抗災減災和春耕生産工作會議和《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救災應急指揮中心關於搶險救災工作及災後重建安排報告的通知》(國發[2008]6號)精神,農業部研究提出了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安排意見,于2月20日印發各地農業部門。
通知説,當前我國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由應急搶險抗災轉入全面恢復重建階段。抓好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和春耕生産對於全年糧食穩定發展和主要農産品基本供給,對於實現農民持續增收和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對於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知要求,各級農業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把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和春耕生産作為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堅持全年農業生産目標不動搖,統籌兼顧、全面部署,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落實政策、增加投入,確保夏季糧油和全年農業豐收,為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附:
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安排意見(全文)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農業抗擊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現已由應急抗災救災轉入農業災後恢復重建階段。安排好災後農業生産恢復和重建工作,對恢復農業生産力、保障農産品有效供應、保障災區農民生計、保障全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目標實現極為重要。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再接再厲,迅速行動,全面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各項部署,立即掀起農業災後恢復重建熱潮。
一、深入分析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農業造成的重大影響
今年1月10日以來,我國南方等部分地區發生的持續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農業受災為歷史罕見,範圍廣、強度大、時間長、品種多,給災區農民生産生活造成重大損失,給今年春耕備耕生産帶來很大困難,給鮮活農産品的供給帶來較大壓力,給一些農業生産領域帶來持續性影響。
(一)農業生産遭受重大損失。受災範圍廣,全國20多個省(區、市)冬季農業生産普遍受災,截止2月14日,農作物受災1.78億畝,因災死亡畜禽6956萬頭只,水産養殖受災面積1455萬畝。影響品種多,油菜、蔬菜、果樹、茶樹、甘蔗、馬鈴薯等農作物遭受嚴重凍害,生豬、家禽、水産等養殖品種因災死亡較多。受災程度深,各種農作物成災8764萬畝、絕收2645萬畝,其中油菜成災2777萬畝,絕收615萬畝,損失油菜籽約180萬噸。農資價格上漲、勞動力短缺等因素,給春季農業生産帶來明顯的不利影響。設施損毀重,因災損毀塑料大棚60萬畝、畜禽圈舍1943萬平方米、水産養殖設施1485萬平方米,受損農機具64萬台、機庫棚62萬平方米。農業原種場、良種場等育種設施遭受重創。
(二)農民收入受到較大影響。災區農民人均直接農業損失100元左右,對農民增收貢獻較大的蔬菜、瓜果等經作園藝産業和畜牧水産養殖業受損嚴重,實現全年農民增收目標難度加大。
(三)鮮活農産品有效供給和價格穩定的壓力加大。預計今後幾個月,部分地區蔬菜、黃羽肉雞、豬肉、部分水産品等鮮活農産品將呈現季節性、區域性、結構性供給偏緊,全國跨區域鮮活農産品調運壓力上升。全年食用油有效供應和國內農産品價格上漲壓力加大。
(四)對一些農業生産領域帶來持續性影響。災區農業良種繁育體系和農業生産設施遭受嚴重損失,幼齡柑橘和種苗、親魚和魚種以及仔豬大量死亡,破壞了部分地區農業基礎生産力。儘管這次災害沒有影響到我國糧食生産大局和農業發展的總體趨勢,但對蔬菜、油菜、柑橘、茶葉和養殖業等“菜籃子”産品影響嚴重。
