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中科院近20家所屬科研機構的30多位農業、生物和生態學專家齊聚北京,緊急研討汶川地震災後農業的恢復與重建問題。
中科院生物局局長張知彬在會上表示,自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來,中科院密切關注災情的進展,成立了地震救災工作領導小組,院黨組和院領導要求我們發揮中科院在人才基礎、知識積累和科學裝置等方面的優勢,開展災情的分析研判,對防治次生災害和災區恢復重建提出積極的諮詢建議。作為生物、農業和生態學方面的專家,應在災區農業與植被、生態的恢復問題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長年從事農業生態調查的專家們介紹説,汶川地區地處我國青藏高原與第二階梯的交界處,是川西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這裡峽谷縱列,低地與高山相間起伏,有岷江、黑水河、梭磨河自北向南穿越其間,地形與自然環境複雜,氣候多樣。這裡既有溫帶氣候、亞熱帶幹熱河谷氣候,又有亞高山氣候,垂直差異明顯。中山區可種植玉米,河谷地帶可種植水稻、馬鈴薯、花椒等經濟作物,土地稀少,森林面積大,除漢族外,主要的少數民族為羌族和藏族。由於此次地震對當地農田的灌溉系統、溫室大棚等農業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加之震後勞動力的缺乏,農業重建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從目前的狀況看,農田的保存狀況比房屋的狀況要好,如果按時間節點進行合理的規劃,做好短期與中長期的工作,點、線、面相結合,在當地政府和當地農業推廣系統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恢復當地的農業與生態環境是可以做到的。
有專家指出,目前在災區農業生産中,最緊急的任務是要解決好夏季作物采收、銷售的問題,可以利用中科院在農業網絡信息方面的資源,為災區在網上建立“專區”,優先銷售他們的農産品,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在11月份降溫之前,要指導當地農民種植如小青菜、包菜(結球甘藍)、菜豆、蕎麥、芝麻等生長期短、抗病力強的蔬菜和作物,尤其要重視6、7、8月間生長的短期耐熱品種。
有專家建議,針對災區農業生態恢復問題,可組織綜合科考隊,到當地了解其受災狀況,系統規劃出今後的救災戰略,並請專家預測,由於地震,今後可能出現的各種農業、生態方面的變化,一方面可以給政府以決策的依據,另一方面也能夠讓科研人員更加有的放矢地幫助當地進行農業和生態的復建。
專家們還強調,災區農業生態的恢復,要有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要根據當地的動植物生長情況,帶一部分專家進川,尋找典型的區域進行相對長期的農業示範,以一種“種、産、銷”一體化的“創新聯盟”方式,幫助災區人民擺脫貧困,達到恢復、提升的效果。例如建立獼猴桃、葡萄等適應性強、短期可獲得高産的果樹品種示範園;建立以草食家畜為主的養殖小區,利用可快速恢復的草場體系搞配套養殖等。
還有專家指出,“大災之後防大疫”,做好消滅蚊蠅及鼠害的監測工作也是刻不容緩的問題,中科院有關單位可對其進行科學監測,並提供各種防治辦法。
張知彬在總結時表示,根據目前各位專家所提建議的記錄,中科院生物局將對其進行分類、篩選後形成立項報告,根據“創新為民,科技救災”原則,針對恢復災區生産能力、重建農業生態結構等方面問題進行技術集成,把有效的資源集中在一起,為抗震救災工作服務。(李存富、段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