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的報告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
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非常高興來參加本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前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改革開放30年的科技進步進行了回顧,把科技事業發展的基本經驗精闢概括為“六個重要而深刻的啟示”,即:必須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必須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必須堅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必須堅持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必須堅持弘揚科學精神。
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從能力建設、制度創新、人才培養和創新文化等四個方面,對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出了四項具體要求。要求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以制度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培養造就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以創新文化激勵科技進步和創新。這是未來中國科技發展的四項戰略任務,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奮斗方向。
借此機會,我結合學習領會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就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科技創新對國際競爭産生的影響以及創新型科技人才等問題,談一些認識和思考,與大家作一個交流。
一、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關係的一些新認識
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更加迅猛,學科交叉融合加快,新興學科不斷涌現,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的週期縮短,推動了全球産業結構的快速升級和調整。未來的重大科技創新將更多地出現在學科交叉領域,各類技術之間的相互融合也將更加頻繁,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將會産生新的技術系統變革、重大學科突破以及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及産業革命。
首先,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有潛力帶動新一輪産業革命。自20世紀以來,導致人類經濟和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新興産業,都與科學技術的重要突破緊密相關。量子理論的誕生,促進了集成電路和激光器的發展;相對論及原子核裂變原理的問世,導致核技術的形成,帶動了原子能的應用;DNA雙螺旋結構的闡明,奠定了全新的生物工程技術的基石。每一個原始創新都催生了新的産業方向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生物技術為例,目前人類基因組圖譜已經全部繪製完成,人類“生命天書”得以全部破解,隨之而來的是一個以功能基因組為基礎,産值超過15000億美元的新健康産業的崛起。目前全球生物技術産業銷售額每5年翻一番,年增長率25%—30%。有專家預言,生物技術(BT)即將取代信息技術(IT),成為“對全社會最為重要並可能改變未來工業和經濟格局的技術”。繼“狩獵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網絡經濟”之後,人類第五個經濟形態很可能是“生物經濟”。
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十五”初期,我國對生物技術研究發展作出重點部署,獲得了基因工程藥物、疫苗、診斷試劑等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開創了基因生物技術産業,生物技術産業總産值突破4600億元。過去30年中,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發和推廣解決了近5000萬人口的吃糧問題。而近年來,超級稻的研究已經在分子生物水平上進行,步驟明顯加快,研究成功了畝産達800公斤的二期超級稻,正在向畝産900公斤的目標邁進。
我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成功研製轉基因抗蟲棉的國家。自主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棉已超過棉花總面積的90%%以上,達到5130萬畝,直接為棉農帶來收益390億元,同時也在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創新藥物研製方面,我國成功研製世界上第一個正式上市的基因治療藥物重組腺病毒P53注射液,並率先實現産業化。禽流感、口蹄疫、藍耳病等新型疫苗的研製成功為動物重大疫病防控提供了有效支撐。
一個基因創造了一個産業,正是因為生物技術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持續努力,使我國與世界先進國家能夠站在相近的起跑線上。
第二,原始創新的重大突破,將顛覆性地替代舊産業,造就新的追趕和超越機會。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具有在原理、技術、方法等方面實現重大變革的突破性特徵,能夠廣泛帶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形態重大變革。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歷史反復證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徵就是“創造性的毀滅”(creativedestruction)。重大的原始創新往往會摧毀現有産業體系,轉換競爭優勢,孕育著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培育出新的産業群與經濟增長點。誰能掌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原始創新,誰就能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獲得經濟科技優勢。這就是我們常説的跨越式發展的魅力所在。
以數碼相機為例。德國愛克發曾是世界上最早生産彩色膠卷的企業之一,佔有世界彩色膠卷市場約10%%的份額。隨著數碼相機生産製造技術的日趨成熟,數碼相機已經開始搶佔、蠶食傳統相機的市場。昔日影像巨頭在數碼技術衝擊下,膠卷銷量嚴重下滑,不得不申請破産保護。
進入本世紀初,我國的汽車開始進入家庭,汽車工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就在這個時候,我國政府及時看到了隨著快速發展的傳統汽車工業而來的石油資源緊缺和大氣環境污染等負面影響,及時啟動了“清潔汽車行動計劃”和“電動汽車重大專項”,致力於開發新一代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和天然氣燃氣汽車。研發燃料電池、鎳氫電池和鋰離子電源、驅動電機、燃氣發動機、高壓儲罐和電子控制系統,推動整車動力系統集成創新,促進商業化示範。經過八年的努力,我國基本形成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完成了電池、電機、電子控制等關鍵零部件産業佈局,初步具備了節能與新能源整車開發能力。
