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國家麻類産業技術體系建設啟動大會在北京召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09日   來源:農業部

    2月5日,以提升我國麻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的國家麻類産業技術體系建設正式啟動。這一體系是農業部和財政部啟動的現代農業産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組成內容之一,將圍繞産業發展需求,以麻産品為單元,以麻産業為主線,建設起從産地到餐桌,從生産到消費,從研發到市場各個環節緊密銜接的現代麻類産業技術體系。2008—2010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6840萬元。

    國家麻類産業技術體系由1個技術研發中心和19個試驗站組成,包括1個首席科學家,24個崗位科學家和19個試驗站站長。國家麻類産業技術研發中心由6個功能研究室組成:育種功能研究室建設依託單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包括苧麻、亞麻、黃麻、紅麻、劍麻、大麻以及生物技術育種崗位科學家7名;病蟲害防控功能研究室建設依託單位為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包括病害、蟲害和綜合防治等崗位科學家4名;栽培與土壤營養功能研究室建設依託單位為華中農業大學,包括土壤營養、苧麻栽培、亞麻栽培、紅麻栽培等崗位科學家6名;産後處理與加工功能研究室建設依託單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包括脫膠、纖維處理和生物能源崗位科學家3名;設施設備功能研究室建設依託單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包括麻地膜、收穫機械和種植機械等崗位科學家3名;産業經濟建設依託單位為湖南大學,主要為産業經濟崗位科學家團隊。19個試驗站主要依託省級、地(市)級農業科研機構組建而成。整個體系建設共有31個單位參加,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直屬大學、省屬大學及省、地(市)級農業科研單位,覆蓋16個省(市)麻類産區,研究內容涵蓋5個主要麻類作物。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所長熊和平介紹,我國麻類科研已實現了由傳統常規育種向分子育種跨越,由農業微生物加工向酶加工跨越,由傳統紡織原料向生物質能源和生物材料跨越,並向多行業和交叉學科不斷拓展。熊和平表示,麻類所作為國家麻類産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單位,承建國家麻類産業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任務,一定認真按照農業部和財政部的統一部署,集成我國麻類産業關鍵實用技術在産區推廣,切實為“三農”服務,為提升我國麻類産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市場競爭力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了解,我國麻類作物種類多、分佈廣,在我國農業經濟作物中的比重雖然不大,但在紡織、軍工、造船、汽車等工業中廣泛應用。苧麻是我國極為重要的天然紡織纖維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出口創匯作物;亞麻和大麻纖維是高檔優質服裝的紡織原料;黃麻和紅麻在造紙、汽車工業中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劍麻在造船工業和航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麻類纖維資源的利用正由傳統紡織領域向生物質能源和生物材料跨越,隨著石油等化工資源的日益枯竭,以麻類等為代表的天然纖維作物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梁寶忠)

 
 
 相關鏈結
· 農業部:旱區迅速落實5000萬元農業生産救災資金
· 農業部11個督導組深入旱區積極開展抗旱督導工作
· 農業部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部署加強抗旱春管工作
· 農業部:8主産區小麥受旱1.60億畝已灌溉8118萬畝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