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記者從中國農業部和亞洲開發銀行在京聯合舉辦的“2008中國農村生物質能源國際研討會暨東盟加中日韓生物質能源論壇”上獲悉:中國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生物能源發展道路,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糧油産品生産生物燃料,堅持充分利用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農村廢棄物發展生物質能源。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説,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多年來,農業部也一直把以發展沼氣為重點的生物質能作為為農民辦的實事,近幾年又上升為發展循環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截止到2007年底,全國戶用沼氣已發展到2650萬戶,適宜農戶普及率達18.9%;建成養殖場沼氣工程2.66萬處。同時大力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穩妥推進非糧能源作物開發,發佈了以生物質能合理利用為重點的“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十大技術”。中國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一是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把生物質能源建設寓于富民當中;二是政策進村入戶,保證國家資金足額補助到農民身上;三是技術集成配套,打捆交給農民;四是強化技能培訓,實行持證上崗,確保建設質量;五是加強後續服務,推行物業化管理,帶動産業發展。中國還建立健全了從中央到省、地、縣、鄉的工作體系,截止到2007年底,管理推廣和服務體系及技術研發、培訓和質檢體系從業人員已達到23.92萬人,其中管理推廣機構1.15萬個3.53萬人,培養了一支20.39萬人的農民技術員隊伍。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中國與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歐盟、東盟等多個國際組織和荷蘭、美國、德國、英國等國家在農村生物質能源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特別是與亞洲開發銀行開展了良好合作。
危朝安表示,今後,中國將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的工作方針,進一步創新思路,切實整合資源,拓寬工作領域,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大力推進以畜禽糞便、秸稈等農業農村廢棄物資源為重點的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一是根據中國各地不同的自然資源條件和地理氣候特徵,積極開展技術創新,通過因地制宜發展農村戶用沼氣和大中型沼氣工程,實行秸稈氣化固化,大力推廣秸稈和糞便的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同時在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畜爭飼、不與田爭水”的條件下,穩妥開展非糧能源作物品種選育和基地建設。二是加快建立以省級技術實訓基地為依託、縣級服務站為支撐、村級服務網點為基礎、農民技術人員為骨幹的服務體系,逐步拓寬服務範圍和服務內容,推動生物質能産業又好又快發展。三是繼續加強與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和國家的合作,加強與東盟國家的生物質能技術交流,學習和借鑒國際生物質能發展政策和管理經驗,及時引進國際先進技術,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援助,為促進生物質能技術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圍繞生物質能發展戰略、技術和國際合作進行了研討,重點針對沼氣技術發展、秸稈能源化利用技術前景、成型燃料開發、生物液體燃料政策、甲烷市場化、清潔發展機制、投融資機制、生物質能資源潛力分析和技術經濟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中國特色的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受到東盟國家廣泛讚譽,同時得到了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和與會各國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