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與大熊貓“團團”“圓圓”一起搭乘專機,飛往寶島台灣的,還將有一批特殊的客人——有著“植物大熊貓”、“和平天使”美譽的珙桐樹。
珙桐,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植物,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樹種,是植物“活化石”之一,有中國鴿子樹之稱。
如今,這群從遠古走來象徵和平的“白鴿”,即將從祖國的西南群山中起飛,飛到寶島台灣。
産地:我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
作為第四紀冰川孑遺植物,珙桐僅在我國的四川、貴州、湖北、湖南等地分佈。而這次贈送給台灣同胞的珙桐來自汶川大地震重災區、我國惟一的羌族自治縣——北川。
“北川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珙桐天然分佈區之一,全縣珙桐集中分佈達10處、面積達4000畝。這裡海拔落差大,各種溫度條件下生長的珙桐都能找到,可供選擇的面比較廣。”四川省林科院森林生態與資源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王鵬説。
當然,選擇北川珙桐的原因並不止於此。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廣大台灣同胞與北川人民共度危難,組織搜救人員前往救援,積極為受災群眾捐款捐物,還捐資960萬元援建了白什小學。“希望以此表達我們對台灣同胞的謝意,這是所有北川人民的共同心願。”北川縣副縣長王久華説。作為羌族人民的代表,12月23日她也將身著羌族傳統服飾,與珙桐一起飛赴台灣。
數量:17株贈臺 13株“陪嫁”
按照協議,北川本來要選送17株珙桐樹贈送給台灣同胞,代表17萬羌族人民的感謝之情和美好祝願。但是,此次飛赴台灣的卻是30棵,而不是最初約定的17棵。
“因檢疫程序需要,此次赴臺珙桐必須無土裸根運送,這在我國尚無先例,保證植株完全成活難度極高。”王鵬説,“所以雖然贈送給台灣同胞的是17株珙桐,但屆時還會另有13株‘陪嫁’過去。”
據介紹,這30株珙桐都經過了嚴格的篩選,都符合4條硬性標準:必須是人工培育的健康幼樹,樹齡為2到3年;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胸徑3厘米,必須是形態圓滿的全樹冠,樹高在3.2米~3.5米之間。為了確保移栽成功,還有至關重要的一條:根係發育良好。
採挖:林業科技人員全程指導
12月13日,北川縣禹裏鄉禹穴溝村,在林業科技人員的指導下,工作人員開始了對贈臺珙桐的採挖工作。
“因為地震,村裏採挖用的工具嚴重不足,不誇張地説,連一把多餘的鋤頭都沒有,我們從12月5日就到了禹穴溝村,一直在為採挖作必要準備。”王鵬説,他是這次採挖行動的技術指導之一。
為了避免珙桐在挖掘時受到損傷,採挖前3天,工作人員用藻酸鹽溶液將珙桐根係澆透。前一天,給樹皮和葉面噴了水。
“挖掘時,技術人員先對珙桐不必要的分枝進行修剪,然後給傷口涂上藥物,再把剩餘的枝條用草繩攏在一起,然後用鏟子從樹周圍開始慢慢地挖掘。”王鵬説,“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擦傷了樹皮、樹根。”
最後,工作人員為每一株珙桐製作了“身份證”,標明了産地、特徵及周圍的生長環境。
運輸:林中開便道,半路換汽車
由於地處深山,植被密集,為了防止珙桐在下山時受到刮蹭,工作人員專門開了一條從樹林通往公路的臨時便道,以方便運送。“大家寧願自己受傷,也不願傷了珙桐。”王鵬説。
12月14日早上,被裝入木箱的完好無損的珙桐開始從禹裏鄉出發前往成都。擺在工作人員面前的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條是人工搬運至唐家山堰塞湖,換乘快艇,最後搭乘汽車,這條路長約40公里,以山路為主;一條是從禹裏出發,經桂溪到北川新縣城所在地安昌鎮,這條路長約100公里,地震後人工打通了一條狹窄的便道。
經過認真考慮,工作人員決定選擇第二條路。
“雖然遠一點,但道路相對平坦,有利於在運輸過程中對珙桐的保護。”北川縣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趙軍説,從12月14日起,他將一直陪伴贈臺珙桐,直到它們安全登上飛往寶島的飛機。
困難仍然無法預料。由於道路狹窄、塌方不斷,在翻過一座海拔近2000米的大山後,車輛被堵在了路上。
等待不是辦法,必須將珙桐儘快運抵成都進行妥善保管。經過緊急磋商,大家決定採取人工接力的辦法,將珙桐樹苗搬運過擁堵的地段,然後換乘其他車輛繼續前行。短短100多公里的路程,工作人員一共換乘了3次汽車。
12月15日淩晨,珙桐安全完好地運抵成都。
貯存:半小時噴一次營養液
12月19日,記者前往四川省林科院探訪即將赴臺的“和平天使”。
“請問,即將赴臺的珙桐是在這裡保存嗎?”
