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3日,農業部隆重召開“紀念農村改革30週年理論研討會”,目的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總結農村改革發展30年成就經驗,交流“三農”政策理論研究成果,研討當前農村改革發展重大問題,促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農村改革發展。
一、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迫切需要加強“三農”政策理論研究
今年是改革開放30週年,我國改革開放事業是從農村開始的。30年來,農村改革波瀾壯闊,農村發展成就巨大,不僅使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而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産生了深遠的歷史影響。剛剛結束的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深刻總結了3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和基本經驗,深入分析了當前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原則,對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等進行了全面部署。《決定》在認識上有新突破,理論上有新發展,政策上有新舉措,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決定》指明了“三農”政策理論研究的方向,對“三農”政策理論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需要進一步加強“三農”政策理論研究。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三中全會精神,充分認識和深刻把握農村改革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積累的寶貴經驗,切實加強“三農”政策理論研究,進一步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回顧農村改革發展30年,我國農村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此進行了全面總結,給予了充分肯定。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看,成就尤為顯著,諸多方面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一是農産品供給形勢發生歷史性變化:農業生産持續增長,主要農産品産量和人均佔有量大幅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顯著增強,依靠自己力量穩定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我國糧食、油料、蔬菜、水果、肉類、禽蛋和水産品等産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二是農村經濟結構發生歷史性變化:農林牧漁全面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村二三産業不斷壯大,農村經濟結構由以農業為主轉變為農業與非農産業協調發展。全國鄉鎮企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209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6.96萬億元,增長332.1倍。三是農村體制機制發生歷史性變化: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億萬農民成為生産的主人和市場的主體,農産品市場全面放開,全面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與我國生産力發展水平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初步形成。四是農民生活水平發生歷史性變化:從收入長期停滯不前到持續較快增長,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農民收入構成發生顯著變化,農民生活質量逐年改善。1978~2007年,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從67.7%下降到43.1%,下降了24.6個百分點。農村貧困人口由1978年的2.5億人減少到2007年的1479萬人。五是農村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農村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加速發展,農民素質顯著提高,農村社會保持穩定和諧。
農村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既是億萬農民偉大實踐的結果,也是黨的“三農”理論不斷創新的成果,其中也凝結著廣大“三農”政策理論研究者的心血。在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三農”政策理論研究認真落實黨的部署、緊跟時代步伐、順應農民意願、服務發展實踐,不僅對深化“三農”問題的認識、實行強農惠農政策、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而且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出了突出貢獻。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看到,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村改革發展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村發展仍然滯後,農民增收仍然困難,這是當前我國最大的國情,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點。另一方面,要實現全會《決定》提出的到2020年農村體制改革、現代農業建設、增加農民收入、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發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和繁重。我們既要看到,農業發展正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必須求真務實,穩步前進;又要看到,我國正處在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難得時期,必須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破解難題,推動發展,既需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又需要在理論上不斷創新。農村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對“三農”政策理論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任務,我們要以攻堅克難為己任,在理論上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為推進農村改革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新時期“三農”政策理論研究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任務、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來展開,緊扣農村改革發展實踐提出的要求、面臨的問題,創新理論,研究政策,更好地為農村改革發展的實踐服務,為推動“三農”工作服務。
二、圍繞農村改革發展深化“三農”問題研究
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在這個發展階段、關鍵時刻、重要時期,研究“三農”政策理論,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按照城鄉統籌的思路,著力促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協調發展,要避免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忽視農業現代化,甚至出現非農化;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中忽視糧食生産,甚至出現非糧化。
