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教育部部長周濟:大力優先發展我國農村教育事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3日   來源:教育部網站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了實現“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的歷史性任務,對新世紀新階段農村教育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意志和決心,為農村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的重大戰略意義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我們黨和國家提出並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戰略方針。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和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必須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充分發揮農村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一)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必須把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切實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深入實施科教興農和人才強農戰略。我國改革首先從農村起步,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我國農村生産力,使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0年來,農村能夠發生巨大變化,農業先進技術能夠大面積推廣,鄉鎮企業能夠異軍突起,農村勞動力能夠大規模轉移就業,農村經濟能夠持續繁榮發展,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有數以億計受過義務教育的農村勞動力作為基礎,有數以千萬計受過職業教育的農村實用型人才作為支撐。農村發展成就舉世矚目,農村教育貢獻巨大。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正處在關鍵發展階段,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業,實現農業全面穩定發展,更加迫切需要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和遍佈全國鄉村的各級各類學校的作用,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服務。

    (二)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石。沒有農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實現國家的全面小康;沒有農村教育事業的加快發展,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就不可能實現農村的全面小康。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落後的局面,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好藍圖和我國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就必須繼續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堅持農村教育在整個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財力,進一步加快農村教育發展步伐,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三)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是億萬農民群眾學有所教和全面發展的迫切需要

    億萬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的主體,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市場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廣大農民群眾日益深切地認識到提高自身素質和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另一方面,也是農民群眾更為看重的一個方面,就是中華民族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自古以來就重視子女的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是農民群眾重視子女教育的真實寫照。讓每一個孩子“有學上”、“上好學”,讓所有的孩子都“成人”、“成才”,已經成為億萬農民群眾的最大願望。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功在當代、利在韆鞦,已經成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

    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關係到各級各類人才的培養,關係到整個教育事業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關係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全局,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始終是教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教育工作作出的部署,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工作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始終堅持把農村教育擺在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促進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科學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農村教育。

    二、我國農村教育事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新中國的農村教育事業是在十分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1949年,全國小學入學率僅有20%,初中入學率僅為6%,文盲率高達80%。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就提出要以農村為重點逐步普及教育,掃除文盲,提高全民族素質。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國家作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重大決策,1986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和不懈奮鬥,到2000年,我國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歷史性任務,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03年,國務院作出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明確了農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決定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用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財力,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2005年,國務院決定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舉辦義務教育的責任,對國家財政全面保障義務教育所需經費、實施素質教育和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法律規定,為推動我國義務教育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2007年,全國“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9%,青壯年文盲率進一步下降到3.58%,免費義務教育在全國農村全面實現。在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國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近8.5年,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式發展。這是我國教育發展史上偉大的歷史豐碑。

    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農村教育工作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第一,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農村中小學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西部地區“兩基”人口覆蓋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2007年的98%。國家財政投入數百億元資金,建設了7000多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廣大農村地區、邊疆地區孩子的學習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設了覆蓋36萬所農村中小學的遠程教育,更多的農村學生能夠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第二,全面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兩免一補”,切實保障了所有農村孩子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使1.5億名農村學生和78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受益,農民負擔得到切實減輕。廣大農民群眾高興地説,“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

    第三,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國家財政保障範圍,實現了義務教育體制的深刻變革。2005年年底,國務院決定按照“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原則,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財政保障負全責。這項改革已經在全國農村地區全面推開,對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農民素質已經並將繼續産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第四,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農村教育為“三農”服務的能力顯著增強。調整農村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與培訓,農村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程”、“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工程”,開展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近億人次。第五,建立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農民子女受教育權利得到保障。國家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在非義務教育階段,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使所有農村孩子都能上得起大學、接受職業教育。堅持以公辦學校為主、以流入地為主,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實行與當地學生同等對待的政策,進一步加強了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的關懷和管理。

    第六,大力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培養培訓,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創新農村教師補充機制,組織實施了農村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西部志願者計劃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開展了城市教師支援農村教育活動;提高農村教師素質,開展了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培訓和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數以百萬計的農村教師參加了培訓教育。