武漢電動汽車示範區近100輛混合動力客車已在三條專用公交線路上運行了四年多,累計運行超過400萬公里,幾百輛各類電動汽車在步行街、旅遊區和居民區商業化運行,創建了新的商業模式。在即將開始的北京奧運會上,近500輛各類電動汽車構成了奧運中心區的“零排放”,近百輛混合動力汽車、近千輛燃氣汽車實現奧運場館交通“低排放”,清潔交通成為科技奧運的一大亮點。目前,我國已有近20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登錄産品公告。經過奧運會的歷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進入規模産業化。也許新能源汽車全面替代傳統汽車的時間要比數碼相機替代膠卷的時間要長得多,但是我們今天可以説,通過政府主導,産學研緊密結合的自主創新,我們為汽車工業的下一輪變革做好了技術準備。
第三,能否形成産業技術開發平臺是推動原始性創新成果轉化為産業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 重大關鍵技術的原始創新,其無限的生命力就在於不斷地滿足市場需求。産品平臺是將原始創新與市場需求凝結起來的載體。雖然初始的産品平臺往往不夠完善,但卻是一個關鍵性的飛躍,它是原始創新實現可持續擴散的分水嶺。産品平臺一旦形成就會産生自我強化的成長動力,隨著需求的變化不斷進行産品改進和新的産品開發,完成了從科學發現到市場需求的擴散鏈條。
以芯片為例,20世紀的量子物理學進展産生了集成電路芯片的原始創新,但其擴散往往是通過形成一系列産品平臺完成。電子信息産業的核心就是芯片的設計和製造。“十五”期間,我國抓住了芯片設計製造這一關鍵環節,啟動了863重大專項。我國自主研發的微處理器(CPU)“龍芯”平臺一經問世就顯示出巨大的自主成長動力。自主研發的芯片,不但在維護國家戰略安全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其産業化前景也十分廣闊。目前“神威”系列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已經達到2百萬億次,曙光5000系列高性能計算機運算速度也達到百萬億次。
同時,基於龍芯處理器設計的低成本計算機的生産和銷售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南美、歐洲等取得百萬套規模的定單。北京中星微電子以數字多媒體芯片為突破口,佔據了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芯片60%以上的市場份額。由於“星光中國芯”掌握了數字3C産業的核心技術,不僅可以用於計算機攝像頭、手機、數碼相機、高清晰度電視等各類數字3C産品,還可用於教育、工業、醫療、交通和安全等領域的攝像或拍照系統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市場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5月份全國科技活動週期間,科技列車為貴州畢節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帶去了以龍芯CPU,開源Linux系統和自主研發的應用軟體組成的千元計算機;在地震災區重建的北川中學、東汽中學的板房教室中,配備了我國自主研製的眾志系列低成本網絡計算機教室。災區的中學生們在網絡世界中遨遊,自主創新為農村孩子築建了通向信息時代的通途,這就是自主創新的魅力,最酷的技術。
二、科技創新對國際競爭産生的一些新的重大影響
當今世界,誰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掌握了自主創新的能力,誰就掌握了國家發展的戰略主動權,掌握了國家競爭的主動權,掌握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全球化改變了國際競爭的方式,但並沒有改變國際競爭的本質。科學技術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手段,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新科技革命不但為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創造新的空間,也會促使國際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為發展中國家利用後發優勢迎頭趕上創造新的追趕和超越機會。
第一,原始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家間科技競爭成敗的分水嶺。從國際産業分工來看,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技術優勢,在國際産業分工中佔據著價值鏈的高端。21世紀的製造中心已不再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目前,全球技術創新中心正與製造中心分離,美國作為知識經濟的發源地,幾乎在所有技術創新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但是美國並未謀求恢復全球製造中心的地位,而是利用全球技術創新中心地位和經濟實力來控制全球製造業中心,獲取比物質産品生産更高的超額利潤。隨著新技術帶動産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經濟競爭已前移到原始創新階段,原始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決定國際産業分工地位的重要因素。誰能掌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原始創新,誰就能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獲得經濟科技的綜合優勢。這就是我們常説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知識産權和技術標準成為新一輪國際競爭的工具。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創新能力強的跨國公司成為全球經濟和科技活動的主角之一。據統計,全球跨國公司的總數已超過6萬個,産值約佔全球總産值的四分之一,貿易額佔國際貿易額的60%,技術貿易佔60%—70%,專利和技術許可費佔98%。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發明專利都掌握在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手裏。在關稅壁壘逐漸被拆除後,技術標準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産業遊戲規則,誰掌握了標準制訂權,誰的專利成為標準,誰就掌握了産業競爭的制高點和市場的主動權,成為最大受益者。如果説一項專利影響的只是一個企業,那麼一個技術標準影響的則是整個産業,甚至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
第三,加速實施“三深”戰略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戰略選擇。“深空”戰略———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和印度等國都在實施一系列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測計劃。日本2007年9月發射的“月亮女神”號月球探測器順利進入繞月軌道;2007年10月24日,中國“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並於11月7日進入月球軌道執行探月任務。深空探測的長遠目標是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有人的前哨站,以便盡可能地了解其資源狀況並加以利用,並作為對太陽系進一步探索的基地。開發月球的氦-3作為核聚變反應堆的燃料等設想,已引起了世界廣泛的關注。
