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萬鋼在“973計劃”十週年紀念大會上的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07日   來源:科技部網站

    973計劃從1998年開始組織實施,至今已經十年。十年來,973計劃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立足於國際科學前沿,組織優秀科學家和研究團隊開展創新研究,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國際上産生了重要影響。

    回顧十年前,針對基礎研究如何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如何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科技部專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深入研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基礎研究的需求,分析當代科學的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並進行案例研究,在基礎研究與國家戰略發展需求結合這個重大問題上形成了共識。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並於1998年開始組織實施973計劃,重點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2006年,科技部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又啟動了蛋白質研究、量子調控研究、納米研究、發育與生殖研究四個重大科學研究計劃,並納入973計劃。

    973計劃對我國基礎研究的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973計劃的實施,加強了國家需求導向的基礎研究部署,建立了自由探索和戰略導向“雙力驅動”的基礎研究資助體系,完善了基礎研究佈局。經過十年實踐,基礎研究已經廣泛深入到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等國家戰略需求領域,通過基礎研究解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已成為科技界的主動行為。

    973計劃十年的實施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促進基礎研究與國家戰略需求的結合,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

    973計劃的實施,調動了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家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了高校和研究單位之間的強強聯合,促進了産學研的結合,促進了科技界和産業界的大力協作,促進了學科的交叉和融合,從而實現了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優勢集成,解決了大批關鍵科學問題,推動了我國的農業技術、能源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製造技術和環境技術的發展。

    十年來,廣大科學家緊密圍繞國家目標,集中優勢力量開展創新研究,解決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批重大科學問題,特別是在油氣勘探開發、化工、鋼鐵、鋁材、聚合物材料、水泥等方面解決了一批行業發展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在重大疾病防治及創新藥物研究、礦産資源勘探開發、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預測等戰略需求領域取得一批重要創新成果,一些成果已經體現出重大應用價值。如化學複合驅採油經大慶油田工業化試驗表明可提高采收率19%以上;發展了天然氣高效成藏的定量評價新方法及新指標,首次對我國天然氣高效資源總量和分佈做了評價;提出碳酸鹽岩作為烴源岩的有機質豐度下限為0.5%,為海相碳酸鹽岩層係油氣資源評價與預測奠定了理論基礎;發展了重油梯級分離轉化利用的新方法;高強度鋼研究推動了鋼鐵行業産品更新換代;水硬鋁石型礦反浮選理論和技術的建立,將使我國鋁資源的經濟利用保證年限由10年提高到60年;聚烯烴材料雙軸拉伸流動穩定性理論的應用,提升了中國石化行業聚烯烴産品的競爭力;通過發病機制研究,使初發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成為第一個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發現一批針對重大疾病的先導化合物和候選新藥;建立了中新生代和晚古生代大陸成礦理論,發展了多項找礦預測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建立了區域環境系統集成模式,為乾旱化趨勢預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氣候變化系列研究成果為我國掌握氣候變化的規律及影響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973計劃取得的原始創新成果,將引領行業、企業的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促進産業升級,為解決能源、資源、環境等瓶頸問題,保障糧食安全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奠定重要的科學基礎。

    二、推動基礎研究快速發展,顯著提升我國科學研究水平

    973計劃組織實施的十年,也是我國基礎研究快速發展的十年,在97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支持下,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國際影響日益加大。

    我國各主要學科領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根據SCI數據庫資料,1997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SCI論文僅1.7萬篇,2006年達到8萬多篇,躍升至世界第二科學技術的方陣,與英、德、日等國相當;同時,高質量論文數量也顯著增加,並在近年頻頻出現在《自然》、《科學》和各學科領域的權威學術刊物上。文獻計量學分析表明,我國各學科領域的影響力全面提升,其中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學等學科的影響力尤為突出。

    我國科學家群體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影響也逐漸提升。近幾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當選為歐美國家的院士,或在國際學術機構擔任重要的職務。僅2006到2007年,我國(大陸地區,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就有12位科學家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的院士,10人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2人當選美、歐等國的科學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9人當選國際重要學會、協會的主席,14人被推選為國際重要學術雜誌的主編或副主編。

    若干重要領域和研究方向水平顯著提升。非線性光學晶體、數學機械化、辛幾何算法、創造新物質的分子工程學、古生物學等方面保持我國特色和優勢,在國際上産生重要影響;納米科學、量子信息、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發展迅速。例如,我國納米科學2006年和2007年發表SCI論文數已經居世界第1位,尤其是納米材料研究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量子信息方面,首次實現了五粒子糾纏態的製備與操縱,成功設計了具有很高的單向傳輸穩定性的量子密鑰分配方案,實現了150公里的室內量子密鑰分配,最近又剛剛完成量子中繼器實驗,這些成果可望應用於高效、安全的量子通信;生命科學領域中腦科學、蛋白質科學、基因組學、免疫學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創性成果,2005—2007年我國科學家在生命科學最有影響的學術雜誌《細胞》上發表11篇重要論文,彰顯出我國生命科學水平顯著提升。

