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改革開放30年經濟結構在優化升級中實現重大調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29日   來源:統計局網站

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中實現了重大調整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三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緊緊圍繞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在發展中促進結構調整,以結構調整促進經濟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與結構調整良性互動。三次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和農業結構明顯升級,所有制結構發生重大變革,城鄉和區域結構逐步趨向協調,收入分配結構打破了平均主義的傳統格局,經濟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現了在不斷優化升級中的重大調整。

    一、三次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基本實現了由工農業為主向一、二、三次産業協同發展的轉變

    30年來,我國堅持鞏固和加強第一産業、提高和改造第二産業、積極發展第三産業,促進了三次産業結構不斷向優化升級的方向發展。三次産業中,1979-2007年第一産業年均增長4.6%,第二産業增長11.4%,第三産業增長10.8%。從構成看,第一産業所佔比重明顯下降,第二産業所佔比重基本持平,第三産業所佔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産業所佔的比重從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個百分點;第二産業所佔比重由47.9%上升為48.6%,上升0.7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所佔比重由23.9上升為40.1%,上升16.2個百分點。現代經濟的結構性特徵越來越明顯。

圖1:1978-2007年三次産業增加值比重變化情況

    三次産業就業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伴隨著經濟結構的大調整,70%的就業人口從事農業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觀,相當比例的人口轉而從事工業和服務業。其中,第一産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7年的40.8%,下降了29.7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就業人口所佔比重由17.3%上升至26.8%,上升了9.5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就業人口所佔比重由12.2%上升至32.4%,上升了20.2個百分點。

    服務業的大發展,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産業結構調整最鮮明的特徵。交通運輸、批零貿易、餐飲等傳統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增加就業、方便群眾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1979-2007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了14.4倍,佔GDP的比重由5.0%上升至5.9%。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了12.6倍,佔GDP的比重由6.6%上升至7.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了30.2倍,佔GDP的比重由1.2%上升至2.3%。為適應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全球化等的需要,金融保險、房地産、信息諮詢、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旅遊等一大批現代服務業呈加速發展態勢,大大提高了服務業的整體質量和水平。1979-2007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長了30倍,在GDP中所佔比重由1.9%上升為4.4%,提高了2.5個百分點。房地産業增加值增長了22.8倍,所佔比重由2.2%上升為4.8%,提高了2.6個百分點。國際旅遊收入由2.6億美元增加到419.2億美元,增長了160倍,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34位上升至第5位。2007年國內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達到16.1億人次和7770.6億元,比1990年分別增長4.8倍和44.7倍。

    二、農業內部結構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由以糧為綱的單一結構向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的轉變

    改革開放前,農村實行高度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農民無權決定種什麼、怎麼種、種多少,農業産業結構長期處於“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以糧食生産為主”的“以糧為綱”的狀況。隨著中央方針政策的調整,由“以糧為綱”轉為“決不放鬆糧食生産,積極發展多种經營”,農民根據當地實際和市場需求開展多种經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農業總産值中,種植業比重明顯下降,林、牧、漁業比重顯著提高。種植業由1978年的80%下降為2007年的50.4%,下降了29.6個百分點。林、牧、漁業所佔比重分別由1978年的3.4%、15%和1.6%變為2007年的3.8%、33.0%和9.1%,分別提高了0.4、18和7.5個百分點。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進展明顯。在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情況下,棉、油、糖、果、蔬菜等經濟作物生産獲得大發展。1979至2007年,棉花産量增長2.5倍,油料産量增長3.9倍,糖料産量增長4.1倍,水果産量增長26.6倍。糧食、經濟作物和其它作物種植面積比由1978年的80.4:9.6:10轉變為2007年的68.9:26.65:4.45,經濟作物種植比重明顯提高。畜産品構成中,豬肉佔肉類總産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94.2%下降到2007年的62.45%;牛羊肉則上升到14.51%;禽肉等也佔到了23%。禽蛋、牛奶等的産量快速增長,在畜産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圖2:1978-2007農林牧漁業産值比重變化情況