二、充分肯定農業抗災救災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效
災害發生後,各級農業部門把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作為最緊迫任務,及早謀劃,迅速行動,科學指導,統籌推進,目前已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
(一)加強抗災救災組織領導。農業部及時成立農業抗災救災指揮部,先後就做好農業低溫凍害防範工作、切實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組織農業科技推廣人員開展技術服務、保證春節期間農産品市場供應等問題6次下發緊急通知,及時向國務院及有關部門提出農業抗災救災的政策建議。災區各級農業部門層層成立救災領導小組,切實加強抗災救災和災後恢復工作。
(二)及時啟動應急響應。農業部強化災情調度,並按照《農業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規定,對湖南、貴州、江西、湖北、重慶、雲南等省市啟動了應急響應,並根據災情發展及時提高響應級別。災區農業部門根據當地實際啟動了防災減災應急方案。
(三)指導農民開展生産自救。加強防災抗災技術服務,農業部迅速發佈蔬菜、油菜、果樹、小麥四大作物和畜禽生産、水産養殖防寒抗凍指導意見。各級農業部門通過新聞媒體和中國移動、聯通宣傳恢復農業生産技術,派出救災工作組,組織有關專家向災區農民傳授農作物、畜禽水産防寒抗凍、疫病防治和恢復生産技術措施及芽苗菜生産、大棚溫室生産等技術,現場指導農業生産。
(四)及時協調安排救災款物。農業、財政部門緊急向重災地區下撥農業生産救災資金。及時調度救災種子及應急物資。聯絡落實恢復蔬菜生産用種的供種單位,組織國家級、省級原良種場做好親魚、苗種的調劑和調運準備等工作,安排非災區良種繁育、飼料和獸藥企業支持災區生産。抓緊下達了今年農業建設項目投資計劃。
(五)努力保障災區春節市場供應。指導批發市場加強農産品貨源集散。強化鮮活農産品供應全國一盤棋意識,協調未受災地區擴大冬季蔬菜生産,重點指導北方反季節蔬菜主産區和南方冬季蔬菜生産基地擴大生産,安排海南增加北運蔬菜種植面積20萬畝。推進實施運輸鮮活農産品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鮮活農産品銷售環節減免收費等政策。
三、正確把握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災後恢復重建的各項部署,堅持保障全年主要農産品基本供給目標不動搖,按照冬季損失春季補、災區損失非災區補、面積損失單産補的總體思路,統籌謀劃災後重建與生産恢復、災區與非災區生産、春季與全年農業生産,科學調配人力、物力和財力,儘快恢復農業生産,抓緊開展春耕備耕,努力降低災害損失,力爭全年農業有個好收成。具體做到“三儘快、三及早、三確保”,即儘快恢復損毀農業基礎設施、儘快恢復良種繁育體系、儘快恢復鮮活農産品正常供給,及早啟動各類農業建設項目、及早下達災後恢復重建資金、及早開展春季農業生産,確保夏糧和全年糧食豐收、確保“菜籃子”産品不脫銷不斷檔、確保大災之年無大疫。
(二)基本原則。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災後恢復重建與春耕備耕相結合。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上來,集中力量抓好災後恢復重建和春耕備耕工作,安排好全年農業生産,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努力實現相互促進,力爭全面實現全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
二是堅持統籌安排與突出重點相結合。按照全國一盤棋,統籌安排當前全國農業生産工作。既抓好災區恢復生産、又抓好非災區擴大生産,在絕不放鬆糧食生産的同時,重點抓好蔬菜、油料、生豬生産恢復和發展;統籌災區重建與生産恢復,重點加快災區損毀農業生産設施和良種繁育體系的重建,抓好規模生産基地和規模養殖場恢復生産;統籌全國農業生産物資調配,突出種子、種苗、種畜供應,突出分地區、分品種、分類型技術指導,重點解決重災區、山區和邊遠地區恢復生産實際問題。
三是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既考慮受災農業基礎設施恢復,切實搞好春季農業生産,又著眼於今後農業防災減災需要,提高相關建設標準,夯實農業基礎,增強抗災防災能力,為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堅持政府引導與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相結合。堅持以地方各級政府為主負責,加大中央補助力度,多渠道籌措災後重建和生産恢復資金。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組織和引導專業合作組織、企業和其它社會力量參與農業災後重建和生産恢復各項工作,盡可能挽回損失,促進農民增收。
