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慶市農業農村經濟將實施的一系列措施,著力提高糧食生産比較效益,壯大優勢産業,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促進擴大農業對外開放。
一是提高糧食生産比較效益。重慶市將積極落實規範和調整産糧(油)大縣獎勵資金使用,增量部分全部用於糧油生産,繼續實行獎勵資金與糧油生産目標任務挂鉤。擴大水稻政策性保險試點,探索建立糧油生産風險基金。穩定播種面積,主抓大春水稻,大力發展馬鈴薯,逐步構建渝遂、渝萬、渝湘沿高速公路稻—油輪作區和油菜觀光帶。堅持耕地撂荒率與獎勵、補貼資金相挂鉤,將大春季節耕地撂荒率控制在1%以下。扶持一批連片種植規模在500畝以上的糧食高産種植示範大戶,發展一批專業性服務隊伍。
二是壯大優勢産業。重慶市著力推進重慶國家現代畜牧業示範區建設。以榮昌為核心、以生豬為主導,構建現代畜牧業産業體系。轉變生産方式,扶持建設年出欄百頭、千頭、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10000個、1000個和100個,支持年出欄3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戶發展,市級重點扶持年出欄300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戶。進一步推進重點蔬菜基地建設。嚴格建設標準,新建或改建重點基地35萬畝、其中4個核心基地縣25萬畝。大力推進蔬菜産業規模化經營,重點培育有實力、有前景的蔬菜産銷企業。推進長江三峽柑橘産業帶建設,新發展標準化柑橘果園10萬畝,全面建成柑橘非疫區疫情防範體系。
三是保障農産品質量安全。推進農業標準化促進行動和農産品檢測能力提升行動,督導農産品批發市場建立自檢制度和不合格農産品報告制度。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定期開展農業投入品監督抽查。嚴格執行農資産品審定、登記、許可條件、程序和標準。完善農業投入品登記、標簽標識管理,建立進貨查驗和生産記錄製度。繼續推進“品牌農業”跨越行動。力爭全年培育無公害農産品200個、綠色食品70個、有機食品30個、地理標誌農産品5個,爭創中國名牌農産品3個,新增市級名牌農産品30個。
四是推進農村改革。進一步完善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按照“産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放、登出、更換等日常工作機制;強化監管體系,逐步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電子信息網絡系統。加快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試驗項目”,支持合作社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産,開展返鄉農民創辦合作社輔導培訓、合作社負責人培訓等,試點開展“農超對接”活動,促進合作社産品銷售。加快推進農業投融資體制改革,配合有關部門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年內組建10家小額貸款公司。逐步增加市農業擔保公司的註冊資本金,爭取今年達到30億元的擔保能力,引導和鼓勵區縣組建農業擔保公司。
五是擴大農業對外開放。重慶市將加快引進步伐,充實完善農業重點招商項目庫,大力開展對外招商工作,鼓勵促進城市工商資本和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領域,力爭2009年突破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0%以上。鞏固與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合作成果,推動重慶台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繼續實施中國加拿大動物健康推廣服務等外援項目,鞏固重慶在國外的農業項目基地。爭取並參與實施“南南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合作等項目,推動農業人才和技術走出去,搶佔國際市場競爭先機。推進中國政府援建坦桑尼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項目建設,配套開展專家培訓、外派和農機具購置等工作,完成對外投資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