    農産品品質結構大為改善,由單純追求數量的增加,逐步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主要農産品良種覆蓋率和優質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據農業部初步統計,2007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品種優質率分別達到72.3%、61.6%、47.1%和70.3%。農業生産更加注重生態産品的開發,初步形成了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發展格局。林業生産方面,全面啟動水土保持工程,既注重經濟效益,更注重生態效益,努力實現山川秀美。在漁業方面,精養以及高附加值海淡水産品養殖得到大力發展。

    農業生産佈局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主要農産品生産向優勢産區集中的格局逐步形成。目前全國已經形成東北的大豆、玉米帶、黃淮海地區花生、小麥帶、長江流域油菜帶、新疆棉花産業帶。2007年,棉花、小麥、大豆、油菜籽、玉米産量前5位的省區①佔全國産量的比重達75.9%、73.2%、69.8%、63.7%、52.9%,分別比1981年提高18.0、17.3、11.4、3.7和4.1個百分點。

圖3:1981、2007年主要農産品前5個地區産量佔全國比重

    農業産業化經營得到快速發展。“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經營形式不斷發展,涌現出一大批農産品生産和加工的骨幹龍頭企業和專業鄉、專業村,有效地提高了初級産品的附加值,延長了農業産業鏈,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業的整體效益。到2007年底,全國各類農業産業化組織總數達17萬個,帶動農戶9511萬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38.4%。

    ①:棉花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新疆、山東、河南、河北、湖北;小麥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大豆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黑龍江、內蒙古、安徽、吉林、河南;油菜籽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山東、河南、河北、陜西、廣東;玉米産量前5位的地區分別為:吉林、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

    三、工業經濟結構明顯升級,基本實現由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程度高、門類單一的結構向勞動密集、技術密集、門類齊全的發展格局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産業政策和專項規劃,鼓勵用新技術和先進的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大力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同時,加強對工業組織結構調整的引導和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整體工業逐漸變大變強,“中國製造”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高。

    傳統工業的改造振興取得突破性進展。傳統産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傳統産業結構的調整改造,是整個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體制創新、技術引進、自主創新、淘汰落後等方式,有力地推動傳統産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紡織機械行業的自動化技術有較明顯的提高,落後棉紡錠和毛紡錠得到大規模壓縮,棉紡織設備的大部分機器採用了變頻調速、可編程控制器PLC技術,基本實現了紡機産品的機電一體化。能源生産技術明顯升級。1978年國內生産的火電機組,以5萬千瓦和10萬千瓦為主,大體相當國外50年代水平。目前小火電機組基本被淘汰,耗煤低、發電效率高的單機容量30萬、60萬千瓦機組已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的主力發電機組,並逐步向100萬千瓦級發展。冶金工業技術裝備水平提高。能耗高、污染嚴重的電解鋁自焙槽工藝完全被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大型預焙電解槽技術所取代。鋼鐵行業落後的平爐煉鋼工藝已全部淘汰,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高爐、大型轉爐、現代化連軋機組等相繼建成投産,2004年鋼鐵工業的連鑄比已提高到95.9%,比1980年的6.2%提高了近90個百分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銅、鉛先進熔煉生産工藝的産能達到總産能的70%左右。重大技術裝備改變了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一批重大技術裝備實現了自主創新的重大突破。大型燃氣輪機、抽水蓄能機組、直流輸電設備、超臨界火電機組、大型船用曲軸等實現國産化,年産千萬噸級的大型煉油廠設備自主化率高達90%,4萬立方米等級大型空分設備、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成套裝置等關鍵設備全部實現自主化。五軸聯動數控機床、虛擬軸機床等一批國産高檔技術裝備逐步進入市場。

    電子信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醫藥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産業蓬勃發展。高技術産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先導産業,對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發揮著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為適應全球高新技術産業競爭發展的大局和趨勢,我國堅持體制創新與技術創新相結合,著力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産業,有力地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2007年,全國高技術産業共有企業21517家,增加值11621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4.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9.9%,分別比1995年提高3和2.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産品出口額從2000年的37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3478.3億美元,年平均增長91.4%,佔全部出口的比重由1.5%提高到28.6%。關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航天技術、核能發電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技術、重型機械成套設備製造技術、數控機床製造技術、第三代通信技術等領域都有一系列的重大突破,逐步進入一個由大變強的歷史性階段。

