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日前對全區境內水資源及過境河流可用水量進行規劃,確立了5年內分區治水思路,調整用水結構,力爭到2012年全區耗水總量控制在41.5億立方米以內,使節水型社會建設初見成效。
據有關部門測算,到2012年,全區將缺水5.77億立方米,對工農業生産和經濟發展形成制約。目前寧夏工業和農業用水結構極不合理,農業用水佔用水總量90%以上,與飛速發展的資源開髮型工業用水和城市建設用水極不協調。同時,寧夏水利基礎設施過去建設標準低、年久失修、老化破損嚴重,引黃灌溉水資源利用系數僅38%左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
水利廳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建設節水型社會、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確立了“北部節水、中部調水、南部開源”的分區治水思路。即北部引黃灌區以節水為中心,加快現代節水型灌區建設;中部乾旱風沙區以解決乾旱帶群眾生活生産用水和保護生態環境為核心,擴展揚黃、封禁治理、集蓄雨洪,建設小綠洲,修復大生態;南部黃土丘陵區以水資源高效利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為重心,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建設生態文明。到2012年,寧夏生活、工業和農業用水比例將由現在的2.3:3.7:94調整到4:10:86。調整後的用水比例使水資源分配逐漸合理,可解決17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力爭完成山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00平方公里,引黃灌區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0萬畝,改造中低産田150萬畝,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發展高效節水補灌面積115萬畝。(記者馬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