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按照三中全會《決定》的要求,牢牢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正確把握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要從我國人多地少、人均資源緊缺的實際出發,堅持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促進農産品有效供給;從我國農戶規模小、經營分散的實際出發,堅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動農業經營方式創新,不斷滿足農業生産力發展的新要求;從我國農村生産力水平低、生産方式較為粗放的實際出發,堅持著力加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從我國農業比較效益低的實際出發,堅持穩定完善強化強農惠農政策,著力構建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從我國破解城鄉二元體制任務艱巨的實際出發,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從我國農産品市場與國際融合日益加深的實際出發,堅持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提高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能力,保障國內産業和供給安全;從我國農村地域廣、農業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積極探索發展現代農業的多元模式。
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確定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全面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部署,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要著力解決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開創農村改革發展新局面。
(一)關於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給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加快構建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這一任務十分艱巨。13億人口的國家,如果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立足國內生産實現糧食基本自給。近年來,我國糧食連續五年豐收,今年糧食總産有望超過1998年的歷史最高水平,總産、單産雙雙連續五年增産,雙雙創歷史最好水平。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一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中期階段的發展中大國,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不僅需求壓力持續增大,增加供給面臨的約束也不斷增強。從需求看,總量要增加,品種和區域結構要平衡,産品質量要提升。到2020年糧食自給率要穩定在95%以上,未來12年至少每年要增産70多億斤。播種面積不變的話,單産要在2007年基礎上每年提高0.7%以上。同時,其它主要農産品需求也將更加強勁增長,需要保障供給的農産品品種多、數量大。考慮到未來一個時期資源約束日益加劇,基礎設施亟待改善,科技支撐能力不強,國際市場調節空間有限,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給的壓力始終很大。
立足國內保障我國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給任重道遠。從確保糧食安全看,關鍵是要採取綜合性措施實現糧食生産的穩定發展。要始終把發展糧食生産放到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不斷增強綜合生産能力;強化糧食省長負責制,建立國家糧食安全的分擔機制;抓緊實施糧食戰略工程,推進糧食核心産區和後備産區建設;加大對糧食主産區的扶持力度,充分調動農民種糧、地方抓糧的積極性;完善糧食風險基金政策,逐步取消主産區資金配套;提升主銷區和産銷平衡區的糧食供給能力,確保糧食自給水平不下降;堅持放開市場,積極搞活流通,完善産銷銜接;提高全社會節糧意識,強化從生産到消費全過程節糧措施;加強糧食領域國際交流合作,為改善全球糧食供給作出貢獻。油料、棉花、生豬等其它主要農産品,也要針對其産業特點和供求變化,採取積極措施,不斷加大政策的引導和扶持,推動農業各産業協調發展,確保糧食等主要農産品供給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質量安全。
還要特別強調的是,必須高度重視農業資源環境保護。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堅決遏制違法違規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堅決制止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加強草原保護建設,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加強水域生態資源養護,開展增殖放流;積極培育以非糧油作物為原料的生物質産業,推進農林副産品和廢棄物能源化、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節能減排,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關於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是農村改革30年最重要的制度成果,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現有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土地是農民的重要生産資料和基本的社會保障,只有穩定土地承包關係,才能維護農村乃至社會穩定的大局;只有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才能給廣大農民吃長效“定心丸”,才能更好地穩定農民對土地經營的預期。
在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要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産手段的方向轉變,這是從我國農業人多地少、小規模經營的實際出發,改造傳統農業和實現農業集約化的現實途徑。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增強集體經濟組織服務功能,發展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這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提高我國農業組織化程度的關鍵。如何保障“長久不變”、實現“兩個轉變”,是“三農”理論研究的重大課題。
在長久穩定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要更多地關注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和建立健全流轉市場。要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等權利。要建立農村承包土地登記制度,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採用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與此同時,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民而不是幹部,機制是市場而不是政府,前提是依法自願有償,形式可以多樣,但底線是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總之,土地流轉要協調好國家、農民和經營者的利益關係,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又要保護農民土地承包權益,還要保證經營者效益。