    在充分肯定我國農村教育巨大成就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水平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強烈需求,與廣大農民群眾的殷切期望還有很大差距。農村教育仍然是我國教育事業最薄弱的環節,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比如:城鄉之間、區域之間教育發展不協調,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仍然較差,相當一部分農村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學校的校舍、教學設施、儀器設備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標準。農村教師整體素質亟待提高,待遇偏低、骨幹教師缺乏等問題突出,嚴重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農村職業教育教學不能滿足培育新型農民和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需要,學校的實習實踐場所、師資隊伍等普遍緊張。農村教育管理體制有待進一步理順,“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有待進一步推進,為農服務的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進程中高度重視、切實解決,為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大力推進農村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

    在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決定》從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全局出發,對發展農村各項教育事業和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

    (一)以提高質量為核心,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

    要制訂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辦學標準,使每一所農村學校都成為合格學校,落實新的農村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努力把學校建成當地最安全、最堅固、最讓群眾放心的地方。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改善學生食宿條件和學校衛生設施;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按照《決定》的要求,加強遠程教育,及時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農村,繼續健全覆蓋全國農村中小學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努力實現“班班通、堂堂用”,把遠程教育與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教師培訓、促進農科教結合、培訓農村黨員和提高農民素質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還要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推動農村基礎教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大力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教育,推進區域之間教育協調發展,朝著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邁出堅實的步伐。

    (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大力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關鍵在於建設高素質的農村教師隊伍。我們要按照《決定》的精神,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嚴格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完善教師選聘機制。依法進一步落實教師績效工資,完善住房、醫療和養老等社會保障,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總之,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相應制度,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和職業地位,努力使教師成為最受人尊敬、最令人羨慕的職業;吸引優秀青年到農村任教,鼓勵優秀人才長期從教。

    我們要健全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制度。創新教師教育制度,推進師範生免費教育,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健全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繼續選派城市教師下鄉支教。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全面提高農村教師素質和能力。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深入開展向全國優秀教師學習活動,大力倡導“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實踐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四點希望”,成為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三)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加快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

    加快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重點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並逐步實行免費,這是我們黨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決策,是繼免費義務教育政策之後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舉措,既符合農村發展需求和農民家庭意願,也具備了實施的基礎條件。在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的進程中,我們要堅持分區規劃分類指導,始終把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作為發展重點,鞏固中等職業教育現有助學政策成效,繼續實施中央和地方財政分地區按比例安排專項,逐步使免費政策惠及進入中職學校的所有農村學生。同時,繼續扶持和辦好農村普通高中,不斷提高教育質量。

    按照《決定》的要求,我們要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絡,以縣級職教中心為核心,充分發揮各級各類農村學校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統籌”,推進農村中小學“日校加夜校,一師兼兩教”,使其成為培育文明風尚、傳播先進文化、推廣農業科技、提供經濟信息以及開展農村黨員培訓、農民多種項目培訓的重要陣地。我們要繼續實施好兩項工程,加強農民技能培訓。一是新型農民培養培訓工程。深化農村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彈性學習制度,積極推行半工半讀、工學交替,積極推進繼續教育,幫助農民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二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培養培訓工程。通過大規模農村職業教育和培訓,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進城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幫助他們在城鎮穩定就業。積極推進城市與農村、東部與西部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抓緊培養農村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四)以服務“三農”為方向,加大高等學校的人才支持和知識貢獻

    農科教結合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為農服務的成功經驗。《決定》要求,增強高校為農輸送人才和服務能力,辦好涉農學科專業。要進一步優化農業院校學科專業佈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把教育教學與農業生産實踐、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社會服務緊密結合起來,努力造就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急需的各類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鼓勵和支持高校更加積極參與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大力加強産學研合作,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強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決定》還要求,鼓勵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工作,對到農村履行服務期的畢業生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在研究生招錄和教師選聘時優先。我們要健全吸引優秀人才服務農村的機制,充分發揮高等學校培養人才、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的功能,向農村送人才、送知識、送技術,為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多作貢獻。

    (五)以強化政府責任為關鍵,形成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的合力

    按照《決定》的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納入農村改革發展總體規劃,把提高農民素質作為解決“三農”問題根本之策,進一步加強對農村教育工作統籌領導,強化政府責任,促進農村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科學發展。為此,要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提高經費保障水平,繼續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全面健全學生資助體系,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平等就學、完成學業。同時,要進一步動員和引導社會各界大力關心和支持農村教育事業,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在資金和物資等方面支持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鏈結
· 教育部特別提醒出國留學選擇第三國課程務必慎重
· 教育部公務員考試法語職位專業科目考試初試大綱
· 教育部舉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專題報告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