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我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長18.5公里的滬(上海)嘉(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車。2007年年底,我國已有高速公路5.39萬公里。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再到實現通車里程居世界第二位的歷史性突破,僅用十多年便走過了發達國家半個世紀走過的歷程,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
從零到5.39萬公里
從1988年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零的突破後,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步伐逐年加快。1999年10月,通車里程突破1萬公里,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年末,1.6萬公里,居世界第三位。2001年年末,1.9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7年年底,我國已有高速公路5.39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二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國民經濟迅速發展要求儘快改善相對滯後的公路交通,但要不要修高速公路卻引起較大爭議。當時,《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先後發表《高速公路與現代化》、《世界的高速公路》等文章,普及了高速公路知識,也反映了社會對高速公路的呼喚。
1989年,在瀋陽召開的全國高等級公路建設現場會,解決了我國要不要發展高速公路的問題。時任國務委員鄒家華説:“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必鬚髮展。”“這樣的結論是明確的。這已經不是理論問題。”會議提出了“統籌規劃、條塊結合、分級負責、聯合建設”的公路建設基本方針,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利用外資的籌資政策,加強規劃和前期工作的基本原則。
1993年,國道主幹線系統“五縱七橫”12條路線(含支線)的規劃佈局方案被國務院認可,確定發展專供汽車行駛的高等級公路,即高速公路,在當時引起巨大反響。
此後,隨著國道主幹線系統規劃的進一步推進實施,我國高速公路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僅用十多年便走過了發達國家半個世紀走過的歷程。據統計,1988年至1992年,我國高速公路年均新增通車里程130公里;1992年至1997年,高速公路年均新增通車里程超過820公里;1998年以後,高速公路年均新增通車里程在4500公里左右。
到2007年年底,我國高速公路已覆蓋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貫通祖國東西南北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系統基本貫通,成為人流、物流的主動脈。
多渠道投融資為發展增速
(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條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國務院正式批准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從上世紀70年代初作可行性研究,到1987年開工,再到1993年9月建成,用了20年的時間。
這條長142.69公里的高速公路是我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進行國際公開招標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也是第一次引入“菲迪克”(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條款實施工程監理的高速公路。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公路建設幾乎沒有“計劃內”投資,建設資金主要靠擠佔用於公路養護的養路費。1984年年底,國務院決定對所有新增車輛徵收車輛購置附加費,提高養路費標準,貸款修建的公路可以收取通行費。隨著交通投融資體制的改革,建設資金從主要依靠交通規費發展到向銀行貸款,向社會發行債券、股票,有償轉讓收費公路經營權及利用外資等多種方式,逐步建立了“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利用外資”和“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滾動發展”的多渠道投融資機制,在國家幾乎沒有財政投入的情況下,實現了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
1998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用經濟手段引導基礎設施建設,公路建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資金投入。1997年的投入水平是1200億元,到1999年超過了2157億元,2004年以來,每年都突破了4000億元。
“菲迪克”模式的成功推行,使我國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一步到位,與國際慣例接軌。總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代表處—高級駐地監理工程師—工地監理員,這一套機構的出現,在施工管理體制改革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建設使我國收穫了兩條路,一條是能夠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高速公路,一條則是公路建設施工管理方面的改革之路。
經濟騰飛的快車道
現在,從瀋陽驅車至北京只需六個小時,從北京直達上海只需十幾個小時。
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更為商品和各種要素在全國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充分競爭提供了快車道。隨著路網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國公路客貨運輸增長加快,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所佔比重優勢明顯。
據統計,截至2007年年底,我國公路營運汽車達849.22萬輛,其中載客汽車164.73萬輛、2428.81萬客位。2007年,全社會完成公路客運量205.07億人,公路客運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所佔比重為92.0%;全社會完成公路貨運量163.94億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所佔比重為72.3%。
從高速公路上流過的不僅僅是人流、物流,還是商業流、金融流、信息流、文化流。據測算,我國每億元高速公路的建設投資,能直接帶動社會總産出近三億元。
高速公路改善了交通運輸結構,一些專業化運輸逐步從普通運輸中分離出來,提高了公路運輸效率。高速公路的使用者來自各行各業,長距離、遠輻射和快捷、舒適、方便的交通環境有力推動了沿線各種産業的發展,為區域經濟圈的形成提供了先決條件。各種類型的開發區、工業園鄰路而建。許多昔日“養在深閨”的農産品,如今正踏著“新絲綢之路”,走向其他省份,走出國門。沿線商業、旅遊景點大大繁榮,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土地迅速增值。
同時,隨著公路建設新理念的引入,我國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也越來越注重環保和安全,涌現出一批重點示範工程。
根據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我國的高速公路仍在快速建設中。到2020年,全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8.2萬公里,接近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世界第一的美國8.8萬公里的規模,可以覆蓋十多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