(三)關於增加農民收入問題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到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這凸顯了農民增收在農村改革發展全局中的極端重要性。現實看,近年來農民收入保持年均超過6%的增速並不容易,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擴大。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40元,實際增長9.5%,而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到3.33:1。怎麼看這樣的農民增收態勢和收入差距拉大?一方面,這是目前我國所處經濟發展階段的客觀反映,也是世界經濟發展一般規律的體現;另一方面,這是必須高度重視和切實逐步解決的重大問題,增加農民收入、遏制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要求。
解決農民增收問題,一方面要推動農業向深度、廣度進軍,不斷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另一方面,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從根本上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機制矛盾。關鍵是要建立起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按照農民收入來源結構分析,今後促進農民增收需要付出多方面努力:要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除了穩糧增收、結構調整增收以外,要努力促使農民參與産業化經營,特別是政府要完善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通過理順農産品價格關係、保持農産品價格合理水平,讓農民實現增産增收。要加快發展農村非農産業和促進農民轉移就業。除了要繼續推進農村富餘勞動力有序轉入大中城市就業,更重要的是把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作為大戰略,加快小城鎮建設,積極發展農村二三産業。要增加農民的轉移性收入。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加大對農民的補貼力度,增加農民的補貼收入。要積極創造條件讓農民享有更多財産性收入。促進農民增收,政府責無旁貸,需要充分發揮政策引導作用。
(四)關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引導農民有序外出就業,鼓勵農民就地就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近年來,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既促進了農民增收,促進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據我部調查顯示,2007年農民轉移就業達到2.26億人。總的來説,農民外出就業衝破了勞動力市場的城鄉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門界限,使市場導向、自主擇業、競爭就業的機制逐步成為現實,推動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發育,加快了勞動用工制度的改革,為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平等競爭的就業制度進行了積極探索,有效提高了農民收入,是大勢所趨,是工業化、城鎮化的必然要求。
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外出,對我國經濟社會包括農村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産生了深刻影響,也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帶來許多新情況、新變化。在農産品供給方面,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後變為農産品消費者,增加了農産品供給的壓力。在農業生産方面,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既拓寬了農民就業渠道,又導致一些農戶退出傳統的農業生産領域。在農業經營方面,隨著從事二三産業的機會增加,農業兼業化現象日益普遍。這一方面促進了農民收入的普遍增加,一方面也導致農業勞動力素質呈現結構性下降,留在農村務農的人員,往往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一些地方生産經營管理粗放,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土地撂荒的現象。如何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如何加強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既面臨新機遇,又面臨新挑戰。
今年以來農民外出就業又出現了新情況,值得關注。當前,世界經濟正面臨重大挑戰,歐美金融危機來勢之猛、波及之廣、影響之深遠遠超出各方面的預料,嚴重衝擊國際金融體系和世界經濟,造成我國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凸顯,等等。部分企業困難甚至倒閉,會造成農民工返鄉。現在雖然還不嚴重,但已有跡象。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尤其要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千方百計力爭明年農業有個好收成,首先保持糧食不出問題;同時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據農業部最近對安徽、廣東等11個勞務輸出、輸入大省120個村的典型調查,今年10月底在沿海發達地區就業工人總數比上年減少6.5%,實際減少的主要是外來工。對這種形勢變化,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密切跟蹤關注,儘早謀劃對策。因此,既要研究創造良好環境,引導農民有序外出就業;也要研究促進農民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和就業,廣泛開闢農民就業渠道。
(五)關於農産品質量安全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加強農業標準化和農産品質量安全工作,嚴格産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産過程、産品質量全程監控,切實落實農産品生産、收購、儲運、加工、銷售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杜絕不合格産品進入市場。總體上看,這幾年,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很快,我國的農産品質量是安全的,也是放心的。但是,我國正處在特殊的發展階段,加強市場秩序、道德體系建設的任務非常艱巨,産品質量問題的隱患還比較多。與城鄉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費要求相比,與技術性貿易壁壘日益加劇的國際貿易形勢相比,農産品質量安全工作還存在一定差距。當前我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時期,全國有2億多農戶,生産經營小而分散,農産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産加銷環節多,生産經營者的質量安全意識淡薄,不利於推廣標準化生産技術和統一産品質量標準,監管難度大。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的質量標準體系、技術支撐體系、監督管理體系和檢驗檢測體系等正處於發展初期,無論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與新形勢的要求相比,都有較大差距。
如何既確保農産品總量供給和結構平衡,又不斷提高農産品質量,需要積極探索完善中國特色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實現農産品數量安全與質量安全的協調統一。必須堅持把農業標準化和農産品質量安全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加強農産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及時消除問題隱患,加快形成科學、統一、權威的農業標準化體系,大力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産;切實落實各環節監管責任,凈化農産品産地環境,嚴格投入品管理和生産技術操作規範,加強質量安全認證;強化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加強農産品質量安全行政執法,提高監管水平。
