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民政部介紹殘疾人福利事業殘疾人社會救助事業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08日   來源:民政部網站

    9月8日,在北京殘奧會主新聞中心舉行的“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狀況”新聞發佈會上,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張世峰就民政部門開展的殘疾人福利事業、殘疾人社會救助事業及相關工作作了介紹。

    張世峰説,一是發展社會福利事業,提升殘疾人保障水平。通過舉辦城市社會福利機構和農村五保供養機構,對無法定撫養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實行集中供養。目前全國農村五保供養機構近35000家,供養人員149萬;社會福利院1490家,供養人員數十萬;兒童福利機構269家,供養人員3.4萬;精神病人福利院153家,供養人員2.9萬。這些集中供養的人員中相當一部分是殘疾人,特別是兒童福利院,絕大多數都是殘疾孤兒,精神病人福利院基本上全部是殘疾人。近年來民政部高度重視城鄉社會福利機構的建設。從2006年起,民政部在全國啟動實施了兒童福利機構建設藍天計劃,農村五保公營機構霞光計劃,今年還啟動了全國縣市區社會福利中心建設計劃。在未來的幾年時間內,在全國地市一級的城市都要建立起一所兒童福利機構,在全國各個縣市區都要建立一所包括供養殘疾人在內的社會福利中心。

    在加強機構建設的同時,民政部注重針對殘疾人的特點,加強福利機構和福利工作中醫療康復功能的建設,努力提高殘疾人的康復水平。從2004年起,民政部在全國啟動實施了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四年來,已經累計投入8億元福利彩票公益金,為近4萬多名殘疾孤兒進行了手術矯治和康復,其中6000多名術後康復兒童被國內外家庭收養。民政部門還注重發揮指導社區建設的優勢,大力加強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為推動社區康復提供依託和載體。目前全國已建成社區服務中心9319個,各類城鎮社區服務設施17.2萬個,各類城鎮便民網點89.3萬個。民政部正在開展的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工作,確定了304個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都把殘疾人康復納入農村社區服務體系中,為農村殘疾人享受康復服務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完善社會救助機制,努力保障貧困殘疾人的基本生活。建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鄉實施最低社會保障工作中,積極推行分類救助,對存在特殊困難的殘疾人按殘疾程度不同,分別享受待遇不同的重點保障,使其救助水平與一般的低保對象有所區別。具體説,對重度殘疾人一般在當地低保標準基礎上,上浮10%至50%的比例發放低保金,對輕度殘疾人視情況增加一定數額的低保金。截止到2008年6月,全國2267.7萬城市低保對象中,殘疾人約128.1萬人,佔全國城市低保對象總數的5.6%;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已經建立實施了農村低保制度,低保對象已達3749.9萬人,其中殘疾人326.5萬人;同時農村還有66.7萬殘疾人被納入農村五保供養,各地及時將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人納入大病救治範圍,對殘疾人困難家庭實施一系列特殊優待,極大減輕了貧困殘疾人家庭的負擔。截止到2008年6月底,全國已完成124.5萬名城市困難殘疾人參加城鎮醫療保險,其中重度殘疾成年人102.4萬名,重度殘疾未成年人22萬多名。

    三是推動社會福利企業發展,促進殘疾人集中就業。社會福利企業是為安置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勞動就業而興辦的,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特殊企業,是殘疾人集中就業的主要方式和有效載體。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利益,保證國有資産不流失,民政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對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整完善工作,從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新的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新政策與舊政策相比,在企業的投資主體、享受政策的範圍、最低比例限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新政策實施以來,殘疾人的就業得到進一步拓寬,殘疾人的勞動就業權益得到進一步保護。目前全國福利企業共安置殘疾職工56.3萬人。

    四是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推動發展慈善事業,讓殘疾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懷。殘疾人歷來是慈善事業重點關注的對象。2007年,國內外各界共捐贈223億元,資助包括殘疾人在內的困難人群。2008年,民政部投入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5000萬元,李嘉誠基金會捐資5000萬元,啟動“重生行動-全國貧困家庭唇腭裂兒童手術康復計劃”,免費為他們實施手術治療和康復訓練。

 
 
 相關鏈結
· 兩部門向川滇緊急下撥2700萬元中央救災應急資金
· 民政部對湖北暴雨洪澇災害啟動四級救災應急響應
· 民政部協助指導抗震救災 做好轉移群眾安置工作
· 民政部公佈行政區域界線界樁管理辦法 9月起施行
· 攀枝花6.1級地震 川、滇緊急向災區調撥帳篷棉被
· 四川省攀枝花6.1級地震 民政部緊急啟動四級響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