五是堅持部門配合與系統協作相結合。既要加強橫向銜接,切實做好與投資、財政、金融等部門的溝通,努力爭取多方支持;又要搞好縱向協調,充分發揮各級農業部門和農業科研院校的作用,加強指導與服務,努力形成各司其職、上下聯動、多方參與、有序推進的工作機制。
四、進一步明確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目標和任務
(一)目標。儘快恢復重建農牧漁業良種繁育體系,修復各類受損生産設施和農産品交易設施。要通過災後重建和恢復生産的各項措施,儘快恢復災區生産,努力實現全年糧食産量1萬億斤、“菜籃子”産品有效供給、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的既定目標。
種植業。力爭上半年基本生産設施全部恢復,下半年生産能力恢復到災前水平。通過災後恢復重建,促進農業生産各項政策落實到位,確保糧食作物面積不低於上年,確保春播油菜和大豆面積有所恢復,確保蔬菜總量不減少,“以管補災”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力爭實現夏季糧油生産發展目標。
畜牧業。2月底前完成災區因災死亡畜禽的排查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加強春防工作的組織領導,提前開展春季集中免疫工作,3月底前災區完成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力爭上半年恢復畜禽生産基礎設施,8月底前全面恢復商品畜禽生産能力,12月底前全面恢復種豬種禽生産能力。
漁業。力爭在4月底前恢復苗種繁育設施,6月底前基本修復受損漁業基礎設施,12月底前生産能力恢復到災前水平。
農産品批發市場。力爭今年3月底前完成各受損設施的修復,設施條件恢復到災前水平。確保主要農産品不脫銷不斷檔,防止市場流通出現大的波動,努力保持主要農産品價格基本穩定,維護正常的市場流通秩序。
農機。力爭在災區春耕前完成災毀機具、提排灌設施修復和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投入農業生産,上半年機庫棚等設施基本修復,農機作業能力恢復到災前水平,確保農業生産需要。
(二)主要任務。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引導農民開展生産自救,全面展開災後重建和生産恢復。鼓勵農民積極搶種、補種、改種,擴大遲播小麥、遲栽油菜、速生蔬菜的播種面積,加快畜禽補欄、水産補苗。
1.種植業。儘快修復損毀基礎設施,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突出抓好油菜、蔬菜、柑橘、小麥四大作物的災後恢復生産。及時分析災後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早提出防治對策。科學評估災害對作物生長髮育、成熟等方面的影響,做好應對倒春寒等災害的準備,提早制定應急預案。
(1)油菜。加強田間管理和生産投入,強化技術指導,促進苗情轉化,對長江流域油菜給予適當補助,努力降低因災産量損失;增加春油菜播種面積200萬畝,以春補冬,努力實現年初確定的恢復油料生産目標。同時,積極擴大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等其它油料作物種植,確保今年食用植物油生産和供應。
(2)蔬菜。加快重建和修復受災蔬菜育苗場,搶修大棚60萬畝,搶發芽苗菜和搶種速生葉菜800萬畝,搶育果菜瓜菜類秧苗80萬畝,儘快恢復災區生産。擴大南菜北運及北方設施蔬菜生産基地生産面積,緩解災區春夏蔬菜供應壓力,穩定全國蔬菜市場。
(3)果樹。落實各項防凍抗災措施,恢復受災良種苗木繁育場基礎設施,及時補種受災果園果苗。加強在園果樹管理,及時補充樹體養分,適時修剪和清園,採取高接換種等措施,恢復生産能力。立足科技救災,提高各項技術的到位率,增加單産彌補因災損失,保障有效供應。
(4)小麥。西南麥區、長江中下游麥區重點抓好受凍小麥的恢復生長,做好排水降漬工作;黃淮海麥區、西北麥區重點抓好晚播弱苗升級轉化;冬春麥混播區及東北春麥區要在有條件地區適當恢復春小麥播種面積,實現以秋補夏。切實加強田間管理,認真落實病蟲害防控措施,確保全年小麥麵積穩定在3.4億畝左右,單産在去年基礎上再提高1個百分點。
2.畜牧業。加快重建因災損失嚴重的300個畜禽原良種場和畜禽遺傳資源場,儘快恢復良種供應能力。修復重建商品畜禽舍1926萬平方米,確保災後恢復生産需要。做好仔畜雛禽和飼料的調配工作,突出抓好生豬、家禽和牛羊的災後恢復生産,強化動物疫病防控。
