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信息化政策和標準體系逐步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實現了交通運輸部與42個省廳級單位、80多個大中型港口以及180多個政務信息報送單位的行業信息專網連通;高速公路專用光纖通信網絡已敷設5.5萬公里,聯網里程佔總里程的93%;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交通運輸全球定位系統(GPS)安全監管系統、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等智慧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立了亞之橋全國貨運信息服務網、華夏交通在線等全國性物流信息平臺以及20個港航電子數據交換(EDI)中心,規劃了46個公路主樞紐信息平臺。
三大問題影響和制約交通運輸信息化快速發展
面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日益增長的客貨運輸需求,對照國家關於信息化建設的有關要求,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通過調研分析,影響和制約交通運輸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突出問題主要有:
第一,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和開發利用水平較低。近年來,交通運輸政府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內部協同效率和服務水平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交通運輸政府部門掌握信息的能力不強,部省之間、省與省之間、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與交換渠道不暢,大量的信息資源和應用成果積澱在各級管理部門中,形成了“部門化”的格局,直接影響了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再開發,制約了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有效監管和應急指揮。
第二,物流信息化仍缺乏有效的組織和引導,物流信息平臺整體效益未能發揮,不能有效整合社會資源。
第三,行業基礎信息網絡還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雖然2005年交通部就通過租用電信運營商網絡建立了交通行業信息專網,但面對海量的應急管理視頻業務需求,原有的帶寬已不堪重負。然而擁有巨大資源的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網絡目前卻處於省內獨立聯網、割據分裂的狀態,僅僅用於高速公路的收費和監控,網絡資源利用率平均不到30%,沒有在各省交通信息化建設中廣泛應用。
破解難題實現交通運輸信息化科學發展
面對新的歷史起點上交通運輸行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針對當前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部科教司提出了以下具體工作思路:
第一,以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線,繼續加快交通運輸電子政務建設步伐。推動部級公路管理信息系統、道路運輸信息服務系統、水路運輸管理系統、交通應急處理會商系統等若干行業大系統的建設;通過部省聯網、部路聯網、部港聯網,採用數據交換技術,形成完善的數據交換指標體系,建立行業數據交換平臺;建立公路庫、航道庫、運輸業戶數據庫、運輸車輛庫、船舶庫、從業人員庫等大型基礎信息資源庫,建立部級公路水路數據中心;開展公路水路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建設,推動各級交通部門建設本級、本單位的目錄體系。
第二,以推動標準應用為導向,不斷加強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標準工作。以電子政務應用系統數據元標準為核心,進一步完善交通行業信息化標準體系,編制若干重點的行業管理與服務系統的技術要求和接口規範標準,積極推動智慧交通、現代物流、電子數據交換、交通通信與導航及電子地圖等信息化標準的制定、修訂和推廣應用工作,開展標準應用檢測工作,確保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有標可依,有標必依”。
第三,以明確政府定位為原則,加大對物流信息化發展的組織和引導力度。一是主導道路和港航運輸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動“港口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公路運輸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促進交通運輸企業和從業人員資質以及信用動態管理體系建立,建立和完善公路貨運樞紐信息系統,推動農村物流系統、應急保障體系系統、大件運輸和危險品運輸系統等與人民群眾關係密切或“市場失靈”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二是引導物流信息化研究成果的推廣應用,包括RFID技術、集裝箱多式聯運技術,採用“政府推動、第三方實施、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積極開展公共服務模式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示範。三是倡導物流企業間的聯合與協作,鼓勵各省級交通主管部門推動物流信息資源的整合,逐步形成若干具有較強的輻射功能和影響力的區域性物流信息平臺。
四是以互聯互通為目標,加快啟動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資源整合。加快《國道主幹線系統通信規劃》修編,出臺《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資源整合指導意見》,建立健全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統標準規範體系,制定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按照“總體設計、分期實施”的原則,以工程試點為引導,逐步推進資源整合工程實施,並積極探索建立可持續的運營維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