    一批主業突出、管理水平高、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迅速成長,企業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改革開放初期,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十分突出。經濟規模普遍偏小,産業集中度低,缺乏市場競爭力,企業“大而全”、“小而全”,專業化水平低。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通過實施“抓大放小”的戰略,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企業集團發展的政策措施,促使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形成了一批有帶動力影響力的大企業集團,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工業企業組織結構的完善。到2007年,大型工業企業集團擁有資産196341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産的55.6%;實現營業收入156127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39.1%;實現利潤總額12523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46.1%。根據2008年《財富》雜誌排名,我國大陸已有中國石油等27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行列。大型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對提升我國工業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推動整個工業的持續較快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國家採取了“放小”、“扶小”政策,通過改組、聯合、兼併、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大大增強了中小企業的活力。

    基本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許多産品從無到有或由少變多。改革之初,我國工業生産相對落後,多數行業生産能力低下,一些行業門類甚至為空白。經過30年的發展,各行業生産能力大幅度提高,新興行業從無到有,發展迅速,已形成了分工明確、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總産值佔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1985年的2.9%提高到2007年的9.7%;儀器儀錶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佔比從0.8%提高到1.1%;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佔比從4.5%提高到6.7%。家用冰箱、空調器、洗衣機、汽車、微型計算機、程控交換機、集成電路、移動通信手持機等許多産品從無到有或由少變多,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而且成為國際市場的重要供應方。2007年,汽車産量達到889萬輛,是1978年的59.6倍;彩色電視機産量達到8478.0萬台,而1978年僅0.4萬台。

    四、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基本實現了由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向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轉變

    所有制結構調整既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又是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推動力量。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基本上是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國內生産總值中公有制所佔比重約為99%。30年來,為適應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及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要求,不斷調整和改革所有制結構,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公有經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不斷增強。1978年,工業企業所有制結構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構成的單一公有制結構。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數量佔24.0%,工業總産值中佔77.63%;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數量佔76.0%,工業總産值佔22.37%。隨著國有經濟佈局的戰略性調整,逐步從製造業、紡織業等一般競爭性領域的退出,進一步向關係國家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一批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被關閉,公有制企業面多量廣、過於分散的狀況得到很大改觀,在工業經濟中的數量和産值比重均明顯下降。2007年,在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數量僅佔6.1%,工業總産值佔29.5%;集體企業數量佔3.9%,工業總産值佔2.5%。

    儘管國有企業數量所佔比重有所下降,但從總體規模和經營效益來看,對整體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2007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資産總計158188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44.8%,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2617億元,佔30.7%;實現利潤10795億元,佔39.8%;應繳增值稅5951億元,佔43.6%。集體工業企業資産總計5739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1.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85億元,佔2.5%;實現利潤640億元,佔2.4%。

    特別是在關係到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公有制經濟一直佔據主導地位。2007年,在石油天然氣開採、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現價工業總産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産值所佔比重分別為96.9%和90.8%,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佔75.5%,煤炭開採和洗選業、水的生産和供應業分別佔63.3%和66.8%;在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基礎性和支柱性産業領域,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産值所佔比重分別為49.8%、42%和32.2%。

    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在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各項政策的扶持、引導和促進下,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飛速發展。從數量看,2007年全國登記的個體工商戶為2741.5萬戶,私營企業551.3萬家,分別比1992年增長0.8倍和39.1倍。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非公企業數量達30.3萬個,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90%。其中,私營企業數達到177080個,佔總數的52.6%;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數達到67456個,佔總數的20%。從産值看,2007年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工業總産值所佔比重為68%。其中,私營企業佔23.2%,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佔31.5%。從就業上看,2007年,城鎮國有和集體單位從業人員僅佔全部城鎮從業人員的24.3%,而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城鎮從業人員幾乎全部集中在公有制企業。在投資領域、流通領域,非公有制經濟也相當活躍。2007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中,非公有制企業完成投資佔30%以上,其中,私營和個體企業佔18.3%,外商投資企業佔5.8%,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佔4.6%。2007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中,非公有制法人企業數量佔72%,從業人員佔59.8%。