“珙桐?什麼是珙桐,不知道啊。”這是記者第一次探訪得到的答案。
後來,經過多方聯絡,在省林業廳的積極協調下,記者終於見到了30棵珙桐的美麗容顏。
而曾經回答記者提問,“不知珙桐為何物”的幾個工作人員正是這些天來,在成都24小時照顧珙桐樹的技術人員——保密工作絕對一流。
張發會就是這些技術人員之一,具體負責珙桐樹的養護工作。他告訴記者,現在有6名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照顧贈臺珙桐,為了儘量減少珙桐與外界的接觸,他們對外嚴格保密。
因為是裸根保存,對珙桐樹苗的日常養護工作要求更加細緻。張發會等技術人員每隔半小時就會給樹苗噴灑一次營養液。“為了便於樹苗吸收,根部要用噴霧器噴灑,要保證每條細小的鬚根都能得到營養;樹榦和枝條則用水管噴灑水分,保持其濕度。”張發會説。
“白天,要把珙桐樹苗挪動到室外,使它們能吸收到充足的陽光;晚上,再挪回室內,防止樹苗被凍傷。而且每一次挪動都必須保證絕對清潔,不能讓珙桐接觸任何土壤。”張發會説。為此,研究所還專門購買了價值幾千元錢的塑料膜,每一次挪動樹苗前首先將塑料膜鋪在地上。
飛行:海棉護身 紙箱護航
12月22日,技術人員開始為珙桐樹苗作赴臺前的最後準備工作——裝箱。
技術人員首先將珙桐樹根係在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3分鐘,然後將濃度為10mg/kg的根生長刺激劑噴灑到根繫上,再用濕潤海棉包裹以保持珙桐根係濕度;然後再用裁剪好的濕潤海棉條將樹榦纏繞,將樹冠收攏,最後,套上塑料薄膜,放入提前預備的紙箱,並在紙箱與珙桐的結合部再墊上海棉。“待嫁新娘”的裝扮最後宣告完成。
“為什麼是紙箱而不是木箱?這主要是為了方便台灣檢疫部門檢疫,減少檢疫時間,使珙桐到達台灣後能儘快栽植。”王鵬説。
至此,所有的準備工作結束,只待12月23日運往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與大熊貓“團團”“圓圓”一起飛往台灣。
寶島:可選種植地點廣泛
在珙桐的這次寶島之行中,大陸將不會派技術人員同機前往。
“我們曾經跟台灣的技術人員進行過交流,他們有著豐富的種植各種植物的經驗,對他們來講,珙桐的培育不是技術難題。”王鵬説,“不過,我們也作了細緻的準備,編寫了珙桐培育的詳細技術資料,包括對其適生環境的選擇及栽植後的管護等資料,以及時提供給台灣的同行,供他們參考。”王鵬説。
據了解,隨著珙桐人工培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原來只適合在海拔1200米~2500米生長的珙桐,現在已能適應低海拔地區的生長條件。
根據台灣媒體報道,珙桐到達台灣後將“種植在700米到1600米的雲霧帶中”,在台灣可選擇的種植地點“很廣泛”,氣溫、土壤和濕度條件都能適應。
“衷心祝願北川珙桐在台灣能夠生根發芽並根深葉茂,成為兩岸人民血脈相連、共抗災難的活的紀念碑。”王久華説。(作者 焦玉海 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