(1)生豬。支持和指導災區加快恢復和重建種豬及商品豬養殖場。抓好種豬春季配種繁育,加大推廣人工授精力度。根據生豬繁殖週期,結合流産和死胎情況,提前安排好免疫計劃。調整日糧配方,提高飼料能量水平,增強生豬抗寒和抗病能力。加快生豬補欄,加強飼養管理,提高生豬出欄率,確保生豬生産全面恢復與發展。
(2)家禽。支持和指導災區加快恢復和重建種禽場和商品雞場。鼓勵孵化企業增加孵化量,做好禽苗特別是優良黃羽肉雞苗雛的調配。加強雛禽飼養的供暖保溫,增加墊料,保持乾燥,合理通風,科學安排日糧配方,增強雞群抵抗力。
(3)牛羊。做好春季牛羊仔畜的防寒保暖工作,及時對因雪災延誤配種的牛羊進行補配。加快修復損毀的牛羊圈舍。合理搭配精飼料、優質牧草和青貯飼料比例,儘快恢復牛羊膘情和體質。做好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的種植,為牛羊飼養提供充足的飼草飼料。
3.漁業。抓緊搶修恢復受災嚴重的80個重點水産原良種場,在繁殖生産季節之前盡力恢復良種生産和苗種供應能力。儘快修復因災損毀的池塘、溫室大棚和網箱等漁業生産基礎設施,保證養殖生産恢復的需要。積極組織各級水産原良種場抓好春季水産苗種早繁早育工作,擴大生産規模,做好跨區調運工作。針對不同養殖品種、養殖方式,因地制宜地指導養殖戶解決恢復生産所面臨的技術難題。
4.農機。幫助和指導農機手保養、檢修各類農機具,做好災毀機具、庫棚設施修復工作,開展災後重建,促進生産恢復。抓緊落實購機補貼政策,保證春耕前將資金落實到位。協調好農機具、零配件和柴油的儲備供應,做好跨區作業組織協調,加快機耕、機播進度,確保作業質量和安全生産。
5.鮮活農産品供應。抓緊指導和扶持有關批發市場儘快修繕因災損毀的交易大棚、倉儲等設施。引導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批發市場和大型農産品流通企業發展農産品連鎖經營,提高農産品集中採購、統一配送的能力。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區菜市場和便利店配送農産品,在城市建立農産品品牌直銷連鎖店。利用網絡對接會等多種形式,積極促進産銷對接,密切産區和銷區的聯絡,努力解決部分區域、個別品種供應偏緊問題。繼續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各地落實鮮活農産品運輸“綠色通道”和其它各項流通優惠政策。繼續開展主要農産品價格監測和鮮活農産品專報分析工作,完善主要農産品價格監測預警機制。督促和指導批發市場加強質量檢驗檢測,確保農産品質量安全。
6.動植物疫病蟲害防控。加大次生災害監測力度,及早提出防治對策,確保災後無大疫。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指導畜禽、水産養殖場(戶)加強飼養管理,做好死亡畜禽、魚類無害化處理,對畜禽圈舍、魚塘進行全面消毒,及時消滅病原。科學防治魚病,嚴禁使用孔雀石綠等違禁藥物。制定春季免疫實施方案,提前開展春季集中免疫,重點做好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瘟等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加大疫情監測報告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力度,及時排除疫情隱患。嚴格産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強化運輸環節監管,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場。做好應急準備,及時處置突發疫情,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畜産品安全。
針對災後小麥條銹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蔬菜病害,以及柑橘潰瘍病,茶樹芽枯病等病害將可能呈重發趨勢的情況,進一步加強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技術指導工作,做到早發現、早行動,力爭將重大農作物病蟲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實行重大病蟲週報和應急防控值班制度。大力開展專業化防治和統防統治,做好防控技術培訓、宣傳與指導,努力把各項技術傳授到農戶,落實到地塊、大棚、橘園、茶園,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後損失。
五、認真落實農業災後恢復重建的工作措施
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工作指導,明確責任分工和時間進度,強化措施落實和協調配合,全力推進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有序開展。