(六)關於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大力推進農業科技自主創新,不斷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産經營信息化。我國人口眾多,耕地、淡水等農業資源短缺,依靠資源增加産量空間有限。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産品生産穩定發展,最根本的、最大的潛力還是依靠科技。儘管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水平逐年提高,貢獻很大,但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仍然不強,與農業和農村實際結合不夠緊密,與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較大。主要表現為:科研投入不足,我國農業科技投入佔農業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遠低於1%的國際平均水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成果明顯不足,産前、産中、産後等技術集成配套不夠,一些重點領域技術成果還較缺乏,尤其是真正能運用到生産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更少;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滯後,力量十分薄弱,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水平不高,農民科技素質總體還不高,對新技術的吸納能力不強;農業科技管理運行機制有待完善,科研、教育、推廣銜接不夠,人才評價導向不盡合理,人才隊伍薄弱,影響農業科技形成整體合力。
改變這種狀況、解決這些問題要有新思路、新辦法。要從産業發展需要出發,充分考慮我國農業的生産主體、生産組織形式,對科技的需求、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方式等具有鮮明的産業特點,農業科技發展面臨的産業條件和體制環境、所肩負的任務和服務的對象等具有明顯的國情特色,切實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的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務實高效的農業科技進步模式,提高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水平。要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以種養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為重點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發展農村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全面提升農民的科技素質,探索建立農民培訓長效機制。
(七)關於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既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必須加強的薄弱環節,更是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後農業生産的迫切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延伸,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格局。但從總體上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少、層次低、活力差、帶動力弱。農民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需求已經逐漸由單純的生産環節服務向資金、技術、信息、加工、銷售、管理等綜合性服務擴展。但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由於服務收益較低,自身積累能力不足,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技術服務手段相對簡陋,服務內容和質量與農民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供需矛盾突出。
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新形勢、新要求,必須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加強農業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強化公益性服務,特別是要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和建設,落實好《決定》關於“力爭三年內在全國普遍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産品質量監管等公共服務機構,逐步建立村級服務站點”的要求。要大力培育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建立健全多元化服務體系,增強為農業服務功能;積極發展農産品流通服務,強化流通設施建設,創新流通方式,暢通流通渠道,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同時,對各類為農民提供農資配送、農技推廣、植物保護、疫病防控、農業信息、産品營銷、農機作業等服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等多元服務主體,也要切實加大引導和扶持,鼓勵其開展多種形式的生産經營服務。
(八)關於增加農業農村投入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三個大幅度”的要求,明確了大幅增加農業農村投入的政策取向。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多年難得的好局面,與國家大幅度增加了“三農”投入有密切關係。2003年至2007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資金投入累計達到1.56萬億元,年均增長17.8%,比同期中央財政支出年均增長率高出1.9個百分點。2008年到目前為止,中央財政用於“三農”投入達到5955.5億元,比2007年實際增長37.9%,佔中央財政預算支出的17.1%。無論是“三農”投入總量、增量,還是增幅,都是近幾年最高的。最近,國家出臺擴大內需、促進增長十項措施,第四季度對“三農”投入又有所增加。儘管如此,“三農”投入、特別是農業投入不足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遠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
增加農業農村投入,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變化,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由城市和工業轉向農村和農業,強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農村生産生活條件,為糧食增産、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環境;要完善相關制度,把增加農業農村投入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建立農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要科學劃分和界定中央與地方的支農事權,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各方的資金投入“三農”,逐步建立完善財政支持引導、社會主動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增加農業農村投入;要強化金融支農功能,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創新服務方式,改善農村金融服務。
(九)關於統籌城鄉産業發展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強調,統籌城鄉産業發展,優化農村産業結構,發展農村服務業和鄉鎮企業,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産要素向農村流動。長期以來我國城鄉産業佈局不合理,縣域經濟發展滯後、中小企業發育不足,城市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帶動作用有限,農村的人才和資金等要素大量流向城市,加大了工農和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因此,統籌城鄉産業發展是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基礎。
