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于2002年啟動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記者昨天(25日)從自治區人事廳事業處了解到,自治區事業單位改革基本按照國家的要求和步驟進行。
截至11月底,全區共有各級各類事業單位7000多個,工作人員總數達16萬餘人。已推行聘用制的單位有5822個,推聘率達90%;已經簽訂聘用合同並經人事行政主管部門鑒證的工作人員有146482人,簽約率為92%
根據國家總體部署,寧夏回族自治區目前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務有三項:一是推行全員聘用制度,變固定用人為合同用人;二是推行崗位設置管理制度,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三是建立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把工資收入分配與工作人員的業績和貢獻緊密挂鉤。
崗位等級更加細化,專業技術崗位分為十三級
在推行全員聘用制度基礎上,進行崗位設置管理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
記者從事業單位崗位等級表上看到,事業單位崗位分為三類: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其中管理崗位分為十級,工勤技能崗位分為技術工和普通工,技術工又分為五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正高、副高、中級、初級。初級、中級、副高又各分三級,正高分四級。各級崗位之間存在一定比例,專業技術職務中,高級、中級、初級比例為1:3:6。
每一級崗位,都對應著相應的崗位工資。這就意味著,同等專業技術職務中,崗位工資也開始有了區別。同是正高崗位,二級和三級之間相差210元。
崗位設置還對三種事業單位的三類崗位作了規定: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管理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50%;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主要承擔技能操作和設備維護、後勤保障、技能服務等職責的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50%。
崗位設置完成後的下一月開始兌現工資,推遲完成的工資差額不予補發
除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以外,各級機關所屬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均納入崗位設置的實施範圍。 只要是事業單位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單位與職工有正式的人事關係、工資關係,按照事業單位聘用制度管理的人員,都應納入崗位設置管理。文件特別提出一視同仁、同工同酬。高治文介紹,這主要解決一些事業單位對新進人員和老職工福利待遇區別對待的問題。
崗位設置完成並經人事部門確認後,從下月起,即可兌現工資。推遲完成的,工資差額不予補發。
原則不實行 “雙肩挑”,確需者須按人事管理權限審批
事業單位大多數領導都是從專業技術崗位走到管理崗位的,有的仍然需要繼續兼任專業技術工作。特別是科教文衛等專業性比較強的事業單位,“雙肩挑”現象比較普遍。不少單位的領導是學科帶頭人,有一定學術地位和影響。如果他們過多地進行學科專業研究,會影響履行領導的職責。文件規定,原則上不實行“雙肩挑”,確因行業特點需要兼任的,須按人事管理權限審批。崗位設置進入快車道
截至11月底,全區事業單位中,已推行聘用制的單位有5822個,推聘率達90%;已經簽訂聘用合同並經人事行政主管部門鑒證的工作人員有146482人,簽約率為92%。其中石嘴山、固原達到100%。
截至11月底,崗位設置工作已核準方案正在實施的單位有668個,已完成崗位設置工作並兌現工資的單位有22個。預計到今年12月底,全區有望基本完成事業單位首次崗位設置管理實施工作。(記者 王建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