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幹得好幹得多就扶持誰!”在日前由大連市政府召開的支農惠農政策新聞發佈會上,大連市副市長孫廣田代表大連市政府發佈了大連市新的財政支農扶持辦法,引起各區市縣及相關部門廣泛關注。為充分發揮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大連市積極改變計劃經濟時代指標分配的辦法,全面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全市涉農生産性項目實行擇優扶持。
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近年來,大連市不斷加大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從2001年至今,大連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根據實際,出臺1 2個政策性文件,並先後制定了30多個財政扶持農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這些文件指向明確、強農惠農力度大、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為加快大連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5年來,全市涉農區市縣生産總值年均遞增19.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遞增22.8%,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15.1%。2007年,全市農民人均收入位居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四位,增幅居於首位。今年的扶持力度繼續加大,僅農口直接扶持資金就比去年提高了30%還多,達到7億多元。但是,財政支農資金在有效助推農村和縣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讓部分地區和部門對政府的財政支農資金産生了過度依賴,並産生了等、靠、要的思想。而多年來對不同涉農區市縣相對均衡的政策性投入也讓部分地區出現了按年度指標發展的習慣性思維,上面支持的力度有多大,下面工作就幹多少,從而使部分地區發展的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為此,大連市今年進一步明確了財政支農的分配辦法,農口的扶持政策全面實行公開、公正,引入平等競爭機制,特別是對生産性項目,要擇優扶持,改變計劃經濟時代按指標分配的辦法。對公益性的項目,實行投資補助;對市場性的項目,實行以獎代補。對全市享受政策扶持的農戶和農業企業實行公開、平等競爭,誰符合扶持政策的標準和條件,誰就能得到政策的扶持。如果在某項扶持政策中,申報的項目過多,扶持的資金有限,那就擇優扶持。為了更好地發揮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對部分好的項目,還將整合資金使用。比如對設施農業基地建設,不僅市農委給予重點扶持,市水務部門也把它納入今後農田水利建設的主攻方向,重點扶持;交通、電力部門也給予設施農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支持;同時,調動金融單位投入的積極性,給予重點信貸支持。
在引入競爭機制的同時,為保證政策更加公開透明,所有的支農政策都將在大連農業信息網和大連市財政支農項目網上進行發佈,做到家喻戶曉;另一方面,對項目的申報、評審和檢查結果將進行3次公示,避免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