    五、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基本實現了由城鄉分割向城鄉協調共同發展的轉變

    提高城鎮化水平,是優化城鄉經濟結構、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因素。30年來,隨著農業生産力水平的提高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城鄉關係漸趨協調,逐步實現了由城鄉分割向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轉變。

    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30年來,我國城市數量持續增長,城市體系和功能不斷完善。1978至2007年,城市數量由193個發展到655個。其中,市轄區人口200萬人以上的城市由10個增加至36個;100至200萬人的城市由19個增加至83個;50至100萬人的城市由35個增加至118個。大量的鄉村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城鎮總人口增長了2.44倍,鄉村總人口減少了7.9%。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7年的44.94%,提高了27.02個百分點,年平均提高0.9個百分點。鄉村人口所佔比重由82.08%下降到55.1%。

圖4:1978、2007年城市數量

    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加快推進,大大增強了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1978-2007年,城鎮就業人員從9514萬人增加到29350萬人,年均增加661萬人;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總量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07年的38.1%。城鎮就業崗位的快速增加,帶動了鄉村勞動力不斷向城鎮轉移,使鄉村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總量的比重從1978年的76.3%下降到2007年的61.9%。

    城鄉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三農”問題始終關係著整個國家發展穩定的全局,30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強農村水、電、燃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改善了農村生産生活環境,為建立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奠定了良好基礎。國家支持“三農”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由1978年的150.66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億元,增長20多倍,其中用於農業基本建設支出由1978年的76.95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504.28億元,增長5.6倍。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善。我國農村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59.6萬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313.44萬公里。2007年,鄉村辦水電站發電能力1367萬千瓦,是1978年的6倍;農村用電量5510億千瓦小時,是1978年的21.8倍。2007年,通郵的行政村比重已達98.4%,比1983年提高1.9個百分點。電話機、移動電話和計算機等信息化設備在農村普及的速度明顯加快。2007年農村固定電話年末用戶達11704萬戶,是1978年的159.5倍,已通電話的行政村比重已達99.5%,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話機68.4部、移動電話77.8部、計算機3.7台。2007年末,全國已有2448個縣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7.3億。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正在逐步形成,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正在逐步改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正在穩步推進。

    六、區域發展趨向協調,基本實現了由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向東中西部統籌協調發展的轉變。

    區域協調發展是社會和諧、政治穩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30年來,按照鄧小平同志關於“讓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和“兩個大局”的戰略思想,我國在促進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同時,相繼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決策。各區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大力加強薄弱環節,呈現出增長較快、結構優化、協調性增強的良好態勢。

    東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在推動全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帶動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依靠本身的區位優勢和改革開放的先發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實現率先發展,成為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龍頭”。2007年,東部地區國內生産總值佔全國55.2%,比1978年上升了11.8個百分點;工業總産值佔全國65.9%,比1978年上升了17.2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佔全國89%,比1978年上升了14.6個百分點。在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東部地區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方面,也走在全國的前列,對其他區域的發展産生了重要的示範和激勵作用。

    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後勁勃發,呈現出嶄新的強勁發展勢頭。1999年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中西部及東北三省經濟實現快速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接近或快於東部地區。從生産總值看,到2007年,中部地區GDP平均增長11.3%,西部地區增長11.4%,東北三省增長11.3%。雖然發展速度仍然慢于東部地區,但增速之差逐步減小。中部與東部GDP增速差距由1999年的2.0個百分點縮小到2007年的0.1個百分點,東北地區由1.9個百分點縮小到0.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由1999年慢2.6個百分點轉為快0.2個百分點。從固定資産投資情況看,近年來,隨著各項支持性政策的逐步落實,廣大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發展活力逐步顯現,中部、西部和東北三省投資呈現出增長加快、比重提高的局面。1999-2007年,中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速為24.0%,西部地區為22.9%,東北三省為24.8%,分別比東部地區增速高5.1、4.0、4.9個百分點。2007年中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佔全國比重為20.6%,比1999年提高3.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佔20.9%,提高2.2個百分點;東北三省佔10.4%,提高2.2個百分點。