    三、凝聚眾多國內外優秀人才,形成我國基礎研究骨幹團隊

    科技創新,人才是關鍵。973計劃始終把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營造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作為重要任務。十年實踐表明,973計劃在凝聚培養優秀中青年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造就基礎研究骨幹團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973計劃組織實施中,中青年科研人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承擔973計劃的近3萬人隊伍中,45歲以下的佔78%,項目首席科學家中45歲以下的佔44%,課題負責人中45歲以下的佔59%。在老一輩科學家的大力支持和培養下,一批優秀的中青年人才通過承擔973計劃取得了突出成就,不僅在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方面得到全面提高,而且戰略思維和把握學術方向的能力上不斷增強,逐漸成長為各自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973計劃作為基礎研究計劃具有開放性,凝聚了大批海外歸國的優秀研究人員,其中包括一批國際知名的華裔科學家,如腦與神經科學領域的蒲慕明教授、材料科學領域的韓志超教授、信息科學領域的姚期智教授等。他們的加盟,不僅大大提升了973計劃的研究水平,還為海外學者以多種形式參與祖國的建設做出了良好的示範,也為世界科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973計劃造就了一批跨部門、跨單位的強強聯合的優秀團隊,他們處於科學發展的前沿,了解本領域的發展態勢,視野開闊、思路敏捷,具有合理的年齡和知識結構,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寶貴財富。這批優秀團隊將在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科技創新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四、堅持管理創新,探索面向國家目標的基礎研究計劃管理模式

    基礎研究與國家需求的結合是一個新的課題,在世界上的例子也不多,既要引導科學家圍繞著國家目標服務,又要營造寬鬆的環境,鼓勵他們自由探索。經過十年的發展完善,已經形成了中國特色的973計劃組織實施和管理模式。

    973計劃充分發揮專家在諮詢和決策方面的作用,從戰略規劃、年度指南制定到項目立項,都要充分尊重專家的意見,保證了973計劃實施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公正性,在科技界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在這裡,我們特別要感謝973計劃專家顧問組組長周光召先生及歷屆專家顧問組專家、歷屆領域專家諮詢組專家,他們為973計劃傾注了大量心血,保證了我國戰略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佈局、重點任務的強化部署和計劃的組織實施。

    973計劃立足“重大”(國家目標)和“基礎”(科學前沿)的結合,堅持“擇需、擇重、擇優”和“公平、公正、公開”的組織實施理念,建立了全流程的組織管理辦法和規範,設立了項目首席科學家負責制,完善了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實行了項目管理與經費管理相結合的機制。這些措施,使計劃管理工作規範、有序、有法可依,得到科技界的廣泛認同和高度評價。

    973計劃堅持正確的評價導向,建立了“2(年)+3(年)”的中期評估管理模式,在項目執行中期對項目目標、方案及隊伍等進行調整,對“工作狀態”和“研究前景”進行評估,鼓勵項目潛心研究,攻克難關;在項目結題時,對不同類型項目實行分類評價,大多數結題驗收為優秀的項目在確立新的研究目標後,得到了滾動支持,保證了重要領域的持續發展和骨幹研究團隊的相對穩定。

    我們很高興的看到,通過國家的持續穩定支持,我國基礎研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今世界知識和科學的競爭已經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要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等突出問題,基礎研究面臨更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因此,973計劃下一步的發展,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戰略任務,著力解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實現重點突破,推動我國基礎研究新的更大的發展,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

    1.深入開展戰略研究,加強973計劃戰略性和前瞻性部署

    973計劃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切實做好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一方面,要堅持973計劃的戰略目標和定位,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戰略研究,謀劃973計劃新的發展方向,對973計劃進行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部署。而另一方面,要創新組織實施模式,加強對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等重大戰略性、全局性問題的部署,通過專項、項目集群等方式組織實施,加強數據共享,實現優勢集成,提升創新能力,力爭在解決重大瓶頸、難點問題上有新的突破。

    2.強化支持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力爭實現重點跨越

    實施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是我國加強原始性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舉措,對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佔據未來科學技術制高點有重要意義。2006年,科技部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啟動了蛋白質研究、量子調控研究、納米研究、發育與生殖研究四個重大科學研究的計劃,部署了一批重大項目。下一階段,要繼續按照“頂層設計,統籌安排,優勢集成,動態調整”的原則組織實施好四大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同時,針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凝煉新的重大科學目標並進行重點部署。通過對科學計劃和專項的支持,力爭在若干領域實現重點跨越,顯著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3.加強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統籌項目、人才和基地建設

    973計劃要繼續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思想,緊緊抓住科技全球化帶來的新機遇,不斷吸引國際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參與973計劃。要大力支持優秀創新研究團隊,為中青年優秀人才開拓視野、開展高水平研究工作和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創造條件,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在國際科技舞臺上展示中國科學家的風采。

    要以創新能力建設為重點,進一步統籌項目、人才和基地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基地在973計劃的組織實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8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承擔973計劃項目任務。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發揮這些基地的作用,充分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實施重大項目;同時,以承擔973計劃項目為契機,通過項目的支持,提升基地的創新能力建設,培育和建設更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自主創新已經成為了全黨全民的認識,創新的慾望和針對創新活動的投入都在不斷增加。科技部通過省部會商、部際行動計劃、創新企業聯盟等機制,把國家目標同地方、行業、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中央財政投入的引導性明顯增強,全社會投入幅增長,為進一步合理配置科技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基礎研究是創新的源泉,對引領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科技部將更加注重基礎研究工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還要加強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的協調銜接工作。目前,科技部已經啟動了“十二五”規劃的戰略調研工作,希望廣大專家和科技工作者能夠集思廣益、獻計獻策,為我國基礎研究的快速、持久、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鏈結
· 萬鋼會見香港大學校長就科研合作等問題交換意見
· 萬鋼在南京等地對風電等高新技術産業進行考察
· 萬鋼調研時要求:重大專項和平臺以共建形式推廣
· 萬鋼率領中國政府科技代表團于15日至19日訪俄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