引導資源要素在城鄉、工農之間合理配置,是統籌城鄉産業發展的重點難點。應研究通過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形式,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産要素流向農村,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建立激勵機制等措施,鼓勵各種人才到農村服務和創業,增強農村發展的活力和後勁;通過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推動城鄉各産業有機聯絡、協調發展,促進城鄉産業合理分工、優勢互補、聯動發展。
統籌城鄉産業發展要按照一二三産業互動、城鄉經濟相融的原則,促進城鄉各産業有機聯絡、協調發展。特別要繼續發揮鄉鎮企業在促進城鄉産業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新形勢下發展鄉鎮企業,應緊緊圍繞農民就業增收這個核心,不僅要繼續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勞動密集型産業,還要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不僅要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科技型、環保型、節能型鄉鎮企業,還要遵循工業化和城鎮化一般規律,積極發展各類産業集群,把鄉鎮企業發展與推進小城鎮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十)關於加強農業法制建設問題
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加強農村法制建設,完善涉農法律法規,增強依法行政能力,強化涉農執法監督和司法保護。這明確了新時期加強農業農村法制建設的總體要求,既為農業法制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農業法制研究的基本任務。改革開放30年來,農業法制建設伴隨農村改革發展偉大實踐與時俱進,基本形成了以《農業法》為核心的農業法律法規體系,以綜合執法為取向的農業行政執法不斷得到增強。但也要看到,我國農村正在發生新的變革,經濟體制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農業法制建設與農業農村經濟的客觀要求相比,與億萬農民群眾的新期待相比,與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戰略目標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立法方面,農業法律法規體系仍不完備,一些亟須的法律法規尚未出臺,一些不適應城鄉統籌新形勢的法律法規還需要修改完善。在執法方面,農業執法還很薄弱,執法體制不順,執法主體不規範、執法監管力度不夠、執法人員素質不高、執法裝備落後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影響了農業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
改變這種狀況,必須認真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全面加強農業法制建設,提高農業依法行政水平。與此同時,要認真研究農業法制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要研究出臺政策和制定法律的關係,努力將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適應農業農村發展需要、反映廣大農民意願的改革成果,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通過立法程序上升為法律法規;要處理好加強農業執法與為農服務的關係;努力推進農業執法的體制機制創新,推進綜合執法,做到嚴格執法,保護農民權益;要加強對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機制的研究,以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執法人員的依法辦事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增強廣大農民的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
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還很多,比如,農業對外開放問題、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等等,都亟待深入研究。
解決好這些問題,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必須堅持正確的政策取向,要“穩定制度、強化責任、保護資源,補貼農民、投入農業、獎補大縣,理順價格、提升科技、健全法制”。由於時間關係,這裡就不細講了。
三、不斷提高“三農”政策理論研究水平
深化“三農”政策理論研究,提高“三農”政策理論研究水平,要把學習領會三中全會精神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起來,堅持立足全局,堅持為實踐服務,堅持改革創新,不斷開創“三農”政策理論研究的新局面。
(一)要堅持立足全局。“三農”政策理論研究的宗旨是為黨和國家的決策提供服務,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充分把握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農民增收困難等基本農情,又善於在國民經濟宏觀格局和世界農業發展變化的大背景下謀劃我國的農業發展。要按照三中全會的要求,牢牢把握時代脈搏,開闊視野,拓寬思路,關注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熱點問題、難點問題,研究農業與國民經濟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不僅為農村改革發展、也要為國民經濟社會全局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要堅持為實踐服務。正確的政策理論要從實踐中來,再到實踐中去,要真實地反映農村改革發展的客觀實際。“三農”政策理論研究要不惟書、不惟上、只惟實。實踐發展無止境,理論創新無窮期。我們要善於抓住農村改革發展的關鍵問題,切實增強政策理論研究的現實性,善於捕捉農業農村改革發展中帶有苗頭性、趨勢性的重大問題,善於發現農村改革發展中的新情況、新矛盾,善於總結農民群眾和基層的新創造、新經驗,不斷增強理論研究成果的現實針對性,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我們的建議要切合實際,我們的理論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我們的研究要具有指導性。
(三)要堅持改革創新。我國的農村改革發展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三農”政策理論研究要敢於衝破一切不合時宜的理念、做法、體制的束縛和桎梏。既要堅持實事求是,説實話、説真話,又要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要針對農村改革中的制度建設、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和農村公共事業的重點問題,在實踐上不斷總結新經驗,在政策上不斷提出新舉措,在理論上不斷取得新突破,在制度上不斷作出新貢獻。
總之,搞好“三農”政策理論研究工作,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各級農業部門既要切實做好農村改革發展的各項實際工作,也要深入研究“三農”政策理論問題,增強為“三農”服務的素質和能力。這裡,我要特別強調一下農業軟科學研究工作。多年來,在眾多專家、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農業部農業軟科學研究在為領導決策提供諮詢參謀意見、豐富“三農”理論研究成果、培養鍛鍊“三農”理論研究力量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後,我們將進一步為大家搭好平臺、搞好服務,更好地發揮農業軟科學研究這支隊伍的聰明才智,也希望各位專家、領導繼續支持我們的工作。
這次研討會意義重大、內容豐富,希望大家暢所欲言、深入研討,推動“三農”政策理論研究上新水平,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