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廣西百色市右江礦務局那讀煤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到7月27日,仍有29人被困井下生死未卜。
隨著井下施救工作的不斷推進,通往事故現場的巷道出現瓦斯濃度超標等問題,給搶險救援工作增加以難度,必須加大抽風力度消除有害氣體。指揮部決定在井下事故現場的地表上鑽兩個鑽孔,以便加快排放有害氣體進度。
廣西測繪局26日中午12時20分接到搶險指揮部門的指令後,在1個小時內集合了9名技術人員,攜帶全球衛星定位接收機(GPS)、全站儀等高精度測繪儀器設備,分別從南寧、田陽和德保三地出發,迅速趕到現場。測繪技術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後,根據指揮部提供的礦區地形圖和擬定鑽孔地面坐標,在室內迅速制定了三套定位方案和兩套檢核方案,以便確保地面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並於17點10分,全部設備和技術人員進入野外現場。由於野外通視性差,全部種滿高達3米的甘蔗,無法採用常規全站儀放樣定點方案,最終採用了單參考站GPS RTK動態測量和利用廣西衛星導航綜合服務系統(GXCORS系統)提供的網絡RTK定位服務兩種方案進行鑽孔地表坐標放樣。兩組技術人員利用測區已知點坐標成果作為起算依據,攜帶儀器設備迅速進入定位區域,克服了炎熱酷暑和甘蔗葉的割傷,在30分鐘內分別完成了兩個方案的坐標放樣,兩組人員野外坐標放樣的最終結果一致。為了評定坐標放樣結果的精度,技術人員分別採用了靜態測量、重復放樣檢核已知點兩種核檢方案進行檢測,兩個鑽孔坐標放樣的平面內附合精度優於6厘米、外符合精度優於20厘米,為搶險鑽探隊伍開展鑽井作業提供了快速、準確的定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