“深海”戰略———在歷時近十年的國際深海大洋鑽探計劃(IODP)中,科學家用實踐證明了在300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生存的生物,它們的存在對現有生物基礎理論提出了新的問題,也為海洋能源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預見。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兩極地區正在發生重大的地貌變化。用最先進的海洋技術手段,開採油氣礦産資源,獲取深海底地質、地貌、資源基礎數據等工作,正在進行。
“深藍”戰略(信息安全)———高性能計算機已經從軍事領域進入涉及天文計算、建立大氣模型、基因科學、油氣勘察、智慧製造等領域,帶動了空間技術、空氣動力學、大範圍氣象預報及石油地質勘探等産業技術領域的變革。電子標簽(RFID)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生産過程監控、交通運輸、物流控制、國際貿易、安全識別、身份識別及物品防偽等方面,産生巨大的市場需求。
“深空、深海、深藍”是人類對未知領域又一新的探索方向,對“三深”領域的探索,儘管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是近期內的經濟和社會利益還難以實現,更多的還是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領域的探索,為未來的發展做技術上的戰略儲備,同時也將為拉動海洋、空間、信息、生物、納米等相關産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四,科技問題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全球性議題的視野。2007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首次把氣候變化作為安全問題進行辯論。今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把氣候變化列為全世界應該關注的首要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已經由科學問題演變為經濟和政治、外交問題。近年來,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本特徵的低碳經濟概念開始風行,帶動相關領域科技創新日趨活躍。發達國家大力推進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戰略行動,並已經開始從産業政策、能源政策、技術政策及貿易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調整。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以積極的態度,承擔了一個發展中大國應該承擔的責任。中國政府把能源、資源和環境科技發展放在整個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優先位置,發佈了《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在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減緩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和措施、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與政策等多個方面進行了部署,同時強調要增加對氣候變化科學研究的經費投入,加強科學普及,提高公眾的氣候變化科學意識。
談到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創新,離不開能源技術的發展。鑽木取火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從古代文明至今,人類社會經歷了柴火、煤、石油和燃氣的能源階段。能源技術不斷進步的標誌就是能源載體含碳量的持續下降。煤的應用催生了蒸汽機工業時代,石油發展了內燃機時代。當人類進入氣體燃料時代時,哪一樣技術能夠引領潮流呢?哪一個國家又將脫穎而出呢?我們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三、培養和造就大批創新型科技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所在
胡錦濤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培養造就宏大的創新型人才隊伍”。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美國之所以到現在這麼有創新的活力,保持了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從全世界匯集到最優秀的人才。目前,在美國擁有博士學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中約50%是外國出生者,近10年裏美國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中有一半是外國人的後裔。
目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居世界前列,研發人員總數達150萬人年。這是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重要優勢。中青年科技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目前科技活動人員隊伍的主要力量,科技隊伍人才“斷層”的現象已基本消除。45歲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員佔研究隊伍總人數的近80%。海外留學人員回國的趨勢正在增強,新的留學人員歸國潮正在形成。
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總體狀況還不容樂觀,還存在大量問題有待解決。
一是創業型人才缺乏。美國領先於所有主要的工業化國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擁有千百萬不怕失敗、前赴後繼的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完成了對新技術的産業化。1995-2005年,加州所有新建的工程技術公司中有39%是移民創建的,矽谷新創企業中有一半以上是移民創建的。但在我國,科技人才從事具體研究開發工作的研究型人才多,能夠懷有創業願望的人才少,能夠真正實現創業的創業型人才更少。
二是高層次人才匱乏。在20世紀50、60年代,我國擁有一批能夠獨當一面、在世界上都響噹噹的科技領軍人才,但現在我們缺乏領軍人才。一方面,我們缺少青年科學家脫穎而出的機制;另一方面,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還存在制度性障礙。雖然近年來留學回國的海外人才開始增多,但發揮作用的空間還有其限制。目前,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究開發機構已達1000余家,僅微軟中國研究院的員工就達3000多人,其中多數是中國最著名高校的高級人才和從海外回歸的留學生,有必要去研究這些機構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機制與方法。