    區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加強,對欠發達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全國已建立了上百個不同規模、不同層次、不同覆蓋範圍的區域合作組織。在區域合作框架下,企業的主體地位不斷強化,政府間的溝通與協調逐步加強,區域合作機制不斷創新,由中央政府主導的對口支援工作繼續深化。區域合作正在向寬領域、全方位的合作與相互開放階段轉變。中央財政對中部、西北地區和東北三省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規模逐年擴大。中央和地方財政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支出由2002年的149.1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220.1億元。

    重點地區對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從全國範圍來看,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經濟圈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三大引擎”。2006年,三大都市經濟圈地區生産總值約佔全國GDP的37%,進出口總額佔全國的2/3以上。與此同時,中部、西部及東北地區也高度重視重點地區的加快發展,如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黑龍江哈大齊工業走廊、遼寧沿海“五點一線”經濟帶、湖北武漢城市圈、湖南長株潭地區、河南中原城市群、成渝經濟區、陜西關中經濟帶等,這些蓄勢待發的重點地區的開發開放,正成為我國區域發展中新的活躍力量。

    七、分配結構明顯調整,基本實現了由平均主義突出、收入渠道單一向以勞動報酬為主、資本和技術等收入為輔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轉變。

    收入分配牽動各方利益,收入分配結構調整不僅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根本動力。30年來,通過不斷完善分配製度、規範分配秩序、合理調節收入分配,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分配關係得以改善,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現象有所緩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快速推進,適應我國生産力發展水平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分配體制正在逐步形成。

    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所得均呈大幅增長。改革開放3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國民財富顯著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1132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51322億元,增長了44.3倍,大大增強了國家宏觀管理和應對各種衝擊的能力。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從1978年的599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7155億元,增長了44.3倍,企業規模明顯擴大,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了6.5倍和6.3倍,人民普遍得到較多實惠,生活大幅度改善。

    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居民收入來源趨於多元化。改革開放以來,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要求,我國不斷調整和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堅決打破了高度集中的平均主義“大鍋飯”,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産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確立了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進一步完善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創業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

    在城鎮地區,隨著經濟體制、企業制度、就業渠道等多方面的改革和變化,居民收入來源由單一的工薪收入轉為工薪收入、經營收入、財産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等多種報酬形式共存。2007年,在城鎮居民人均全部年收入中,工薪收入佔68.6%,比1990年下降了7.2個百分點。個體經營勞動凈收入佔6.3%,比1990年提高了4.8個百分點。財産性收入佔2.3%,比1990年提高1.3個百分點。轉移性收入佔22.7%,比1990年提高1個百分點。

    在農村地區,農村居民收入結構也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由於農村經濟中第二、三産業比重的提高,以及大量外出務工的增加,工資性收入增長較快。2007年工資性收入佔農村居民純收入的比重達38.6%,比1985年提高了20.5個百分點。家庭經營性收入所佔比重由1985年的70%以上降為2007年的53.0%,下降了21.4個百分點。財産性收入從無到有,持續增加,2007年佔3.1%。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30年來,社會保障體系從無到有,範圍和領域不斷擴大,改變了改革開放初期城鎮居民養老、醫療等各項保障都主要依靠企業負擔,農村居民的各項保障則由家庭承擔的局面。2007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0136.9萬人,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5171.5萬人。2007年城鄉居民有基本醫療保障的人數達到9.5億人,佔總人口的72%。其中,7.3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6.2%。2007年共有2272.1萬城鎮居民和3566.3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總之,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在結構調整方面取得的成效是明顯的,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結構不合理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對保持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增長、提高經濟增長的整體效益和國際競爭力、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更應看到,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結構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主要是投資與消費、內需與外需比例失衡;農業基礎薄弱、服務業發展滯後,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第二産業帶動的局面尚未改變;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等等,結構調整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好結構調整這條主線,通過不斷推動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著力解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為下階段經濟的發展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才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強國富民的夙願。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
大改革 大開放 大發展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
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相關鏈結
· 統計局報告: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偉大轉折
·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