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地震發生之後,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黨組成員、副部長劉燕華立即組織有關司局、事業單位召開辦公會議,研究佈置科技抗震救災工作,要求有關單位根據災區的科技需求,立即開展工作,提出科技救災的實用技術、實用産品和相關人才的清單,提出科技救災的具體措施。有關單位在地震當晚就從技術儲備庫中篩選了抗震救災的實用技術和産品,並組織專家進行反復討論修改與補充,及時整理出了第一批適用技術清單,主要包括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兩個部分,還組織專家針對49個震後防治疫病常見問題編寫了《震後防病知識問答。
第一批公佈的實用技術清單中,公共衛生部分主要是針對地震後可能發生的急性和突發疾病,提出防疫的技術和相應對策。針對易發的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病、蟲媒傳染病、皮膚病、食源性疾病等方面共30種傳染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提出了救災人員及災區民眾應共同採用的防禦措施,重點做到“滅蠅滅鼠抗感染,凈水潔手防蟲咬,皮膚破損涂碘伏,頭疼發熱早問醫”,有關同志表示將針對災後疫病情況不斷提出新的疾病防禦辦法和措施。
第一批公佈的清單還包括食品安全部分,該部分重點針對災區災後居民飲用水和食品安全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災後防止食物中毒的10項具體措施、2項判斷食物中毒以及3項食物中毒之後簡易處理的方法;提出了保障災區飲水安全的一些基本技術和方法,包括飲用水的消毒、凈化以及水質判斷等簡易措施;提出了保障災後食品安全的74項關鍵技術與産品,包括食品中病源物監控技術和食品中毒素的檢測技術和方法,以及食品中農獸藥等一些化學殘留物的檢測技術和手段。這些技術除了適合災區的居民,也同時適用於農業、衛生防疫部門、食品安全執法監督部門以及食品生産、加工企業。科技部還將根據災情的發展進一步公佈第二批、第三批實用技術的清單,切實依靠科技促進抗震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