(一)切實落實各項農業災後恢復重建政策。深入貫徹國務院第208次常務會議和《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救災應急指揮中心關於搶險救災工作及災後重建安排報告的通知》精神,按照“地方各級政府為主負責,加大中央補助力度”要求,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大對農業災後恢復重建的支持,切實落實國務院已明確的農業災後恢復重建政策,包括對長江流域油菜給予適當救災補助,對受災較為嚴重地區的農民給予購種補貼、對災區邊遠山區農民免費提供恢復生産需要的種子、種苗、種畜,對修復蔬菜大棚和養殖場舍等農業設施、恢復良種繁育體系、重建蔬菜育苗場和果樹茶樹良種苗木繁殖場給予補助,對災後恢復重建和春耕備耕加強信貸支持等政策。同時,認真組織實施國家出臺的災後恢復重建的各項新增政策。
(二)切實加強生産指導和技術服務。通過各種形式和途徑,加強生産指導和技術服務,促進災區搞好災後恢復重建和春耕生産。根據受災地區實際情況,儘快補充完善災後恢復重建技術方案。進一步加大科技入戶工作力度,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進村入戶,立即深入生産一線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幫助解決災後恢復重建和春季農業生産中的技術難題,指導農民加強田間(飼養)管理。毫不鬆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治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針對務工人員返鄉少、農村青壯勞力缺的新情況,強化農機作業服務,動員組織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和各種協會開展技術指導、信息諮詢和生産服務,提高災區農民群眾防災救災和恢復生産的能力和水平。
(三)切實做好苗種、化肥、農膜等農資的協調供應。立足全國,做好調配,充分保障災區恢復生産所需苗種、化肥、農膜等農資的供應。進一步加強調度,及時了解各地種子、化肥、農膜儲備和災區秧苗(苗木)受災等情況,準確把握災後恢復重建種苗、化肥、農膜、農機等農業生産資料供求信息。搞好種子、種苗、化肥和農膜等重要農資調運,協助種畜禽企業和水産原良種場做好畜禽、水産種苗調配工作,優先保證災區所需疫苗、飼料等物資供應,確保災後恢復生産需要。突出抓好災區農資市場監管,開展農資春季打假行動,嚴厲打擊哄抬價格、銷售假冒偽劣等坑農害農行為,切實維護災區農民的合法權益。
(四)切實做好規劃制定和組織實施工作。明確時間進度,把握工作步驟,有序推進農業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編制和實施工作。各地要儘快細化完善農業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實施方案,明確災後恢復重建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主要措施、政策要求。各省區要抓緊開展並於3月中旬前完成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前期工作。
(五)切實推動災後恢復重建各項工作的落實。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實行“統籌協調、分工負責、分級實施”的工作機制。農業部農業抗災救災指揮部繼續做好全國農業系統災後恢復重建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各級農業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由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挂帥的災後恢復重建工作領導機構,加強對災情影響的分析研究,進一步細化各項工作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和具體責任人,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切實加強工作協調配合,主動與發改、財政、金融等部門溝通,積極爭取支持,推動有關政策儘早落實。進一步健全信息分析報告制度,及時跟蹤農業災後重建和生産恢復的進展動態,發佈災後恢復重建各類信息,分析提出政策建議。及時總結經驗,注意發現和宣傳典型,充分發揮好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