三是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培養。由於傳統思維的影像,我們的高等教育含有“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重趨同一致,輕標新立異”的影響,因此繼續強調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新創造的意識仍然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傳統教育體制。在工作實踐中,對青年人還缺乏不拘一格使用的機會,論資排輩現象仍然突出。應該指出,人生是需要歷練的,歷練即為勇擔重任、敢於實踐、嚴謹求實、寬容失敗。目前航天科技領域已經形成了朝氣蓬勃的人才團隊,其經驗值得學習和推廣。神舟六號七大系統的總指揮、總設計師的平均年齡為48.7歲,飛船、火箭試驗場中35歲以下的年輕人佔80%,副主任設計師以上人員平均年齡僅有32歲。這種局面的形成靠的就是在實踐中培養人,通過重大項目的錘煉,就會衝出一批科技領軍人才。
四是人才評價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在評價活動中存在急功近利、重數量不重質量的做法,沒有形成寬容失敗的環境。評價中過分依賴獲得國家計劃經費資助數額、SCI等論文數量等量化指標,同時將這些不完善的評價結果與人員的待遇、獎勵、經費分配、職稱評定等密切挂鉤。
在當今國際競爭格局中,對人才的爭奪已經上升到各國的戰略層次。中國歷經多年所積累的人才資源,是我國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我國最可倚重的戰略性資源。為此,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加強對“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重要性的認識,把培養和凝練優秀創新創業人才作為科技發展的重要目標。切實優化有利於人才輩出的制度和環境,不拘一格地大膽使用優秀青年人才,構造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形成千軍萬馬匯流的局面,造就一批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
實踐證明,創新型人才的脫穎而出,不但需要合理的制度環境,也需要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幾點:
一是造就開放的科學環境。現代科學越來越趨向於複雜和綜合,許多重大科學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來自於交叉和邊緣學科。以合作與競爭互動為特徵的科學家群體,已經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主導性力量。如大家熟知的美國桑塔費研究所,從事複雜科學研究的這一團隊不僅包括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物學家、計算機專家,還包括一些經濟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
麻省理工學院的多媒體實驗室和卡耐基梅隆大學新媒體工程中心,從事多媒體的研究人員來自各行各業,有哲學、心理學、宗教、兒童、藝術、生物、物理學方面的專家,真正搞計算機的並不多。在當今大科學研究、交叉學科研究已成主導的情形下,在科學研究國際化的趨勢下,開放可以拓寬視野,開放可以磨煉性情,開放是創新的靈魂和源泉,對此我們切不可忘記。
二是倡導追求真理、寬容失敗的科學思想。科技事業的真諦在於追求真理,懷疑和批判則是一切創新活動的基本出發點。當今不斷開放的環境,不斷更新的知識,要求我們必須永遠保持一個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社會文化氛圍。無論是大科學家還是剛剛步入科學殿堂的年輕人,無論是科技管理者還是科研人員,在討論科學問題上應當是完全平等的,特別是給青年科學家以更多的發展機會,而不應當以權威壓制人,以名望排擠人,以資歷輕視人。同時也要教育和培養青年人才謙虛謹慎、開放交流的品德和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科技團隊中和諧生存脫穎而出。
三是摒棄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的浮燥習性。沒有耐得住寂寞的氣度,沒有超凡脫俗的冷靜,就只能永遠與科學無緣。當然,我們並不鼓勵人們禁錮在科學的象牙塔裏,但每一個邁入科學事業殿堂的人,首先要以科技人員的身份要求自己,不忘對科學真、善、美的追求,不應當把人文性與科學性分離甚至對立起來。因為只有把科學內化為我們精神的一部分,才能有産生科學思想的熱情和靈感。如果過於追逐名利,甚至於對名利的追求超過了對科學的追求,科學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和價值。
最後,我還想強調一點,胡錦濤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的講話中對科技在抗震救災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把自然災害預測預報、防災減災工作作為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項重大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抗震救災工作,專門成立了國家汶川地震專家委員會。遙感、航測和信息技術為災情的宏觀判斷以及救災指揮調度提供了有力支撐,高新技術成果在生命探測、搶險救助、防疫減災和受災群眾安置方面發揮顯著作用,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提出的綜合建議為救災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在災後重建階段,科學技術在分析地震機理、防範次生災害、規劃災後重建、恢復生産生態等方面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建設國家自然災害防禦體系,以應對不期而遇的各類重災。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按照胡錦濤總書記講話的要求,在科技工作中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的評估制度、監督機制、責任制度,探索推進國家科技宏觀決策諮詢制度法制化的有效途徑,在與部門、地方建立會商、協調機制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發揮科學家群體在科技決策諮詢中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工作中建立更加廣泛的會商和決策諮詢機制,積極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各位來賓,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新傳統的民族,曾經創造了燦爛的科技成就,為世界文明與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作為佔世界1/5人口的大國,中國應該在當代科學與技術發展中佔有自己的位置,應當對人類有更大的貢獻。我們要樹立敢於爭先的民族自信,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凝聚全國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改善民生和國家安全提供堅實的科技基礎,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步伐,使我國成為有重要國際影響和對世界科技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的國家。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擔負起的歷史責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